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0(2 / 2)
皇上应该不会想要真对元帅们进行打压,只是开始培养新一代勋臣而已,并不想要学前明太祖。不然的话,丞相大人也不会这么镇定悠闲了,毕竟皇上真想做什么的话,第一个首当其冲的就是他啊
孔璋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下来。
“一惊一乍做什么啊老实点儿”丞相还是微笑着,“办好了差,你们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只要为皇上搞来了他想要的东西,给你一把内阁的交椅算什么难事呢”
孔璋再次停住了,只是这次他不再是惊愕,而是惊喜。丞相已经暗示好了,只要这次他的差事办好了,将外务司再提高一级,变成外务部、将他提升为外务大臣也将是有可能的。
这是他第一次得到这样的承诺,仅仅靠着这个承诺,他就已经什么都敢去做了。
“下官一定不负丞相之望”
正当他还在激动的时候,出门的侍从已经将在外面等候的周璞给带过来了。
当这个青年小官走进偏殿的时候,端坐在椅子上的丞相正好翻开了他写下的那些条陈。“周璞好名字。”
“下官参见丞相”强行压制住心中的激动之后,周璞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
“免礼。”丞相随手摆了摆手,示意他到自己书桌对面的座位坐下,“我听孔司长说,你是外务司里面专门负责对日本事务的人之一,这个条陈也是你和他一起编写的”
“是的,正是下官。”周璞马上回答。
“好。”丞相放在条陈上的视线骤然抬起,放到了这个青年官员身上,而他手中的条陈也被合在了一起,直接扔到了桌子上,“我白天时间少,先就不看这些了,你跟我详细扼要地说一下日本现在的情况吧。我听说日本是武臣架空了君王,直接用幕府统治国家那现在说话算数的是哪些人”
“是的,日本自从数百年前武士首领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开创镰仓幕府开始,就一直是武家施行统治,天皇如同傀儡一般。”周璞小心地回答,“在一百多年前,当时的室町幕府势坠,日本陷入了一百多年的战乱,直到三十年前德川家康重新经过关原大战击破了反抗自己的联盟,让天皇封自己为征夷大将军,并且在江户建立了幕府。他后来将将军位传给了第三子德川秀忠,而德川秀忠在生前把将军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已经于去年冬天死去,如今的将军已经是第三代,名字叫德川家光。虽然父亲才刚死,但是他已经当了差不多十年的将军了,其人极其精明,不可轻视之。”
“生前传位”丞相感觉有些奇怪。
“是的,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都是生前传将军位给儿子的,然后他们迁居别处,自称大御所,和将军一起分治,既明确了传承,又能够辅助儿子秉政。”
“这样安排,怕是因为国内不稳的”丞相意味深长地说。
“确实如此。”周璞马上回答,“幕府架空天皇,并非名正言顺,再加上德川家是从乱世当中崛起的,所用手段也并非统统光明正大,所以虽然他们现在已经统御日本数十年了,但是日本国内对他们不信服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点倒是应该好好利用。你知道哪些人不满吗和那些人有接触吗”丞相再问。
“德川家是以武力威迫日本的,而且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到处都有人不满,其中以两种人的反抗情绪最为浓烈,也最能够为我所利用。”周璞小声回答,也不卖关子,马上继续说了下去,“其一,是天皇和朝廷的公卿,这些人虽然名义上还占着名分,而且还占着日本朝堂的最高官位,但是实际上在幕府的多年威迫之下,早已经困顿不堪。日本将拥有万石以上土地的豪族成为大名,而据下官所知,目前江户幕府只给了天皇总产粮食一万石的领地,还不如最小的藩主大名,而公卿当中,与天皇世代通婚的最尊贵的五摄家,九条和近卫家仅有三千石家领,一条家为两千石,而二条家鹰司家两家则更加少,分别为一千七百石和一千五百石,由此可见,德川幕府虽然名义上是臣,但是对朝廷和公卿压迫十分之厉害,这些人心里自然也对德川幕府充满了忿恨。”
“我听说这所谓的五摄家实际上本出同源”丞相有些好奇地问。
“是的,五摄家本都是藤原家的分支后裔,这藤原家从宋朝时开始就辈出权臣,掌控了朝廷,然后世世代代与天皇通婚,掌控了朝廷。只是后来武家崛起,建立幕府,最后把藤原和天皇一起做了傀儡。”
第1464章总是岛津家
“这么说来,日本天皇代代只和一家人通婚啊”丞相明白过来了,“倒是挺像辽国的耶律家和萧家的,这些番邦确实行事古怪。不过,你也说过了,这些公卿虽然仇恨幕府,但是他们毕竟势孤力弱,虽然有个大义名分可以想办法借来用用,但是终究用处不是很大,日本人已经架空朝廷几百年了,应该也不会因为朝廷几句话就重新改过来。”
“丞相说得极是,日本人畏威而不怀德,只服刀兵,现在对其朝廷当然不会有什么尊敬之心,更不可能单单听从他们的号召就起来反抗幕府,不过这个名义能借来用用,真正的希望不能放在他们身上。”周璞点了点头,同意了丞相的意见,“真正好用的,是那些非德川心腹的藩主。”
“怎么说”
“下官之前解释过,日本之前是群雄割据的格局,混战了一百多年,虽然德川家通过武力各处扩张并且建立了幕府,得到了统领大权,但是之前割据一方的势力并没有全部被德川家消灭,他们只是因为现在相比德川家势单力弱而不得不选择臣服而已。德川幕府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多年来他们一直都在寻求打压这些割据势力。德川家将日本全国分出了两百多个藩,各藩藩主因为远近亲疏而被分了三类,一类是同为德川家的亲藩,这些藩都是肥沃之地,用来安置德川分家拱卫幕府;第二类被称作谱代大名,是追随德川家打天下的近臣,因而被赐予封地准予相传,比如酒井家和本多家等等,这些藩主也被幕府看做亲信,准予他们担任幕府的重要官职,帮助德川家维持对日本的统治;第三类则被称作外樣大名,这些人是外姓,而且是战乱时代就割地一方的豪族,所以他们最不为幕府所信任,一直被德川家嫌隙排斥,动辄就打压他们,所以各地外姓藩主对德川幕府的不满情绪最为浓烈。”
“这体制,倒是有些像当年司马家治天下,藩王分封,功臣也分封,然后边陲也被异族所占据。”略微思索一下之后,丞相也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的意思,“当年司马家这么做给天下带来了那么大的祸乱,如今这个德川家倒也这么有胆识,真是想不到。”
“丞相所言甚是。不过,西晋天下大乱,其实首先是中枢大乱,惠帝昏聩贾后乱政,还擅杀了太子,搞得上下离心,给了各地的野心家趁乱而起的机会。如今德川家中枢还算有力,幕府直属的武力也能够压制住周边,因此现在日本还算稳定。”因为问到了周璞最为了解的地方,所以周璞的回答十分流利,这种侃侃而谈的风范也让丞相颇为欣赏,认为他是真的心里有底,“不过,这些外姓藩主,大多数在之前的战乱时代就已经割据一方,如今也只是暂时臣服德川而已,心里肯定愤愤不平,虽然现在不敢表露出来,但是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重新拾起当年的野心,趁势而起”
“这么说来,只要我们给机会,他们就会动起来,协助我们一起来”丞相明白了周璞的意思。“那那些外姓大名,我们应该去找哪些人合作呢行事必须守密,人越多就越有可能泄密,结果打草惊蛇,让德川幕府有了防备”
“下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