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2章 朱元璋不得已的置身事外(1 / 2)
2636、朱元璋不得已的置身事外
怪兽战场,朱元璋凑到刘浩身边之后,没有离去的意思,更多时候都在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刘浩‘沟通’着。
谁说这厮情商低的?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你看到一个高智商情商低,那只是你根本不在人家情商照顾范围之内。
一个智商本身就很高的天才,随便读一点所谓的心理学书籍,都知道如何照顾他人情绪了。
人家不用,很多时候不是人家不懂,而是认为和你聊天根本在浪费时间,连和你聊天的兴趣都没有了,更别提照顾你情绪。
人家为了让你下一次不敢继续找他,还不得怼死你!
还不得句句都怼到你肺中去!
人家怎么和自己的同类可以欢声笑语畅聊,倘若你还看不懂这其中道道,那只能说明你的智商堪忧了。
朱元璋显然就是在想方设法的照顾刘浩的情绪,偶尔还能小幽默一下。
他们此时聊天的内容,自然都在大明风华世界。
最初,只是在交换眼前跟随战场之中朱高煦和朱瞻基的行为。
对于其中争夺皇帝宝座的朱高煦,朱元璋天然上就有些不顺眼,你效仿谁不好,非地学你爹朱棣。
可他不顺眼,却也不至于说三道四。
已记载的历史已经告诉他最后的胜利者乃朱高炽以及朱瞻基也。
换做其他人,大概率心气都会被压低一个层次,可眼前的朱高煦却依旧兴致昂然,彷佛根本没有受到任何记载历史的影响,似乎只是从中总结了自己失败的根源,再次发起了冲击。
这样的孙儿,哪怕朱元璋看着有些不顺眼,也必须承认心中对朱高煦的称赞一日胜过一日!
从刘浩口中,朱元璋已经得知了六岁的朱高煦就已经从历书上总结出了‘争当皇帝’的定论。
也就是说,自家这个孙儿,从六岁开始,内心深处就已经埋下了争当皇帝的野心,这种至死不渝的行动力,他作为皇爷爷,还真不能去泼冷水。
没看到史书记载的朱高煦最后时刻分明就是在找死吗?
当时的朱瞻基,可都从心底深处选择放过朱高煦了,可朱高煦呢,在朱瞻基转身离开之时,却伸出自己的脚脚伴了朱瞻基一下,直接将朱瞻基给绊倒了。
其结果,就有了黄焖鸡的出现。
也就是说,倘若朱元璋现在以洪武皇帝的权威来镇压朱高煦的野心,他都不敢保证眼前这个憨憨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说不得真就会也如史书记载的那样,干脆利落的绊倒一下他朱元璋的。
一个人倘若生出寻思之心,就说明这个人心真的死了。
一个从六岁就明确了自己目标的朱高煦,一旦自己这么多念以来建立的目标彻底丧失,有什么事情是人家做不出来的?
再说了,朱元璋在否定了自己镇压朱高煦想法之后,也认为这样的朱高煦存在,或许并非什么坏事。
这么一个完全摆放在明面上的竞争对手就在那里站着之时,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瞻基,都不可能松懈分毫,因为一旦松懈了,真就可能被人家朱高煦给偷家成功的。
就好似眼前朱高煦的打算,但凡对正治敏锐些许的,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可看清楚了,却不代表你就有了解决方案,因为人家朱高煦的打算分明就是阳谋,就是为了大明风华世界天下百姓未来安全感去的。
你想要在这方赶上朱高煦,唯一的做法,似乎也只有进最大努力的提升自己。
显然,坐镇者这方面朱高炽就别指望了。
因为不仅仅是天赋问题,还有着时间问题。
肥胖健康已经被镇压的朱高炽,修行天赋数来数去,似乎也唯有百家这一体系而已。
说白了就是读书,运动天赋那是肉眼可见的垃圾。
可读书,谁不知道需要耗费的是大量的时间!
如今朱高炽可能拥有吗?
诺大一个大明风华世界,一整颗星球的治理,可都压在朱高炽的肩膀上,每日里可以说那是数不尽的政务需要他去处理。
还无法推脱,也推脱不了。
无法推脱,不是担心自家老爹朱棣说七说八的,而是作为常务副皇帝,朱高炽很清楚一旦自己选择了偷懒,手下大臣们的权力就一定会扩大。
有些东西,一旦自己放出去了,想要收回来就不是一般的艰难。
最关键的,还是自家老爹朱棣可还在一旁看着呢。
都将一整个世界交到你手中了,你还做不好,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朱棣,自家这个好大儿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高明吗!
这才是最大的失分好不好,朱高炽敢吗?
故而,朱高炽很清楚自己在修行这一道上,完全没有希望赶上朱高煦的节奏,未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一差距会被拉开更远的距离。
在这一道上,他们父子二人唯一的指望,就是朱瞻基了。
别看朱瞻基现如今年岁不大,可他同样门清。
或者说,哪怕一开始朱瞻基没有看明白,朱高炽也会在私底下为他分析,告诉他二叔的打算。
这或许也是为何朱瞻基也跟随朱高煦一起前来怪兽战场的缘由吧!
人家知道怪兽战场能够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历炼。
只可惜,他还是没有算到自家二叔根本不和他玩虚的,而是干劲利落的将十几万大军直接扔给他指挥,他还完全不能推脱。
至于理由,也同样很简单,那就是他朱瞻基同样缺乏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
这可是大明风华世界最精锐也,他朱瞻基难道就不想将这些士卒的心给收了?
但凡有一丝可能,朱瞻基都要打起十二分的行动才对吧!
朱瞻基确实足够果断,从这个角度来说,朱瞻基被朱棣选为皇太孙,确实是合格的。
一个上位者,最忌讳的从来不是想要太多,而是既要又要。
而是想要这个却又不想放弃那个,搞得犹犹豫豫的,这样的人做了决策层,那才是真正的灾难也!
在这方面,哪怕朱元璋都必须称赞一声这个好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