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1 / 2)
一直踯躅不前,直到一万年前,世界各地的人种不约而同的在一两千年内同时进入农耕文明。一两千年甚至一万年十万年在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上,不过是一眨眼功夫。他们怎么能够横跨整个地球,同时实现这一点呢”
“我们注意到,人类的脑容量在十万年前一次到位之后再没有增长过,并且我们大脑的利用率一直徘徊在10以下,既然利用率这么低,我们是怎么进化出如此多余的那部分大脑呢并且有证据表明,最近一万年人类脑容量是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就是说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我们的脑容量显得过剩了”
“人类进化中由众多特征都是突变,而没有过度品种。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时间累积是不会产生新物种的。如果人类是从猴子变来的,那么尾巴呢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从类人猿进化到人应当有许多中间环节例如尾巴逐渐缩短直至消失,这些环节都应当有相应的化石给予验证。但事实上,一百多年来考古工作发现的几百万块各种各样的化石,都没有证实这些中间环节的存在。就是说突然有一天,猴子像孙悟空学会七十二变一样,突然变成人了。尾巴也没了,毛发也没了,汗腺突然遍布全身,开始出现大量的皮下脂肪,所有这些都是一瞬间完成的”
纪录片到了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大量的世界各地,古今中外各种未解之谜的影像记录。其中有史前核反应堆、有公元前的铝杯、有金字塔里飞机潜艇的浮雕、有印第安的飞机雕刻
纪录片仍然一如既往的不断解释这些未解之谜,提出疑问,不给出答案。
吴会不相信日本人会把一个科学探索当作交换物来换他的完成版核聚变发动机。后面一定有更关键的东西,他耐心的把这个超长的纪录片看下去。
此时纪录片开始把镜头再次转向浩瀚的太空。
“太阳系的行星分布非常有规律,如果将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进行某种变换,它们将严格遵守一个等差数列的模式。但是在这中间,有个特例,那就是小行星带。在那个位置上本来应该有一颗大行星的,并且质量应该与地球,与火星相当。”
“科学界有一个观点,认为地球生命源于火星,认为是陨石撞击使火星岩石携带生命种子来到地球,从而让地球诞生生命。”
“通过陨石撞击,赋予火星岩石挣脱火星引力的速度,并且它还需要恰好击中地球,还要其生命种子在地球大气中不至于被燃烧殆尽,这一连串低概率事件似乎非常有难度。”
“如果我们提出另一个假设呢”
“如果小行星带上曾经存在过一颗与地球质量相当的大行星,它因为某个原因爆炸了,它解体后的碎片刚好给火星,给地球撒播了生命种子呢”
“虽然那颗大行星已经爆炸了,变成了小行星带,最大的碎块变成了谷神星。但是,也许地球的生命最初就是起源于谷神星呢”
“原来如此”看到这里吴辉突然恍然大悟怪不得日本人的空间站叫谷神号
纪录片仍然没完,还在继续不断的提出各种疑问,提出各种假设,仍然一个结论和答案都没有。
“小行星带本身所处位置就是一条冰线,过了小行星带,陨石上才会累积冰。而谷神星我们姑且用小行星带最大星体谷神星的名字来命名那颗已经爆炸的大行星的位置让它刚好可以累计冰,即便没有大气层。”
“这种情况下,冰的持续累积,以及星球大气的保温效果,必然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谷神星可能有丰富的海洋。”
“我们经常质疑,火星和地球那丰富的水究竟来自哪里真的是来自与彗星吗彗星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给这两个星球吗”
“如果那颗大行星爆炸了,如果谷神星在爆炸的时候聚集了足够数量的水,那么地球和火星的水源是否最终来自于谷神星”
“谷神星地处木星与火星之间,我们假设,假设谷神星突然爆炸,那么它的碎片除了停留在现在轨道形成小行星带之外,其他的碎片都到哪里去了呢”
“假设真的存在谷神星,我们通过各种测算发现,它的质量很有可能与地球相近。而现在小行星带所有小行星加在一起的质量,也不过相当于谷神星未爆炸前质量的千分之一。”
“就是说,在爆炸的过程中,谷神星损失了99。9的质量。”
“谷神星一旦爆炸,它的碎片最可能的出路是被其他星体捕获形成卫星、陨石,或者形成彗星。”
“我们知道,木星有一个著名的卫星,那就是木卫二,它有非常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一颗冰球没错,那是一颗月亮那么大的完全由冰构成的星球。它是整个太阳系储水量最大的天体,比我们地球水量还大很多倍。”
“自从人类发展出系统的天文学,开始认识宏观尺度上的太阳系之后,人类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地球能够够捕获月球这么大的卫星月球直径有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从太阳系其他卫星尺寸来看,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尺寸显得过于庞大了。”
“这个尺度已经庞大到,我们都怀疑它在被捕获时,甚至会用自身引力撕裂地球。可它偏偏存在着,那么我们就需要提出一个疑问,它是怎么被捕获的”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月球只有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靠近地球,刚好在被地球不过的过程中,被地球引力加速,同时慢慢切近地球轨道,这样才能让月球的引力不至于对地球造成太大影响,同时也不至于让月球飞出地球的引力束缚,或者直接撞进地球。”
“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就会产生新的疑问,月球是从哪里来的”
“月球进入地球引力圈,并且刚好能够被捕获的速度是有上下限范围的。低于这个范围,月球会直接撞在地球身上;高于这个范围,月球就会挣脱地球的束缚,不会被地球捕获。”
“而如果月球是来自于太阳系外星体,被太阳系捕获,那么它经过太阳引力的加速,经过木星、土星等大行星的引力加速,等它到达地球轨道时,速度应该远大于能够被捕获的速度范围。”
“如果月球是来自于太阳系自身的彗星,它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它的速度会高于捕获速度上限。那么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呢”
“月球与其他行星的卫星相比,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月球的轨道不同于大部分行星的天然卫星,它是接近黄道平面,而非像正常卫星那样处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它永远只有一面冲着地球,月球的背面我们是永远不可见的”
长长的纪录片一直在播放着,里面有大量的生物学、天文学、甚至哲学上的各种疑问。日本人通过揭示和设定各种疑问,在吴辉脑海里慢慢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形象。一个模糊的,人类起源以及地球之所以成为今日之地球的轮廓。
在纪录片的最后,镜头一转,突然朝向宇宙深处,随着距离的拉进,一颗漂浮在宇宙虚空的奇怪陨石进入镜头
121918:23:38254第254章按需分配
121918:23:38254第254章按需分配
那是一个黑黢黢的标准四面体
镜头在缓缓靠近四面体,随着距离的拉进,吴辉才发现,这个四面体体积相当庞大,虽然没有参照物,但是从镜头上看,四面体开始慢慢占满整个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