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戴天匡山(1 / 2)
第614章戴天匡山李必这两十人一路北上雅州卢山郡,走八白余里,基本是治着当年诸葛亮南征的道路逆行,路上便有“孟获城”,如今仅余一石砌门楼,相传便是当年孟获用来阻挡汉军进攻的要塞。
这一路道路艰难,人却越走越多,除有败兵闻名来投之外,更有助战的百姓,走了大半个月,到雅州治所严道城时,已有三四千军士,两三万助战百姓了。
雅州位于江水上游,在剑南道首府成都之西,相距不过两百余里。
雅州东邻成都、西界叶蕃,南接群蛮,北通剑阁,除了东面是平原,其余三面皆山,因此素有川西咽喉”之称,更管辖这西羌十一繁州,若其城不保,非但成都户打开,西无诸部也要人心浮动,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李宓还没到严道城,就传来消息,叶蕃人已经半路撤兵退走广,吐番与南诏结盟,尺带珠丹与阁逻凤约为兄第,称“赞普钟”,然而两国却各怀鬼胎。
吐蕃攻打雅州本来是策应南诏抵御大唐南征大军的,没想到鲜十仲通竟然会如此溃败,南诏夺大唐数州,引得吐蕃也动广一举攻破雅州进取成都的心思。
尺带珠丹这才请夏扎,上狮亲率数百叶蕃勇士潜入越需城中刺杀新任剑南道留后李必,没想到南诏然早已识破,阁逻凤竟然亲自潜入越售城,只不过他不是帮助他的“兄长”尺带珠丹,而是给他拆台,除了夏扎,所有潜入城中的吐蕃人都叫南诏人给悄悄杀了,甚至城中唐军都不知吐蕃人来过,李在军中颇有人望购买成功宓非但没死,还带了大军生”相同,尺带珠丹听说李更兼叶蕃入雅州的道路太过艰难,又有西羌各部不断袭扰,权衡利弊之后,吐蕃军才行到一半就退回高原去了。
如此一来,大军也不用再去雅州了,李决定转道去成都,不算助战百姓,三四千人只有成都能够给养。
江朔见此间无事,便不愿再去成都了,李宓知道江朔之志不在为官,强留也无用,十是命张通判多给财帛以做路费,江期本想推辞,却被李珠儿照单全收了。
李必问江朔意欲荷往,江朔心下汇然,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被驱赶一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纵横上万里,永远有一件急迫的事情等在前面,此刻却忽然没一自标,莞觉有些失落。
还是李珠儿主意多,道:“此处距戴天大匡山不远,我们何不去东严子与太白先生治学敌地一游?且白猿也不能一直跟看我们,若大匡山确是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不若让白兄留在大匡山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江朔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问明路途之后向李宓等人辞别,三人一猿绕过成都,经过邛州、蜀州、彭州、汉州,到达绵州巴西郡都:李白的家乡昌明县青莲乡就在巴西郡境内。
不过开元十三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掐指算来已二十六年矣,况且江朔初识李白时就已在安陆,并不认得太白先生家乡人,故而他行也不往青莲乡去,径直穿过昌明县,向北而行已离开平原地带,眼前出现广魏魏群山。
独孤湘不禁感慨:“我来时好像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原还道北蜀道艰难,谁曾想八南更难!蜀道好夕有栈道,南面的大雪山可是连路都没有,咱中原的山可比南蛮的山温婉可人的多了。”
但见青山如黛,起伏平缓,满眼的郁郁葱葱,溪水瀑瀑,白云悠悠,全无断山那般的险峻,也无兰沧水那般的激越,一切都是如此的平和,让人心气也随之清静了不少。
一路上独孤湘早已详细讲过她如何来到川南的,当日江朔跟着李珠走后,独孤自然落寞无比,独孤问和葛如亮可就是出离惯怒了,独孤问本还要追,葛如亮却不肯再追了,说江朔是江湖盟主,自己追着赶着,传出去岂不成了抢女婿?阿楚夫人也一再劝说,独孤问这才作罢。
但人也没广再在十慎国待下去的理由,决定回返中原,向励迟胜和李业辞别时,二人对江朔的突然离去也颇为意外,但蔚慰迟胜是一国之主,李业是唐军大将,不口能放弃职责去追江朔,为独孤一家践行时。
李嗣业更言他奉调前往碎叶城,恐怕今年还有征战。
独孤湘随看家人顺看大山南麓一路向东,他行口不像江朔这般急急赶路,走广月余才到河西走廊的西段起点沙洲敦煌郡,独孤湘儿次想偷偷溜走去找江期,却因务娘看得紧,始终不得其便。
独班可最疼这个孙女,见独孤湘每大郁有郁寡欢,便提出既然到敦煌:不如去莫高窟游历一番,散散心解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