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半壁的前前后后(1 / 2)
此时的柏林霍夫曼视听室内,一众外国人虽然是听不懂词,但也被曲和编曲给带嗨了。
问了歌名之后,托尔感叹了一句:“很符合这首歌的气质,哭泣的拳头,无奈之中爆发出来的力量,才是最猛的!”
说到这,边浪不免就想起了汪半壁。
他在音乐上的造诣,边浪感觉就和他的招黑体质一样的厉害。重点总结下来就是这么几点……
先说说汪半壁这个梗是哪来的吧?可能很多人以为是歌手老狼号召大家一起唱《礼物》的那次传出来的,但其实并不是。
起因是某年工作室发的文,那一年内地演唱会票房有47%增量是由汪半壁带动的,所以才有了半壁江山这个比喻,重点说的是票房。
但后来被媒体把意思曲解成了,汪半壁是大陆乐坛歌手的半壁江山,用脑子想想汪半壁也不能这么说自己吧,这件事才是从头至尾的一场荒诞的狂欢。
当时B哥还被采访了说怎么看汪半壁自称是乐坛半壁江山这回事,李志说的是:“你们到底有没有仔细看看那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对这样的事感到生气,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早晚会发生在你和我的身上。”
人们不知道真相也不想知道真相,和头条梗如出一辙,汪半壁从来没想过上头条,只是被人黑了,这事就是网友的娱乐,玩个几次梗其实很正常,但是一个梗玩多了真的没劲。
就比如萧敬腾的雨神,汪半壁的头条,说汪半壁一发微博就有大事发生,这些都是硬凑上去的,如果想凑,那任何一个明星发微博都能找到一些“大事”,互联网时代这东西太简单了。
有次汪半壁发博说自己2年一张的专辑今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发行了,估计是明年了。一个马上50岁的歌手,每1-2年一张专辑的习惯保持了20多年了,没人关注他想说什么,只是疯狂的说你想上头条,疯狂的“哈哈哈哈哈”。
边浪当时看着满微博的哈哈哈哈真的觉得特别可怕,当人们陷入群体狂欢的时候,几乎是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
或许在水蓝星,边浪他自己也可能某天会遇到这种情况。按照边浪这种一年不止一张专辑的速度,维持个20年,或许某天觉得累了想休息一下,那些习以为常的人可能就会觉得你开始装了。
再说说汪半壁现在最受人瞩目的个人感情问题,汪半壁确实经历了失败的婚姻这是事实,但那个劈腿链条真的很扯。
把汪半壁的每段恋情都以劈腿或出轨概括,其实汪半壁的大女儿的妈妈,当年是和一个摄影师跑去国外了,汪半壁才是被劈腿那个,汪半壁求她回来看看女儿她都不回来,这些年汪半壁事业发展的好一些了,葛才开始在微博上隔三差五的作。
那个链条还说到了筠子,筠子当年自杀了,汪半壁的那首《美丽世界的孤儿》就是为筠子写的。
13年,汪半壁在演唱会向国际章进行了一段告白,第二天引爆了各大媒体头条,也是这具有纪念性意义的一年,让汪半壁达到了全网黑的阶段。
汪半壁多年来对媒体的不低头也彻底让这些媒体们爆发,看他早就不爽的人们也开始行动,这一年网上出现了“汪半壁渣男”、“筠子因汪半壁自杀”、“汪半壁出轨”、“汪半壁劈腿链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网上传筠子是为了汪半壁自杀,或者被汪半壁害的自杀。但其实筠子和汪半壁谈恋爱之前还和另一个人谈恋爱,而筠子自杀后的墓志铭是筠子的母亲亲自去找汪半壁题的:
“几年过去了,你还好吗?冷漠的人还在笑,脆弱的人还在哭,太阳还是火热,月光还是皎洁,虚伪依然虚伪,高尚还在受伤,你的声音我们还在听,可你的身影却无影无踪,岁月如风,笑着哭那个美丽的梦,梦中的女孩笑靥如花,她是个美丽世界的孤儿,太早地回到了纯真的天国,而我们还在这里在这里,听著那天籁般的歌,眼泪悄悄滑落,灵魂洗脱,微笑著生活!”
当年被黑的最厉害的时候,汪半壁很多好朋友都看不过去让汪半壁站出来说一下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汪半壁没那么做,只是说毕竟是孩子她妈,所以这件事演变成了网友的狂欢,谁也不知道当年还没几个钱的汪半壁被前妻想方设法的弄走了多少钱。
至于皮裤一说,当年搞摇滚的都穿过,边浪当然也不例外。长头发,皮夹克,皮裤是标配,只是当媒体想黑一个人的时候,那各个方面都能成为理由。
再说说单飞那个事,其实摇滚圈里离开乐队单飞的人不在少数,更不乏一些现在很有名的歌手。只要稍微去查一下,会发现很多人都组过乐队,也离开过乐队,甚至在乐队和乐队中分分合合,这个事很正常,就像水蓝星的大勇!
但最傻的就是只有汪半壁拿出来说了,因为即使当初乐队已经有解散的苗头了,可汪半壁还是觉得自己选择了签约乐队才解散的,所以一直觉得这事愧疚。这就是坏处,你拿出来说,媒体就能拿这事把你黑的体无完肤。
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不对的,就像这儿的天空和大地,唯有最关键的事似乎被遗忘在了角落里,除非你假装看不见。鲍家街43号的第一张专辑仅获得12000元的收入,与乐队、经纪人六个人均分。第二张专辑,京文唱片干脆以5000美金的价格把汪半壁的两张专辑给了一家香港公司,直到要制作第三张专辑的时候,汪半壁被京文告知制作费用又要下调,协调无效后,乐队决定与京文分手。
就像冬天过去迎来春天一样,转机也出现了,华纳的徐晓峰看中了汪半壁,也像所有不完美的故事一样,华纳只想签汪半壁,不要乐队。汪半壁清楚的知道自己很需要这个机会,但是他也不想离开这些一起奋斗的伙伴,两个月的时间,汪半壁试了无数种方法,结果都是徒劳。他和乐队成员一起吃了个饭,离开了乐队。
这件事被外人津津乐道,汪半壁却一直无法释怀,他一直是个自己爱和自己较劲的人。而乐队的吉他手龙隆在多年以后的一段话,或许能让汪半壁心里更好受一些。
龙隆说:“在那之前,我们整个乐队的状态就已经不太好,我甚至已经不太爱去排练了”。他与汪半壁的音乐理念分歧越来越大,他已经迷上了更加自由的JAZZ,对有着固定范式的歌曲和演出都不再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