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章 解剖台上的黑科技(第二更,求订阅)(2 / 2)
“和之前捕获的苏联无人机相比呢?”
贾文涛抬头问道,手指在报告上“无人机5微米处理器”的标注处停住。
“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钱笑轩语气肯定,说道:
“无人机上的处理器是低端的4微米工艺,运算能力只能满足基础导航需求;但这次火星探测器上的芯片,无论是仿制还是自主研发,性能都能支撑高精度侦察和数据传输,尤其是自主架构的芯片,技术水平远远超过我们之前的预估。”
贾文涛突然放下报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带着疑惑:
“这里就有个问题——既然苏联能造出1微米、1.5微米的先进处理器,为什么给无人机装的却是4微米的落后芯片?两者的技术差距太大了,这不像是单纯的成本问题。”
钱笑轩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补充报告:
“我们和技术部门专门分析过这个问题,结论有两个核心:一是无人机的‘耗材属性’,二是‘保密需求’。”
他翻开报告,指着里面的图表解释,说道:
“苏联军方非常清楚,虽然无人机是一种极其先进的武器,但是它本质上属于‘一次性耗材’。如果给每架无人机都装先进芯片,成本会陡增,而且一旦被敌方捕获,先进技术很容易泄露。”
“保密……”
贾文涛若有所思地重复道,他有些不太理解俄国人的脑路,因为保密就要采用落后的处理器吗?
“对,这才是关键。”
钱笑轩继续说:
“无人机活动范围靠近敌方控制区,被捕获的风险极高。用4微米的低端芯片,就算被我们拿到,也只能了解到创优产基础电子技术,无法触及他们真正的核心实力;但火星探测器不同,火星探测器是要飞到火星使用的,被捕获的概率是零,而且需要高精度芯片支撑长期火星任务,自然会用上最好的技术。简单说,苏联是‘按需分配’——容易暴露的装备用低端技术保保密,核心装备用先进技术保性能。”
贾文涛点点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这么一说就通了,既控制了成本,又守住了技术秘密,苏联这步棋走得真的……”
他一时间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了,因为这是以牺牲武器性能做为代价的。
“真的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他翻到报告中“自主芯片架构”的章节,问道:
“那技术部门对这个架构的研究,有什么初步结论?”
“他们非常感兴趣,毕竟,这是一些新颖的架构。”
钱笑轩补充道:
“技术人员说,这种架构通过优化指令集和数据通道,在有限的制程工艺下实现了性能突破,要是能借鉴这种设计思路,我们的芯片性能或许能再上一个台阶。他们认为可以提供给相关的企业,让他们进一步研究,也许可以帮助我们”
贾文涛将报告合上,放在桌上:
“确实有点意思。苏联这手‘藏拙’玩得不错,表面用仿制芯片和低端无人机掩人耳目,暗地里却在架构设计和核心装备上藏了真东西。”
他顿了顿,对钱笑轩说,
“让研究所继续深入研究,尤其是自主芯片的架构细节和火星探测器上的其他元器件,有新发现随时汇报,至于交给合作企业,这个没有问题。另外,把这份报告和无人机的分析结论一起抄送通商产品部和官邸,让他们清楚,苏联的电子技术不仅水平高,而且应用策略非常缜密。”
钱笑轩应了一声,转身准备离开。贾文涛重新拿起报告,翻到火星探测器零件的照片页——那些密密麻麻的芯片和线路板,此刻在他眼里不再只是冰冷的零件,而是苏联科技实力与战略思维的双重缩影。
但是他的心里还是充满疑惑的,这难道真的是苏联的战略思维吗?
贾文涛的心里不禁有些疑惑,他想起之前情报部门对苏联电子技术的片面评估。
“如果报告是片面的,那是不是有必要,重新调整对苏联威胁的认定吗?”
突然贾文涛觉得压力更多更大了,毕竟,现在呈现在他眼前的是——苏联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
“或许,这就是苏联的真实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