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507章 大朝会

第507章 大朝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旨意发出,便为这件事定下了最终的基调,再无他言。

而萧砚扫过群情激昂的臣子,又道:“昨日宴间,西州回鹘、于阗使者亦在。韩相,你如何看待西域之事”

韩延徽略一沉吟,朗声道:“陛下,河西乃至西域,自汉唐以来便是华夏屏藩,丝路咽喉。其地之得失,关乎西部边防之巩固,贸易文化之畅通。如今归义军虽奉正朔,然势衰力弱,周边强邻环伺。西州回鹘、于阗等国,其心难测。臣以为,不应满足于旧日羁縻,当有长远之策。”

“敬公以为如何”萧砚看向敬翔。

敬翔拱手:“臣附议韩相之言。西域之地,乱则可为边患,治则可为臂助。朝廷当下虽重心在内,然于西域,不可不早作图谋。”

“善。”萧砚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点,“中书门下,会同枢密院,即日起着手草拟一份方略。可不急于一时,当要着眼今后,譬如三年之内,该如何经营河西,稳固凉州三年之后,又该如何逐步渗透,重现汉唐安西、北庭之盛况诸上种种,都要有明晰之规划。所需人才、物资、军力调配,一并考量其中。”

韩延徽、敬翔、王彦章齐齐躬身:“臣等领旨!”

“另,传旨西州回鹘、于阗使者,赐宅汴京,厚加赏赐,允其暂留京师,以示天朝恩宠……段成天。”

“臣在。”

“着你锦衣卫,抽调精干人手,向西渗透。搜集喀拉汗、萨曼之军政民情,吐蕃诸部动向,乃至更西之地的消息,西域诸国的确切兵力、地形、部族关系,乃至风土人情,朕都要知道。尤其是要设法与沙州归义军曹氏取得联系,探明其现状与态度,传达朝廷意向。”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诸事既定,萧砚沉吟片刻,却是再度看向司农卿张全义:“张公,去岁各地冬雪如何开春在即,黄河凌汛,乃心腹之患。河东、河南等地堤防可曾检修沿岸低洼处百姓,可曾预警疏散”

张全义忙出列回答:“回陛下,去岁雪量适中,目前尚未见异常。各州府已依往年惯例上报堤防检修情形,抢险物料亦在筹措之中。只是……”他稍显犹豫,“历年耗费甚巨,却往往只能疲于应付。”

而萧砚问及此事,朝中诸公皆凛然,多少已隐约猜到圣意。

果然,萧砚沉默片刻后,目光扫视全场,径直沉声道:

“黄河之患,非一日之寒,亦非一役可除。然关乎百万生民性命,关乎中原腹地之安稳,再难,亦必须为之。朕意已决,要将彻底整治黄河,列为洪武初年首要工程。二府三省六部及相关州县,即日起开始前期筹划。勘查河道,核算所需物资、人力、钱粮,筹备工程器械。待开春农耕暂歇,天气转暖,便择机启动部分险要河段的加固疏浚之工。此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乎亿万黎庶安危,诸卿务必重视,不得有误。”

这道旨意一下,殿内亦是出现片刻寂静,旋即众臣便齐齐躬身,肃然应诺:“陛下圣明!”

谁都清楚,沾上黄河,就是一个耗资无比巨大、需要漫长岁月才能见到成效的工程,治好了就是古今明君,治不好那便是进退为难,背负骂名。

但皇帝既然在新朝第一日便如此明确坚定的将此事提出来,便必定要将这桩与民更始、长治久安的大事完成才会作罢,如此人主,臣子又岂能不随

而诸多大事一一议定,朝会持续了不短的时间,殿外阳光居然已颇为明亮。

萧砚最后环视群臣,道:“新朝初立,百端待举。眼下重心,在于巩固中原,恢复民力,肃清内患。外拓之事,当稳步图之。今日便到此为止。新春佳节,诸卿亦需休憩。各部衙署安排好值守,其余人等,可轮番休沐,与家人团聚。”

“臣等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叩谢,而后依次缓缓退出焦兰殿。

不过朝会虽散,萧砚却并未回后宫,而是移驾偏殿。

很快,韩延徽、敬翔、王彦章、李思安,以及被特意召来的兵部侍郎郭崇韬、符存审等人,便应召而至。

偏殿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萧砚让众人依次落座用茶,亦并未过多寒暄,径直开口:“江南之事,去岁拖了一年,如今如何也需做个了断了。朕召诸卿来,便是想问问诸位有何看法,今日你我君臣于此,皆可畅所欲言。”

王彦章身为枢密使,自是当仁不让率先应声:“陛下,禁军将士多出北地,耐寒畏热。江南潮湿闷热,雨季漫长,若拖到夏日,瘴气水潦,必生疫病,战力大打折扣。臣以为,当趁春末夏初,天气未彻底转热之前,速发大兵,多路强渡,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捣金陵、扬州,毕其功于一役!”

李思安点头附和道:“鲁国公所言极是。南军孱弱,凭恃者不过长江天堑与水师。我禁军铁骑虽不善水战,然只要渡江成功,必可一鼓荡平!”

萧砚略略颔首,却并未出言,只是看向韩延徽等人。

韩延徽则在沉吟了一会,持稳道:“南征乃统一之最后一战,当需慎之又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长江天堑,水师战船,皆需准备万全。多路并进,协同作战,更需精密调度。臣建议,即便要快,也需准备充分,力求一击必中,避免迁延。”

敬翔亦补充道:“可效仿晋灭吴、隋灭陈之旧事,周密准备,一旦发动,便如疾雷不及掩耳。”

郭崇韬如今入新朝时日已久,既入兵部,自不会藏拙,当即也建言道:

“陛下,伪朝看似一体,实则为吴、楚、闽、吴越及诸多势力拼凑而成,徐温、张颢、马希声、王审知乃至那钱镠,皆各怀心思,并非铁板一块。依臣之见,而今娆疆蜀地俱在我手,或可寻隙而击,使其不能相顾。我军势大,无论用武还是分化瓦解,皆可多方施压,使其首尾难救,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萧砚静听众人议论,侧望着舆图上的长江、淮河沿线。良久,方道:“禁军若要南下,确不耐暑热潮湿,长江汛期亦是大患。故江南必伐,亦必速伐。”

看着那方舆图,他的目光逐渐锐利起来:“不过此战,非为攻城略地,而为彻底碾碎所有割据妄想,肃清寰宇。朕意已决,四路出兵,雷霆一击,务求在夏季酷暑来临前,结束主要战事。诸卿听令。”

“臣在!”

萧砚起身,走到舆图前:“元宵节后,着枢密院立即秘密调兵遣将。”

“西路主力,由你王彦章统筹,坐镇江陵,命余仲辅以史弘肇之水师,自鄂州、江陵一线,寻机渡江,突破洞庭湖,直逼长沙。”

“中路军,以王宗侃自领蜀地儿郎为先锋,自颍水南下,夹击楚军。”

“东路军,命贺瑰自淮南方向出击寿州一线,牵制吴国兵力,使其不能西顾。”

“南路军,传旨黔国公蚩离,令其自娆疆出兵,汇合整顿后的荆南南平兵马,自南向北,扰其后路,断其援应。”

“此战,不求一地之得失,首要在于歼灭南军主力,捕诛王审知、徐温、张颢等首恶。凡负隅顽抗者,无论王侯将相,皆以雷霆之势碾碎,不留后患!”

偏殿内众臣只觉一股豪气顿生,齐齐拱手,声音激昂:“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大的方略被萧砚定下,其他琐事便自是枢密院与兵部的事,君臣又敲定了一些细节,方才就此散去。

而议定军国大事,已是午后。萧砚屏退众臣,独自在偏殿又静坐了片刻。阳光西斜,透过窗棂,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许久后,他起身欲回后宫,却是莫名又想到了什么,迟疑了片刻,忽然开口:“小葵。”

钟小葵悄无声息的推门而入:“陛下。”

“张贞娘近来如何”

钟小葵略微犹豫了一下,答道:“回陛下,张夫人一直安居于陛下安排的宅院,深居简出,日常用度未曾短缺,亦未曾请见过陛下。只是……张夫人一介妇人长久居于别院,听闻近来坊间对她似有些许闲言碎语……”

萧砚闻言,沉默了片刻。

“备车,朕去看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