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第859梦-暖阳下的裂痕(1 / 2)
春末的午后,阳光透过公交站台的玻璃顶,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38岁的张诚刚结束工地的活儿,灰扑扑的工装还沾着水泥渍,手里攥着给女儿买的草莓糖葫芦,正等回家的公交车。
站台旁的人行道上,一阵急促的呼救声突然响起。
张诚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直挺挺地倒在路沿石边,手里的菜篮子翻在一旁,青菜和鸡蛋撒了一地。
老人捂着胸口,脸色发白,呼吸有些急促。
周围站着五六个人,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小声议论,却没人敢上前。
张诚没多想,把糖葫芦塞给身边的路人,快步冲了过去。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扶住老人的胳膊,轻声问:“大爷,您怎么样?能说话吗?”
老人眯着眼看他,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张诚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120,又按照急救电话里的提示,让老人保持平躺,解开了他领口的扣子。
十多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医护人员给老人做了简单检查,抬上担架时,老人突然抓住张诚的手腕,声音微弱:“谢谢你,小伙子。”
张诚笑了笑,说:“应该的,您先去医院,我跟着去看看,帮您联系家人。”
可他没想到,这句“帮您联系家人”,成了悲剧的开端。
到了医院,张诚垫付了5000元急诊费,又根据老人随身口袋里的身份证,查到了家属的联系方式。
半小时后,一男一女匆匆赶来,男人40多岁,穿着西装,女人戴着金边眼镜,两人一进急诊室就扑到老人床边,哭喊着“爸”。
张诚走上前,刚想说明情况,西装男人突然转过身,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眼睛瞪得通红:“是不是你撞的我爸?”
张诚愣住了,连忙解释:“不是,我是在公交站台看到大爷晕倒,救了他,还打了120。”
“你没撞他,会这么好心送他来医院?还垫付医药费?”女人尖着嗓子接话,伸手推了张诚一把,“肯定是你骑车或者走路没注意,把我爸撞倒了,现在想装好人!”
张诚气得发抖,他指着周围的医护人员:“你们可以问医生,问护士,我是救人的!”
可不管他怎么说,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就是不相信,还拉着他不让走,说要等老人醒了对质。
当天晚上,老人醒了过来,可当家属问起事发经过时,他却指着张诚,含糊不清地说:“是……是他撞的我”。
张诚如遭雷击,他冲到病床前,大声问:“大爷,您怎么能这么说?我明明是救您啊”!
老人避开他的目光,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张诚彻底陷入了泥潭!
老人的家属不仅拒绝归还他垫付的5000元,还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他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28万元。
他们拿出了老人的证言,还有几张路人拍的照片——照片里只有张诚蹲在老人身边的画面,没有拍到老人晕倒的瞬间。
张诚的妻子得知消息后,急得夜夜失眠。
夫妻俩都是普通工人,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每月工资加起来才8000多,要还房贷,要养孩子,根本拿不出28万。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张诚四处寻找当天在公交站台的目击者,可那天的路人大多是上班族,拍完照就走了,没人愿意出面作证。
他去公交公司调监控,却被告知站台的监控刚好坏了,没拍到事发过程。
法院开庭时,老人的家属请了律师,把“救人”说成了“肇事逃逸未遂”,还说张诚是因为心虚才送老人去医院、垫付医药费。
张诚没有律师,只能自己站在法庭上,拿着手机里的急救通话记录和医院的缴费凭证,一遍遍地说“我是冤枉的”,可这些证据在对方的“证言”和“逻辑”面前,显得格外单薄。
最终,法院法官以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帮忙”为理由,判决张诚承担70%的责任,需要赔偿老人家属19.6万元。
拿到判决书的那天,张诚在法院门口蹲了整整一下午,阳光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妻子抱着女儿赶来,看到判决书上的数字,当场就哭了:“这可怎么办啊?咱们哪来这么多钱?”
为了还钱,张诚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搬到了一个租来的小单间里。
可卖房的钱只有15万,还差4.6万。
他白天在工地干苦力,晚上去夜市摆摊卖袜子,每天只睡4个小时,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妻子也辞去了工作,去餐馆洗碗,双手被洗洁精泡得发白开裂。
可厄运并没有就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