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章 加强防御(2 / 2)
“……”
“我现在说出这件事,就是想跟李长官吹吹风,希望李长官可以在关键时刻帮我说句话。”
“兆青呀!这个事情你算是拜托错人了,这你应该去找你的老上级,十八军的老军长陈长官呀?”
“有些话还是李长官你来说比较合适。”
“哦?”
“陈长官是不会违背军委会的意思的,而陈长官您却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机会能够更进一步。”
“……”
“抗战结束后,国府的第一要务不是重建,而是裁军,这几百万部队人吃马嚼的负担太重了,国府是绝对承受不住的,届时肯定有很多军官会失去生计,这种时候就需要李长官站出来了。”
“我?这跟铁背旅的未来,应该是两件事吧?”
“是有所关联的两件事。”
“……”
“如果铁背旅留下不走,军委会肯定会趁机裁撤我们、取消番号,与其等人家把我们撸掉,我还不如带他们去日本下岛,去自己经营一片天地,反正那边也是盟军划给中华民国的占领区,空着也是空着、不用白不用。”
“……”
“再有就是那些失去了生计的军官,李长官可以建议他们到下岛来,我杨兆青保证他们有口饭吃、有个营生。”
“兆青呀!这个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我明白,赶走了日本人,军委会肯定是要对付延州,不过外海的一支部队,或多或少也算是一股力量,等未来日新月异、李长官光芒万丈时,兴许我们还能帮上点忙、给李长官一些反哺。”
“兆青你……”
领悟了杨锋的暗示,李长官的表情是瞬间就严肃了起来,但是杨锋一看他的眼睛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的打动他了。
这些军委会里面的大佬,一个两个全盯着那把椅子。
如果说有机会能够冲击一下,那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机会的,杨锋就是利用了他们的野心。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往下聊就容易多了。
两人各有各的需求,杨锋需要李长官的美言、李长官又何尝不需要杨锋的支持。
钢城、三王山是没戏了,可杨锋还有一支强大的部队,还有在民间无与伦比的声望,并且可以充当万岛七色师之间的中间人,这个意义绝对是一点都不小。
于是在杯盏碗筷间,两人就默契的达成了一个协议……
再次回到铁背旅控制下的徒河,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初了。
没有意外的话,国军会在半个月之内发起对京城的猛攻,而日军也在疯了一般的备战,并且第一关和奉天都在向徒河一带施加压力。
无奈的是杨锋借鉴了一战的经验,用战壕、铁丝网和地雷彻底封死了日军的行动。
几块钱一枚的地雷,辽西走廊足足布置了一百万枚,李伯俊以杨锋名义购买的重装备也到了,目标美军和万岛的船队正源源不断的把作战物资送过来。
谁都明白,徒河就是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关键,盟军方面必须死死抓着辽西走廊,那才能占据战略上的主动。
这么一来为了应付日军可能施展的人海战术,盟军、万岛加一起,光是喷火器杨锋就一口气搞了2000多具,混合油料不计其数。
现在帽儿山一带的阵地战壕中,每隔5-60米就有一个喷火兵小组。
再有就是屡建奇功的钟馗大队,最近结结实实的补充了数百架直升机,实力算是暴涨了三倍,这就赋予了弟兄们极大的决心。
现在日本人敢成群结队的冲过来,那杨锋也不介意把战场变成彻头彻尾的炼狱。
没时间慢慢来了!
杨锋直接把川地保安团,悄悄转移到万岛的部队调来两万,充实到了铁背旅的战斗序列中,跟着就是坦克、大炮之类的东西,那也是一个劲的往阵地附近塞,天知道他们中间那一辆、哪一门可以发挥出扭转乾坤的奇效。
只不过忙着忙着,杨锋眼角的余光扫到;香肉一副懒洋洋的模样,趴在自己的垫子上猛打哈欠时,杨锋就立刻笑了。
凭什么自己忙得要死,而一条狗却过得如此优闲、自在?
既然这样那就都别想好了,杨锋自己在徒河组织防御,香肉直接给一脚踢回万岛,继续去天宇湖挖石头,往杨锋的跳舞岛上面填。
不过天文数字一般的土方填下去,跳舞岛的面积也是愈发的惊人了。
这样的话那杨锋就稍微做了个调整。
原本的岛屿不再扩大,只留下巨石增高,好形成自然的山峰,至于其他挖出来的泥土石头就在跳舞岛周围堆积,未来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巨大的c型岛屿,将跳舞岛环抱在其中。
如此一来新的岛屿就可以更好的抵御台风,避免海浪对跳舞岛的冲击和侵蚀,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变成附近船只的避风港。
没办法,人造岛屿远不如天然岛屿顽强,经过杨锋这么一改,立刻就把跳舞岛的寿命从几百年增加到了上千年,只要外面一圈岛屿没有被抹平,那中间的跳舞岛就永远不需要直面残酷的大海、残酷的气候。
接着香肉就骂骂咧咧的开始行动了,自己乘坐极速机回神舟去做挖掘,而杨锋则是一头扎到了徒河各处前沿阵地。
理性判断,第一关的日军自己有麻烦,主动来进攻徒河的可能性很低,这也是杨锋放心让香肉离去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等京城那边的战役打响,情况很可能就不一样的,所以杨锋现在的任务就是继续加强徒河的防御。
一公里宽,完全覆盖帽儿山的漫长地雷带,仅仅留下了三条公路可供通行。
紧挨着地雷带的就是三道彼此距离15米的三道铁丝网,铁丝网后面就是之前建造的石笼网防线,而且在石笼网后面铁背旅又重新挖掘了第二道战壕。
关键是这整个体系都在赵东风的炮火覆盖之下,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报出坐标,30秒之内就会有炮火呼啸而来。
相比较之下,还是徒河面对奉天方向的防线更脆弱一些。
正面宽度达到300多公里,这要是兑换石笼网防御,那积分可就海了,无奈之下杨锋只能带着工兵营,在三个最重要的支撑阵地附近,开始挖掘大量的坦克半地下掩体。
就这样把直瞄火炮支援到前沿,最大限度的给予步兵火力支援,再配合后面的直升机编队,立刻就把阵地的韧性增强了好几倍。
然而杨锋在闷头挖土的时候,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咔嚓咔嚓咔嚓……”
同样的铁锹,拿在杨锋手上可就太过瘾了,简直就是把坚硬的泥土当豆腐一般的铲开、扬起。
周围工兵营的弟兄们,早就见识过了杨锋的力量,但是每一次见到还是不免感慨半天。
“咱们长官这力气,只怕是全天下都数一数二了吧?”
“不知道,反正比我老家的黄牛是大得多。”
“黄牛?黄牛算什么,上次长官挖到了石头,那铁镐刨的都是火星子,我就在旁边看着,结果你们猜怎么着,长官他又是一下子,把镐头整个刨进石头里,接着就跟拔萝卜一样,把那块石头给拔出来了。”
“啧啧啧……”
就在几个弟兄拄着铁锹感慨时,杨锋又完成了一处掩体,光着膀子、露出一身层层叠叠的伤疤,跳出土坑就出来喝水。
伴随着咕咚咕咚的吞咽声,杨锋才撂下水壶,视线往周围一扫,工兵营的弟兄们就纷纷化作鸟兽散,跑去继续干活去了。
谁知杨锋把水壶撂下,带着一身汗珠、扛着铁锹刚要去下一个位置,从不远处的阵地上就走来了几个弟兄。
“说好了,一块现大洋?”
“少废话,能赢我们魁哥,我们一人输你一块现大洋。”
“好好好,你们要送钱给我花,我一定奉陪到底。”
“你就吹吧……”
6-7个铁背旅的弟兄,吵吵闹闹的从杨锋面前走过,也没人注意到他这个长官,不过杨锋的视线却随着他们移动了起来。
等到这伙人走到100米开外,其中几个站定、另外几个就飞快的朝远处跑去。
怎么回事?
难道是要比枪?
看着几个弟兄检查枪械、压子弹,杨锋顿时就来了兴趣。
整个铁背旅里面,枪法好的人太多太多了,许多老兵、老兄弟都已经超过了37年的鬼
子射手,拿着加兰德步枪或是三八大盖,300米内完全就是指哪打哪,400米上都有非常惊人的准头。
据杨锋所知,枪法最好的还是侦察营的李伯谦,拿着24狙击步枪,可以在800-1000米距离上轻松命中,但是坦白来说这也多少沾了光学瞄具的光。
至于眼前这几个家伙,杨锋还真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己一些惊喜。
300米、400米、500米……
当几个木棍被插在不同的距离上,几个设置目标的人又跑回来,杨锋顿时就来了兴致,一步一步的朝他们就走了过去。
“咔咔咔!”
“谁先来?”
“当然是我们魁哥。”
“那好,请。”
“你小子就等着后悔吧……”
说着一个瘦高的中士就采取站姿,端稳了加兰德,屏气凝神的扣动了扳机,瞬间300米外的木棍就被击中,从中间一分为二了。
等到那把加兰德递到另一人面前,那人却直接摇了摇头。
“这种美国枪我使不来,我还是用小日本的顺手。”
“随便你,待会儿输了不要找借口就行。”
“放心,我梁子干不出那么丢人的事……”
话音未落,那人已经摘下了肩头的三八大盖,动作麻利的趴了下来,将步枪垫在了一块石头上。
接着在周围几人一脸嘲讽和不屑的神情下,开始了耐心的瞄准。
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
就在魁哥一伙忍不住要出言讽刺时,自称梁子的家伙终于是扣动了扳机。
“叭!”
“嗖、扑”
500米外的木棍从中折断,魁哥一伙的表情是全部都凝固了起来。
“你你你……”
“不服?你们可以再来,只要跟我打的一样,那就算你们赢好了。”
“你小子耍赖,不是说好一枪一枪的较量吗?你直接打500米的是什么意思?”
“太磨叽了,我就是想要快点。”
“……”
“怎么着?是打还是认输?”
“你小子别狂,我也能打500米的。”
说着魁哥就豁出去了,他也学着梁子的样子,趴在地上耐心的瞄准,过了差不多两分钟才扣动了扳机。
只可惜枪声在耳边消散,500米外的木棍却是纹丝不动,随即魁哥一伙的脸色就全苍白了起来……
好在这帮人也算是硬气,没有废话更没有赖账,乖乖的放下钱是扭头就走,而那个梁子却捡起大洋,一枚一枚的吹过、放到耳边听那诱人的颤音。
一直旁观到现在,杨锋才终于开了腔儿。
“你为什么不喜欢美国枪?”
“你谁呀?”
“杨疯子。”
“杨……旅座好。”
“先回答我的问题。”
“是”
流里流气的梁子,猛地朝杨锋敬礼之后,这才硬着头皮的解释了起来。
加兰德这枪自然是好枪,不过它是美军的制式武器,是专门为欧美士兵研发的,并不适合亚洲士兵来使用。
如果是应急、如果是没得选,那自然就没得说了,可是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形之下,很多老兵还是更喜欢三八大盖,不然就是中正式。
因为加兰德的枪托长度、握柄粗细、扳机位置都更适合人高马大的美国人,中国人拿起来总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别扭感觉。
这边等杨锋听完梁子的话,心中也是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只有心思特别细腻的人、对武器了解深刻的人,才能够察觉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判断的话,眼前的这个梁子似乎是有两把刷子。
“说说看,你用三八大盖最远打过多少米?”
“报告旅座,我曾经打过1100米外的日军哨兵。”
“哦?我怎么没有看到过这份战报?”
“因为我的搭档死了,没人可以为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