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蒙元的底蕴(2 / 2)
蒙元这边只能举着刀前冲,可赵云这边,能够掌握最精准的挥刀瞬间,让速度变成可视化的力量。
刀光掠过,白马义从死亡的人数屈指可数,反观对手的军团,损失相当惨重,几乎达到了建制崩溃的程度的。
“一群假货!”赵云冷笑着,对方只能窃取他们的天赋,却缺少对于速度的开发。
只有这种程度的赝品,不管来多少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击溃了第一波的对手之后,赵云心情大好。
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模仿白马。
那是对于过去白马的亵渎。
如今遭遇窃取天赋的小偷,如果能够不大展身手。
但赵云很快就笑不出来了,他发现地平线上又来了一个军团。
这个军团的速度居然和刚才相差不多,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而赵云所感受到的强大气息同样在这个军团当中。
“能够窃取军团能力的军团嘛?”徐庶若有所思。
他明白蒙元军队的核心建制了。
以全能的蒙古铁骑为核心,其他军团都是为了应对特殊的情况而准备的。
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以蒙古铁骑的底子去模仿对手的天赋,所产生的自然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本身的全能基底足够让他们支撑任何天赋的使用,这也是蒙元对付敌人的一种战术。
不管你的军团有多特殊,蒙元都能用三个相似的军团直接拖垮你。
不用超越你,只需要有九分相似,然后就能够用数量将对手全部干掉。
仿制军团,蒙元军队体系的一大配件,也是对付各种奇怪军团的秘密武器。
不过徐庶就算是明白了,也没办法让白马避开。
在双方的速度的努力下,两只军团已经交错而过,这一次倒下的白马义从数量开始增多。
“真是奇怪,我见过很多特殊的存在,但你还是特别的存在。”
领导着仿制军团的军团长韦斯利安连连摆手,他想要干掉赵云和白马。
但两波军团再度分出胜负的时候,韦斯利安再度消失的无影无踪。
等到第三只军团出现的一瞬间,赵云都吃了一惊,对方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已经给所有东西都涂成了白色。
“不好!”赵云不知道敌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但很显然赵云已经明白,这是对于白马针对性的安排。
前两只军团以身犯险,收集到的数据全部用来武装最后的军团。
所以“白马义从”出现在了战场上。
“多么强大的一只军团,只不过就要崩溃了,还真是让人遗憾。”
韦斯利安咏叹调一般的歌颂者白马的悲凉,在这一瞬间,连带着赵云都仿佛看到了崩溃的下场。
可等赵云回过神来,才发现一切都是幻想,但对方的速度不是幻象。
对方在直线的距离上甚至开始超越白马,不过灵巧性上还是白马更甚一筹。
对面直线上的速度不是什么神话,只是单纯的快速,那是被赵云军团天赋所砍掉的压制的速度上限。
白马步入三天赋有了稳定的神速之后,还是第一次飙到这种速度。
直线状态下速度更快,这本身是神速的真面目,赵云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高白马的灵巧性。
不断掌握速度的情况下,他们兼顾了速度和灵巧,这也是他们强大的根本。
韦斯利安和赵云过了几手,自觉地浑身后背冷汗直冒。
都说赵云五五开,可他发现战斗之中的赵云战斗力比描述之中的更加恐怖。
对方那宛如实质化一般的怒火,让韦斯利安通体发寒。
云气压制缩小了双方的差距,但差距依旧很宏大。
不到五十招,韦斯利安就已经遍体鳞伤。
本来还以为能够抗衡一二,结果在第十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受伤。
甚至到两个人分开,韦斯利安都没能再次碰到赵云一下。
“见鬼的怪物!”韦斯利安看着赵云的方向眼神之中产生着无数的疑惑。
他无法解释白马义从的状态,也无法解释赵云强大的实力。
仿制军团的存在让星汉这边很是头疼,
模仿白马义从的仿制军团,以高超的机动性搞得一地鸡毛,围绕着大军进行绞杀。
不和白马义从纠缠,直接对其他士卒下手。
而面对“白马义从”的时候感受到的无力感,让赵云有些沮丧。
对方在对付白马义从的课题上实现了压制。
而他却未能实现有效的克制。
反倒因为自己的天赋,压制了神速的上限,致使对面居然比他们更快。
这让赵云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将军团长的位置交出去,让别人来率领这只军队。
他的存在除了限制白马,似乎没有更大的意义。
但片刻之后,赵云还是将杂念丢出了脑海,他背负着白马军魂,无论如何也丢不掉白马。
赵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开始和伪劣品进行战斗。
双方都是以速度为武器的军团,交手起来十分困难,毕竟在相对速度接近的情况下,双方谁的攻击都显得有些孱弱无力。
但真假的区别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两只速度超绝的军团一刻不停的狂奔着,终究是不得不面对转弯和掉头的问题。
如果是对付普通骑兵,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调整,但是面对另一只神速军团。
时间就成了决定性的差异。
有赵云的军团天赋加持,靠着更为细致的把控,白马在弯道上成功实现了碾压。
仿制的白马速度确实更甚一筹,但这种更甚一筹的原因是仿制军团完全不控制神速,任由神速暴走。
但在需要转弯和回头的时候,这只仿制的白马被迫降速,然后被真正白马的神速箭干掉三分之一。
在反身射箭之后,赵云率领的白马义从很快就成功扼制了自身的速度,灵巧的原地调头之后,冷漠的看着对面的伪物。
“看来你们并没有掌握住神速。”赵云嘲讽了一句。
不管再怎么模仿,终究是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