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2章 罪恶之城(第二更,求订阅)(2 / 2)
“艾米丽小姐,请你来一下。”
艾米丽听着名字有点欧化,可实际上她是本地的姑娘,是土著,不过她的穿着打扮是非常现代的,而这也是殖民时代的影响,事实上,相比于苏门答腊爪哇因为荷兰人的长期统治,一直都是非常开化的。
而到了共和国时期,在当局的努力下,这里变得更加开化了,不仅女人们也乐意穿着展示身材的衣裙,甚至就连同饮食习惯,也不再受到传统的束缚。而且越来越多的年青人不再祈祷。
艾米丽就是这样的年青人,也正因如此,她才会得到这份工作。
她走进房门,那道门安在木板镶嵌的墙壁上,当门关上时,看上去就是墙的一部分。
“董事长,有什么吩咐吗?”
“让张经理过来一趟,还有,把贝鲁特那边的金融市场的资料拿过来一份。”
“好的。”
很快,张永昌就来到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门,管浩辰就对他说道:
“看新闻了吗?”
董事长的问题,让张永昌一愣,他下意识的说道:
“是贝鲁特吗?”
“对,”
管浩辰点头说道:
“现在,伴随着军队的进驻,黎巴嫩的局势必定会从现在的战乱与动荡中恢复过来,到时候贝鲁特也很有可能恢复他最初的模样……”
听着董事长的推测,张永昌的眉头一皱,说道:
“董事长,如果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这一切发生的话,他随时都有可能会夺走我们的业务。”
张永昌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公司的业务份额中,中东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泗水的金融业崛起,和贝鲁特的金融业衰退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194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贝鲁特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而促成这一切的正是法国人允许其独立后,设立的稳定的政体,再加上与其它的阿拉伯国家不同,黎巴嫩在中东的纷争中,一直保持着政治中立,与此同时黎巴嫩还效仿瑞士,制定了严格的银行保密法,这吸引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乃至国际上的大量资本。
对于当时新独立且政局不稳的阿拉伯产油国富豪来说,贝鲁特是一个安全、可靠的资金避风港。
而在另一方面,黎巴嫩又是中东地区少有的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在这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外汇不受管制,并且拥有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黎巴嫩镑是自由兑换的。这种高度的经济自由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贝鲁特还有着其区域中心的优势,当时的它是中东的教育、文化和商业中心,拥有多所大学和一批熟练的金融、法律专业人才。它自然地成为了阿拉伯石油资本与西方商业利益交汇的桥梁。
不过,当时流入贝鲁特的资金,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设立空壳公司进行避税或复杂的离岸架构。其核心功能是区域性私人银行业务、贸易融资和外汇交易。它是一个为中东地区真实经济活动服务的“在岸”金融中心。
也就是说……它是有真金白银流入的。
随着区域石油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贝鲁特的金融业继续发展,开始显现出更多离岸特征。然而,三年前爆发的黎巴嫩内战彻底中断了这一进程。持续不断的内战摧毁了贝鲁特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最重要的资产——稳定与安全。
在贝鲁特因内战而衰落的同一时期,其他地区抓住了机会。在长安的鼓励,泗水、棉兰老有意识地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离岸银行单位(OBU)体系,成功承接了从贝鲁特流出的金融业务,而穆桑代姆也在两地的支持下,借助地理优势并在正式取代贝鲁特,成为中东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
当然,核心业务,还是在泗水,在棉兰老。
而作为贝鲁特的取代者,现在他们不过只是刚刚进入这个角色而已。
所以,在看到了贝鲁特的内战将会因为联军的到达而停止,或者说在未来的一两年中,整个国家的秩序将得到完全的恢复。
那么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管浩辰所担心的正是这一点,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
“你说的没错,这正是我所担心的,贝鲁特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了,但是,那些金融机构,他们都是存在的,他们在欧洲以及中东地区的人脉并不是我们所能够相比的。
毕竟,贝鲁特早在1860年代就开始作为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甚至还可以向前追溯到更早,一旦当地的秩序得到恢复,那么那些机构势必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而地缘优势又是他们的最大优势。”
在说出这个担心之后,管浩辰用有些无奈的话语说道。
“谁能想到,我们的军队居然在不经意之中帮助了外国人,帮助他们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管浩辰的眉头紧蹙,甚至有些心烦意乱的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雪茄,点着后抽了一口,然后对张永昌说道。
“所以我让你过来的原因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毕竟,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这种可能发生的变故。”
听着老板的吩咐,张永昌稍微思索了一会,然后说道:
“首先,我们必须要先稳住我们的客户,我们要让他们相信——我们有着比贝鲁特的那些机构更大的优势。嗯,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和sEA之间紧密的联系,我相信,他们是会明白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