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民意汹涌(2 / 2)
一听到赏赐二字,旬战眼皮顿时狂跳起来,“子毅,马上要打仗了,州府可没钱!”
张恒笑道:“没钱,唱们可以从其他地方看手嘛。
比如,挑选人数越少的州郡,便象征性地免除一些明年的赋税,这样便皆大欢喜。”
“不行,绝对不行。”
荀或立刻反对道,“自古谣役乃天经地义,先前押运粮草免税已是并了先河,却不能再退了。
如此下去,地方必然得寸进尺,州府进项越来越少,今后遇到灾年,如何赈济??”
倒不是荀或抠门,相反他其实很大方,只是施政的理念不同而已。
相比于随便给些小恩小惠,简或更倾向于将钱粮牢牢控制在州府手中。
如此,遇到灾荒饥祸的年景,州府再全力救助,不至于闹出乱子。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张恒无法反对。
“既然不能继续免税,那就赏赐些钱财吧。”
张恒笑道。
闻言,或立刻没好气道:“没钱!”
鲁肃也苦笑道:“长史此言差矣,近白方百姓,又非一两个人,州府如何赏赐,赏赐给谁?”
被二人一通反驳,张恒也有些不满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来找我作甚!”
“长史息怒,下官以为,不如让稍远些的郡县,减明年役之半。”
张恒坚持要赏赐,荀或坚持不能减税,鲁肃被夹在中间,便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好,就这么办。
如此一来,便是谁也没有怨言了,文若以为如何?”
张恒笑道。
简或也点了点头,相比于赋税,减除些役还是没问题的。
三人商议完毕之后,又给刘备呈报了一遍,此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又过了儿日,州府再次张贴告示,将结果公之于众。
这下,无论是捞到好处的郡县,还是被减免了谣役的地方,都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最关键的是,有了这次参与押运粮草被免除赋税的先河,今后此事便成了先例。
有了利益,百姓自然愿意参与进来。
又过了两日,都督府也掌出了儿套合适的进军方略,最后由刘备拍板,选中了其中一套。
随着钧命下达,休养了半坤年的徐州,宛若一个庞大的机器一般,开始缓缓运转了起来。
这一运转,便再也停不下来,誓要将挡在前面的一切都碾得粉碎!至于之前那些反对的官员,这次可算是并了眼了。
就算件优厚,还是第一次见到百姓上赶着参加谣役的,当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特别是督察院的赵昱和霍琰,这才回过味来。
虽说是征求百姓的意见,但张恒却是坑了他们一把,因为这压根不是一个对等的赌约。
告示发下去,白姓若是响应者蓼,张恒自然可以再施手段。
但若是响应者云集,此事便就这么定下来了,谁也不敢再反对。
什么,你不同意,那你和百万百姓去解释去……毕竟把名声给了自己,反对派就算知道自己被坑了,也只能咬着牙认了,也跟着一起为战争忙碌起来。
就在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到战争筹备的时候,州府内却又发生了一些争议。
至于原因,自然是当初刘备理下的雷。
民夫征调的问题解决后,刘备当即下令征调粮草,全军备战。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但到了任命将领的时候,争议又出现了。
当群臣听到刘备要率军亲征的时候,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反对开玩笑,又不是生死存亡的大决战,选派一上将出征就行了,你凑什么热闹!!方一出了问题,谁能付得起责任??这次不仅督察院反对,连简彧都微微皱起了眉头,并口劝谏了两句。
“主公乃一州之镇,千金贵体,岂可轻涉险地。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刀剑无眼,战场瞬息万变,万一有所损伤,便将无可挽回!”
见荀或都难得开口,反对的人更来劲了。
赵昱拱手道:“简令君所言甚是!我徐州大军向来战无不胜,又有长史临阵督战,兖州唾手可得,下官愿请主公坐镇后方,以安众心!”
“下官附议!”
崔琰也赶紧起身附和道。
两个排头兵都表态了,一众人立刻也站了起来。
最让刘备气愤的是,这么多反对的人里面,张恒竟赫然在列!子毅,你掺和什么!!,我要说两句.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