分节阅读 74(2 / 2)
因为手里富余资金比较多,也从为了发展考虑,吴辉一直想要控股一家银行,作为未来他整个商业帝国的基石。
想法是不错,可是他的资金规模放在商业银行领域,完全就是个小不点,想要参股简单,想要控股甚至是绝对控股或者100私有化,那需要的资金就完全不是他承担得起的。
比如平安银行,就是原先的深圳发展银行,它目前的资产总额在1。9万亿rb左右。
所以大的商行吴辉完全没实力拿下,只能去跟各个城商行谈判,比如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南京银行之类的,或者一个个农信社去谈,因为农信社理论上一个社就是一个独立的集体所有制法人,可以蚂蚁吃大象一样,一口一口慢慢啃。
“进展缓慢非常缓慢”范晓静感觉挺丧气的,努力了大半年一个成果也没有。
“原因是什么”
“就不能把他们当成企业家,一个个都把银行当作自家的餐桌,前面谈的都还好,上级领导打过招呼之后,他们倒还算配合,问题一谈到核资清帐立刻都变卦了,推三阻四的百般不愿意,生怕我们一清查,把他们那点烂账翻出来。”
“私下给回扣,送他们提前出国也不行”
“当头头的倒是想问题几乎上上下下就没几个干净的,里面关系盘根错节,一个连着一个,只要有一个不干的,很轻易可以把所有人牵制住。现在高层可以走了中层害怕被秋后算账,所以中层不干,中层要是走了,下面肯定还有人不干,你送走一个两个行,难道还把他们整个打包都送出去”
“再谈谈看吧,”吴辉也没招,国情如此,“不行就谈几个农信社试试,或者境外弄个银行,然后尝试申请国内资格。”
“好吧”
“不要着急,你先谈着,我想办法从上面要点政策下来,争取尽快将银行这事搞定。”
“老板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个银行”员杰不太理解,因为现在各方面态势非常好,完全犯不着分散自己的精力,非要介入银行领域,尤其是在难度如此大的情况下。
“其实我们在虽然看似好像很庞大,甚至搅得全球经济不得安定,其实真要计较起来,我们在经济领域不过是一只再小不过的小虾米。”
“我们需要银行,我们要变得更大”
第148章物理极限
吴辉检查完几个预约好的病人,来到生物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已经投入使用有一段时间了,霍老纠集了一批生物学上的大牛,带着各自的学生在此研究经过吴辉气功激活的各种生物。
吴辉在这个研究所里的任务就是补全知识体系,跟着霍老进行研究,偶尔反串,被这帮生物大牛们研究一下。
本来吴辉还有点小担心,生怕这帮搞了一辈子生物学的教授、院士们将他研究个底掉,后来他发现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或许因为文明方向的原因,这些教授们甚至都没能发觉阿米巴的伪装。
依托研究所的先进设备,吴辉也是颇有所得,学习和补全知识体系的同时,给阿米巴创造了不少快速变异的优良环境。
疗养院里保安最严密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吴辉的住处,一处就是这个研究所。即使吴辉亲至,也需要连过几道岗,几次被核查,才能进入研究所的大门。
入门先是一道双层气密门,有点类似于潜艇的减压隔舱。气密门过去是消毒室,然后是更衣室,在更衣室里必须将外面带来的所有物品全部留下,然后光溜溜的进入一个喷淋清洗消毒室,在后面是一个紫外线灭菌室,然后又是更衣室。
所有这些房间之间全部是一道道气密隔离门,并且由内而外,全部是负压气密门,越往内层走,气压会逐层梯度降低,主要是为了防止研究所内的微生物随空气扩散至外界。
在这个更衣室换上全身防护生化服,再次经过喷淋消毒室和紫外线灭菌室,这才可以正式进入研究所。
“霍老”吴辉隔着生化服瓮声瓮气的跟霍老打招呼。
“今天你打算搞什么”在生物研究方向上,霍老一向尊重吴辉的意见,毕竟他实际上是目前仅有的生物文明的源头,除非再次发现另外一个练成吴辉那种气功的人,否则他就是唯一的源头,并且目前生物文明的发展,很多都是沿用吴辉的设计思路。
“继续高温试验。”高温高压实验已经进行有一段时间了,目前最高的温度记录是643摄氏度,在此温度下,有阿米巴细胞能够持续存活10分钟,但是温度到此就再难提升。
“这次你打算选择什么生物进行试验”
“前几天不是送回来一批海底热液喷口的生物吗”海底热液喷口,实际上就是海底的温泉,是被地下熔岩加热之后涌出海床的海底地下水。
这种热液因为深海水压的原因,温度往往可以达到3、400摄氏度而不沸腾,同时热液因为混入了大量火山气体,富含硫,整体呈酸性,围绕热液口生活着另外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态系统。
我们可以认为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二氧化碳生态系统,植物通过分解二氧化碳、水,来形成碳链储存能量,而动物通过分解碳链,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来获得能量,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