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8章 求官(1 / 2)
“惭愧的是我,本来与侍郎有约在先,可李仆射临时相召,我不得不去……”
韦节常年居于高位,却不见一点倨傲,说话慢条斯理,此时笑着跟武士彟解释,让人生不出一点怨气。
“这里风寒,侍郎不如与我登车一叙?”
说到这他又看了眼武士彟身后的武元爽。
武士彟满面欣喜,“原是李仆射有事,那自是耽误不得……这是犬子元爽,愣着做什么?还不过来见过韦少府?”
韦节微微一笑,京城首富家的两个败家子他自然听说过,只是不知道这是其中哪个,应该是长子吧?
武士彟此来的目的他也是清楚的,少府少监的职位年前出缺,有人荐了武士彟,当然了,人选不止武士彟一个,而且这上面少府自己也是做不了主的。
只是他掌少府多年,深得皇帝信重,是京师当中做官做的最为稳当的几个人之一,若是属意于哪个,说上一句两句话,基本上谁也不会因为一个少府少监的职位跟韦少府过不去。
让韦节有点不太明白的是,武士彟在户部侍郎任上干的好好的,怎么会如此急切的想要谋少府的职位?
要知道少府可是个清闲衙门,就算品级高一些,权责上却远不如户部。
少府最重要的职权之一就是铸币,这事听着挺大,其实就是个按部就班的事,不用太过操心。
其他的诸如宫内采买,以及内库钱粮支应等等,都是些杂事,少府权大是在秦汉时期,府尊可与大司农并列。
后来户部分权,少府也就和太常寺差不多了,皇帝的管家,还是之一,再无秦汉之时的风光。
…………
韦节和武士彟其实也算是相识多年了。
当初李渊在时,韦节就是黄门侍郎,也就是现下的门下侍郎,而武士彟则为李渊近臣,两个人见面的时候不少,只是没有私交而已。
后来大唐开国,韦节晋少府正监。
武士彟则投资失败,仓皇之下却又因缘际会的得了任用,拉着几车新币去江陵公干,那个时候两个人身份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动。
再打交道的时候,武士彟在不显山不露水的进了一步的韦节面前就不敢直着腰杆说话了。
…………
武元庆一边在心里念叨着,韦少府果然如传言般风姿绝世,一边赶紧上前见礼。
“大郎免礼,瞧这面相就知道是个有福之人……”
韦节笑着夸了一句,他向有君子之名,从不以假话欺人,夸人的角度就很刁钻。
武元爽……
武士彟无奈的在旁边道:“少府说笑了,这是下官家的次子。”
韦节稍显诧异,心说你大过年的带着儿子出来走动也还说的过去,怎么还把次子给带出来了?
韦节一点也不显尴尬的点了点头,“原来是二郎,那还真是有福……”
武元庆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韦伯父还会看相?小侄也奇于此道,以后能否时常来见……”
韦节捋着须髯,笑容在他脸上荡漾开来,这孩子听不见外,顺杆爬的本事倒是不小,张嘴就是伯父。
武士彟则是满头黑线,都说这位是谦谦君子,原来说话也这么不着调,以前打交道怎么就没发现呢?
却又不好在韦节面前呵斥儿子,于是赶紧把自来熟的儿子挡在身后,“让少府见笑了,这里风大,不如……”
两人随后相携上了马车,韦节还在说着,“二郎看着面善,以前好像在哪见过?这声伯父叫的人实在心酸,武侍郎这面相不比我小吧?
唉,岁月悠悠,谁也留不得啊。”
武士彟连连赔笑,之前他们说话为的都是公事,如今私下里拜访才隐约明白,这人话挺多的,而且有些诙谐。
两人在马车里坐定,马车重又启行。
李府就在前面不远,明摆着告诉武士彟,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武士彟正琢磨着怎么开口,这和他的预想差的有些多,不过他也没想着一锤定音,做买卖还得看货论价呢,何况是图谋官场职位?
不过韦节先开了口,“侍郎来意我倒是猜到了,只是有些不解之处,还请侍郎明言。”
武士彟坐正身子拱手道:“少府请讲,下官定知无不言。”
韦节道:“侍郎要转少府少监,可是因为户部事太多,想寻个清闲?我这里是属意侍郎的,侍郎通晓钱粮之事,做事也稳当。
可少府是责重权小之地,难有出头之日,日后我可不想落了埋怨,所以事先还是把话说清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