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501章 天命皇权(求月票)

第501章 天命皇权(求月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阳光渐烈,盐泽上蒸腾起细微的水汽。

礼部尚书杜荀鹤深吸一口气,上前数步,面向众人,展开手中明黄诏书,运足中气,高声诵读。由于四下安静至极,故声音洪亮之下,便自然而然的在开阔的盐泽上远远传开:

“维天佑八年,岁在辛未,十月丙辰朔,越若干日……我大唐懿、僖、昭三帝,深谋远虑,遗泽后世,藏宝于龙泉,以待真主,复兴社稷……今有太子祚,昭宗皇帝嫡脉,起于危难,扫荡群凶,廓清寰宇,功盖天地,德服四夷……实乃天命所归,圣德所在……今奉遗诏,循天道,应人心,开启宝藏,取此重器,以资国用,惠泽万民,再兴我大唐煌煌基业……”

诏书洋洋洒洒,极尽溢美之词,将懿宗、僖宗、昭宗的“深谋远虑”与萧砚的“功绩德行”紧密结合,最终归结于“天命在此,非君莫属”。

“……百官朝贺!”礼官最后高声唱道。

声浪如潮,台下文武百官,连同周围将士,齐刷刷躬身揖礼,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震动着空气:“恭贺秦王殿下!天佑大唐!万岁!万岁!”

山呼已毕,万籁俱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天地中央的那个人影,缓缓向着盐泽中央而去,最终停在那阶梯入口处。

正略略慨然而心潮起伏的李茂贞在女帝的注视下,当即心下一凛,双手捧过一个紫檀木长匣,稳步上前,躬身呈给萧砚。

萧砚开启木匣,而由于入口向外一圈都被隔离,群臣压根看不清匣中那柄长剑是什么形势,故在所有人眼里,都认为此剑便是萧砚之前几度离开汴京时,交给女帝那柄先斩后奏的太平剑。

他持剑,缓步走向那尊鎏金棺椁。

棺椁之上,有两个奇异的凹槽,一处形似剑鞘,另一处则隐约有血脉图腾之状。

萧砚取出龙泉剑,随即,将整柄龙泉剑稳稳地嵌入那剑形凹槽之中,严丝合缝。

紧接着,他凝视着一旁的凹槽片刻,双指并拢,用罡气在左手掌心一划,鲜血顿时涌出。他便将流淌着鲜血的手掌,按在那个血脉图腾状的凹槽之内。

鲜血浸入凹槽,沿着其上细微的纹路迅速蔓延开来,发出极其微弱却清晰可闻的滋滋声。

天地间仿佛寂静了一瞬。

紧接着,一阵沉闷的、源自地底深处的轰鸣声响起。金棺缓缓向下沉陷,而后收进一旁的地面之下,便由此露出一道足以容纳数人并行的宽阔石阶。

一股混合着泥土、尘埃与多年密封气息的风从下方涌出。

石阶深处,点点长明灯依次自发亮起,绵延向下,照亮了一条通往地底深处的道路,幽深不可见底。

萧砚注视其底片刻后,对李茂贞颔首示意了下,后者遂上前取下龙泉剑,放入木匣之中。

因为早已有诏令,女帝与降臣等女亦从观礼台上赶来,在萧砚当仁不让的率先进入后,紧随而入。

李茂贞、朱友文、公羊左、温韬、上官云阙、钟小葵等夜不收护卫,以及王彦章、冯道、李珽等大部分重臣,也依次小心翼翼的跟上。其余人等则留在原地,屏息等待。

阶梯漫长,越是向下,空气越是清凉,带着陈腐的气息,却又因长明灯的存在而不显阴森。两旁石壁开凿得十分平整,看得出当年的工程极为浩大。

不知过了多久,萧砚终于踏足实地,眼前豁然开朗。

即便早已有所准备,当真正目睹地宫全貌时,包括萧砚在内,所有人都仍被深深震撼。

这是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地下空间。一根根需数人合抱的盘龙石柱拔地而起,直撑穹顶。灯火延伸至视线尽头,照亮了这沉睡数十年的地宫。

而目光所及之处,却尽是密密麻麻、层层迭迭地堆满了无数巨大的箱笼、麻袋、以及蒙尘的货架。

有些箱笼因年代久远已然腐朽塌陷,露出里面黄澄澄的金锭、白的银铤、串好的铜钱,堆积如山,一眼望不到尽头。另一侧,则是大量锈蚀严重的兵甲刀枪,虽已不堪再用,但其数量之巨,重新熔铸之后,显然亦可足以装备数支大军。

更远处,是堆积如山仔细包裹防潮的布帛绸缎,尽管色彩黯淡,甚至有些已腐烂发霉,仍可想见其昔日辉煌。还有一个个巨大的陶瓮,里面想必是早已炭化的粮食。

地宫四周,还依壁开凿出许多石室,有些里面摆放着书架,其上竹简、书卷堆积;有些则陈列着各种奇异物事,在幽暗的光线下难以辨清全貌。

其规模之宏伟,财富之巨万,远超所有人最夸张的想象。这才是一个帝国在不计一切后展现出的真正底蕴,是三朝帝王为延续国祚而积累的最终底牌。

但这一片财富之海,却依旧并非是最让人震撼心神的。

真正让人膛目结舌的,还有那在灯火未能完全照亮的阴影之中,依着石柱、靠着石壁、甚至整齐跪伏于地的一尊尊化成石像半跪的人影。

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分不清是雕塑还是真人,只是如此形成了这一片片沉默的阵列,像是帝国最终的丘墓。

一种历史的苍凉与压迫感扑面而来,让所有步入此地的人都感到一阵心悸,连最跳脱的蚩梦也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降臣亦是略略虚眸,看了眼那个在人前一直负手于后的人影。

队伍在这寂静而庞大的地宫中默默前行,唯有脚步声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回荡。穿过这片令人压抑的区域,前方出现一座巨大石门,被温涛摸索打开后,石门之后,便是一条更为宽阔平整的通道。

通道尽头,则隐约可见一座高台。

趋近再看,那高台以汉白玉垒砌,四周雕栏玉砌,气象森严。台上一张宽大的髹金雕龙石椅置于中央,虽非龙椅,却自有一股威严气势。

石椅之后,整面石壁被雕刻成一条巨大的、盘旋腾飞的五爪金龙,鳞爪飞扬,栩栩如生,龙目似用宝石镶嵌,在灯火下闪烁着幽光。四周石壁上,刻满了日月星辰、山河社稷等象征皇权的繁复图腾,端让人心折。

而石椅之前,则是一张同样材质的长案。

这里,便是地宫的终点。

所有人都瞬间下意识止步于此,便是四下探查有无危险的夜不收亦也停下。

而萧砚几无顿挫,只是独自一人,如此缓步登上高台。他脚步沉稳,在寂静的地宫中发出清晰的回响。

台下众人驻足仰望,目光尽数聚焦于他一身。

石椅之前的长案,造型简单,唯表面光滑如镜。而案上别无他物,只静静放置着一方尺见方的宝盒。盒身漆黑,似木非木,似金非金,透着一股古拙气息。

他凝视那宝盒片刻,伸出手,轻轻打开盒盖。

没有如何耀眼的光芒,也没有异象纷呈。盒内只是妥帖地衬着明黄锦缎,锦缎之上,安然卧着一方玉玺。

其色青碧,温润通透,方圆四寸,纽交五龙,肩部刻着一行‘大魏受汉传国玺’隶字,略略转动,便可看见另一侧还有‘天命石氏’的刻记。

非只如此,玉玺四角之一,明显磕破,却是被人用赤金补缀,而金玉交加,青黄浸染,无需拿在手中,便已感觉有一股子温润的感觉传遍周身。

此物雕工古拙,如此安然卧于此处。竟让人看不出它已是历经无数传奇,辗转千年时光。

它就这样安静的出现在这里,仿佛只是沉睡了一场,等待着能再次执掌它的人。

萧砚凝视片刻,一手下意识的按在腰间,另一手探入盒中,将那方传国玉玺稳稳托起。

玉玺入手,沉甸甸的,远超寻常玉石,而这种沉,亦实在无法言明。

他手臂平稳,缓缓将玉玺高举过顶,迎向地宫中长明灯的光辉。灯火映照下,螭钮五龙熠熠生辉,玺身内敛光华流转,那抹金角更是璀璨夺目。

无需言说,台下所有目睹之人,女帝、降臣、述里朵……李茂贞、冯道、李珽、王彦章……

无论他们此前心怀何种念头,在此刻,却都只是屏气凝神,望着这枚在天家流传上千年,象征天命皇权的国器。

而萧砚只是微微调整角度,似在辨认玉玺下方正面那八个以虫鸟篆精心镌刻的字符,进而轻轻出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念毕,余音袅袅。

“万岁!”

台下,不知是谁率先喊出这一声,声音甚至因激动而止不住的颤抖。

紧接着,所有的人都齐刷刷跪伏于地,头颅深深低下,用尽全身的气力,如同山崩海啸。

“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在地宫巨大的空间内反复冲击、回荡,震得壁上的灰尘簌簌而下。那盘踞于石壁之上的五爪金龙,在摇曳的灯火与沸腾的声浪中,仿佛也欲活过来,腾空而去。

萧砚独立高台,单手擎着那方承载了太多重量的传国玺,进而折身,回顾来路。

天命在此,人心在此。

时代的选择,似乎从未如此刻般清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