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太平国(1 / 2)
钱飞说会有地震,于是就有了地震。
无视大众认知的风水规律,以钱飞所说的为准。
钱飞自己也在这场地震的观察之中获益匪浅。
在来之前,他还不确定这次的演算是不是正确的,地震的发生概率只算出来百分之五十几。而在亲眼看到地震的成因,看到断层与滑坡与地脉的知识相结合,像是摆了个教学模型一样在眼前发生,顿时令他关于地脉、地仙的理解深入了不少。
他还支起了一个电影摄影机,用掉了两卷胶卷,把这个场面拍摄下来:数字影像技术还不成熟,想拍视频只能用电影胶卷。
拍完之后,陈羽心悦诚服地找了过来,在身边恭敬地等待钱飞把摄影机全部收起来,不敢出声。
钱飞收好设备之后,对他说:“你们救下了很多性命,他们都应该感谢你们,我也感谢你们。”
陈羽认真地行礼:“我们真正该感谢的还是钱真人。敢问今后这类灾害您都能预测了是吗?下一次的地震、洪灾会发生在哪里?陈羽恭听法谕,还请真人垂怜苍生。”
钱飞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眼下我对地脉的理解也做不到百分之百,还差不少。下一次灾害或许我也预测不出来。不过我正在做一件事,希望能预测得更好。”
陈羽说:“是什么?”
钱飞说:“收集各地地脉的知识,聚拢起来,打造一个融合演算所有地脉的东西……也就是一个法宝了,我打算叫它山河社稷图。”
这话让陈羽听得心驰神往。
钱飞说:“为此,我需要采集很多信息,这大好河山的各个部分,我想请求贵宗门的帮助。”
陈羽说:“请问需要我们做什么?”
他虽然态度友好,可也没有立刻答应下来,钱飞现在所说的话有点像是刚才他找济世斋宗门“借粮”。
钱飞说:“由我们这边提供很多点位,希望贵宗门派人到那些点位去观察,留下记录反馈给我。那些点位在大多数时候会有功能性不错的影响器元出土,只要你们能开采出来,就都归你们,我只需求观察报告。”
这次陈羽不再犹豫,当即拍胸脯回答:“我代替整个宗门答应你了,料想总店的掌柜们那里不会反对。”
钱飞这等于是提供了藏宝图给他们用,而且持续更新各地的藏宝图,挖出宝贝就是他们自己的,钱飞只要情报。
这种合作在馒头铺眼里,报酬是过于丰厚了,然而在钱飞眼里,关于地脉的特定情报比一个个具体的影响器元更有价值。
陈羽又说:“眼下回声县遭遇灭顶之灾,成了这个样子,该县的四万多灾民无处可去,即将逃难来此的三万多难民也无处可去。小人还有一个厚着脸皮的请求,恳请钱真人垂怜。”
钱飞也是心下恻然。
回声县的人本来可能还对于要不要接收难民有所争议,十几分钟的地震之后,他们也全都成了难民,反而是粮食、牲口、细软、坛坛罐罐等事先搬了出来不少,已经算是万幸。
需要找地方安置他们。
既然连馒头铺都感到为难,需要找钱飞开口,钱飞心想这对桃斋公司恐怕也是不小的负担。
固然这些人之中有男女壮劳力不少,但也有很多老弱,关键是会打乱桃斋公司吸纳人口的节奏。可是一时也没别的办法,看来只能给桃斋公司加加担子了。
钱飞对陈羽答道:“嗯,你尽管说,我会帮你的。”
陈羽低下头说:“我们只能带着这些人投奔五德仙子所建的‘太平国’,可是太平国在镇中洲,此去山水迢迢不下两千里,可否请钱真人调拨铁路车皮把我们运过去?”
钱飞:“……”
不去桃斋公司,去太平国?
看来是他今天施展出的神通太过惊人,使得陈羽这样的好汉对他也不敢提太多要求。有距离感了。
不过钱飞在此之前也是名满天下,一般的好汉对他本来也有距离感。或许还是曾为灵霄殿同道的李木紫让馒头铺感到亲切一些,不怕给她添麻烦。
钱飞说:“……好,没问题。”
……
钱飞当即发电报给桃斋公司,希望调拨车皮。
他对于桃斋公司在理论上没有权力,只是希望公司里的人给个面子,不过既然他的请求没有私心,公司里的人也乐于服从。
接下去还需要让馒头铺的人对难民们说明情况,并且重新整队,要领着难民们绕过洪泛区,徒步前去有火车站的地方。
难民们的组织维持起来暂时还不难,预言地震给他们的震撼也着实不小,使他们都愿意相信、听从钱飞的言语。
忙到天黑之后,钱飞与陈羽就地歇息一晚,次日一早两个人先乘坐飞机前去李木紫的“太平国”打个前站。
他们两个都是冶纯境界,虽然能飞,但是一千多公里的远距离飞行能力还不如飞机,而李木紫那里已经建设了机场。
飞机降落时,只见身穿黄披肩红裙子的李木紫亲自来接机。
钱飞和陈羽已经事先分别用电报联系了她,她对于接纳难民也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见到钱飞到来,她还像献宝一样,想让钱飞看看现在太平国避难所的建设水平。
这里是桃花洲与镇中洲交界的地方,原本是一片丘陵与沼泽地区。现在则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工地。
在钱飞眼里,这里的景象与未来市避难所、还有冯瑾的“黄金乡”避难所都相当相似,令他倍感亲切:
因为用的都是同一套图纸。
这套图纸是桃斋公司的第一设计院所给出的。
李木紫给他们看了现有的临时住宅区,是一片工棚,又有在建中的永久住宅区,则是坚固的混凝土楼房,建得很密,都挤在一起。
暂时这片避难所看不出有坚固的外墙,像是摊大饼的一个城市开发区,因为最终的目标是容纳5亿人以上。所以住宅区要建得那么密集。
到处都是秩序井然,来来往往都是列队的人,去上工的,去食堂的,搬运物资的,好像列队的人比单独行走的人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