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汉江发展受困(2 / 2)
“刚才在会上,我的话可能重了些。”李平江示意他一起往前走,语重心长地说,“但你要理解,汉江是全省的龙头,龙头抬不起来,整个龙身都受影响。”
“省长,我们确实存在不足。”周东军斟酌着用词,“韩青山同志在经济发展上比较谨慎,我作为班长,也有责任。”
李平江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说:“我知道韩青山是机关出身,做事稳重。但在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稳重不等于保守。你们班子要统一思想,发展才是第一要务。”
看着周东军离去的背影,李平江轻轻摇头。他知道,问题不仅仅在市长韩青山身上,整个汉江领导班子的发展理念和工作作风都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就在李平江为汉江发展忧心之时,燕京的办公室里,徐啸天也在仔细研究着荆楚省的经济数据。
徐啸天对各地领导班子和经济发展的匹配度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手中的材料显示,阳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而汉江这个省会城市,却像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潜力远未发掘。
“问题出在领导班子的魄力和眼光上。”徐啸天放下材料,走到窗前。
远处长安街的车流如织,霓虹闪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一个省会城市的发展对于全省的重要性。
他回想起上次到汉江调研时的情景。市委书记周东军汇报工作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却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发展思路。
市长韩青山更是过分谨慎,在座谈会上,对企业家提出的创新建议,第一反应总是分析风险。
一个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不仅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发展,更肩负着带动全省的重任。这个位置的人选,必须既有开拓创新的锐气,又有统揽全局的能力。
徐啸天的脑海中闪过几个名字:有在南方大省创造过经济奇迹的干部,有在沿海开放城市推动转型发展的能手。但汉江地理位置特殊,既是老工业基地,又肩负着中部崛起的重任,需要一位既懂工业经济,又善于改革创新的干部。
突然,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宋江。
这个年轻的组织部长,在去年的机构改革中表现出色,思路清晰,推进有力,将原本可能阻力重重的改革进行得平稳有序。更重要的是,他在干部使用上敢于打破常规,启用了不少年轻有为的干部。
但徐啸天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宋江确实有能力,但毕竟年轻,担任现职才一年多。汉江这个省会城市,需要一个更加成熟、更有经验的掌舵人。
“咚咚咚......”秘书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进来。”徐啸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