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5章 老大哥的反攻(月初加更,求月票,求订阅 )(1 / 2)
冷战。
本身就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战争状态,虽然在表面上大家是在用一种非正常的方式进行着这场特殊的战争。
所有的战争,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赢,而为了赢得战争,大家往往会不择手段,会无所不用其极。
这也就意味着,冷战也会以相似的状态进行。
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同样也是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的冷,它同样也会以热战的方式爆发,就像越战一样。
而已经结束两年的越战,只是这场冷战的一个表现区域,在安哥拉、刚果、莫桑比克等很多区域,战争都在以他们的方式上演着。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后,埃塞俄比亚又成了新的热点,伴随着自由军的进攻,在军队接连遭受损失之后,亚的斯亚贝巴的门格图斯终于坐不住了。
他再一次向莫斯科求援了,没办法,保命要紧。
面对埃塞俄比亚的岌岌可危的局势,再加上门格图斯许诺会进一步扩大友谊农场的规模,为了保住自己的粮仓,苏联出动了至少225架运输飞机,搭建成一座“空中通道”,给埃塞俄比亚送去了大批军事专家、战士,还有坦克、大炮、装甲车等众多武器。因为整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运输起来太费劲,所以苏军选择把它们拆成零件,运到埃塞俄比亚后再重新组装起来。
空运行动实施的过程中,苏军每天派出的飞机少则70架,多则上百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基本上每隔15到20分钟,就有一架飞机降落。为了让这些运输任务顺顺利利的,苏联特意发射了颗叫“宇宙-964”的通讯卫星来帮忙协调。
“在国际主义精神的召唤下,我们来到埃塞俄比亚帮助这里的同志抵抗帝国主义威胁!”
彼得罗夫如此说道,事实,这也是苏军官兵们被告知的,他们是来这抵抗帝国主义入侵的。
在短短的三个星期之中,苏联在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安排大体搞定了:他们空运来了六百辆坦克、三百辆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四百门大炮和火箭发射器,这些装备足够武装三个师。
不光这些,还有一千五百名军事专家,一万七千名古巴战士,1500名越南战士,外加数不清的轻便武器、粮食和燃油。
再加上苏联驻军和紧急调派的第76空降师,苏军和其盟军在埃塞俄比亚的兵力超过了五万人,再加上10万埃塞俄比亚军队。
现在的苏军在非洲可以说得上是兵强马壮。要是没人插手,苏联那帮军队,拿下撒哈拉以南的整个非洲,简直易如反掌。
当然,东非除外。苏军的大规模调动,让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紧张到了极点,也都让他们的空军进入了全面警戒状态。至于东非,则直接进入了全面警戒状态。
就在各方注视着苏军的动态时,在亚的斯亚贝巴郊外,在苏军司令部彼得罗夫大将盯着地图,神情变得越发的严肃起来。
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自由军的攻势被遏制了,他们甚至主动进行了回撤。
“自由军目前已经撤到了哥巴,他们试图利用谢贝利河作为天然屏障阻挡我们的进攻,现在已经进入了湿季,谢贝利河的水流变得日益湍急,加之其河道两侧都是深窄的峡谷,所以他们只需要守住桥梁,就可以阻挡我军的进攻……”
对于谢贝利河,苏联并不陌生,毕竟,改善水利是建设友谊农场的必须,为此苏联上游河段上修建了梅尔卡瓦卡纳水电站,工程主要是调节径流用于发电,不仅如此,他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工程以及分洪渠道,从而将雨季里的洪水变成宝贵的灌溉用水。
听着参谋军官的介绍,彼得罗夫大将只是默默的抽着烟,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位来自古巴的同志,阿纳尔多·塔马约·梅西亚将军。他是古巴军队的司令,也是他这次战役最重要的依靠。
虽然表面上苏军在埃塞俄比亚的驻军多达25000人,可是实际上,除了第76空降师,他的机动部队并没有多少,因为剩下的一万多人,仅仅只是空军和运输机部队,就多达一万人了,还有超过6000名军事顾问分散在埃塞俄比亚军队之中。
换句话来说,就是,他手中可以调动的作战部队,只有古巴军队和第76空降师,顶多再加上越南的1500人。
“梅西亚将军,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我们需要击败自由军,帮助埃塞俄比亚恢复和平。”他的话语最后变成了严肃的命令。
面对彼得罗夫的命令,梅西亚将军的回答非常直接:
“将军同志,我和我的部队将会百分之百的服从你的命令。”
点了点头,彼得罗夫又说道:
“同志,我们的计划是速战速决,目标是:两周之内结束这场战役,这确实比我们计划要晚得多。而且叛乱分子和那些雇佣兵已经加强了它们的准备,尤其是地形的限制,也制约了我们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我要说的是:三个星期是比较有弹性的,要看奇袭战略的成功程度与战争中可能出现的无可预测的状况而定。”
“这么说,关键在于奇袭?”
“关键永远是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