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7章 瓜达尔的风(第一更,求订阅)(2 / 2)
“这是我们最先进的F3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两倍音速,作战半径1800公里……”
陈志明简单的介绍着这款战斗机的时候,曾经在空军当兵的杨松心情立即复杂了起来。
他想起国内机场那些老旧的歼击机,机身布满铆钉,在恶劣天气里常常无法起飞,两者相比,差距宛若天堑。
不过,那边很有可能是保密区域,所以也就只是远远的看着。透过机场的铁丝网,隐约的可以看到一些大型运输机,甚至还有远程轰炸机。
正午的阳光愈发炽烈,训练场传来密集的枪声,打断了杨松的思绪。
陈志明带着他们走向射击训练场,隔着防护网,眼前的景象让两人瞬间愣住。
数百名士兵分成若干小组,趴在沙丘掩体后,他们手中的自动步枪的枪口喷出火舌,子弹壳像瀑布般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他们对着远处的移动靶随意射击,有的士兵甚至站起身,在碎石堆间移动射击,枪口的焰光连成一片。地上的弹壳堆积如山,亮晶晶的黄铜蛋壳在阳光下显得分外的耀眼。
“他们……不需要节约弹药吗?”
王建国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也是当过兵的,那几年也就打了十几发子弹而已。
陈志明耸耸肩:
“节约弹药又怎么进行训练呢?军方有自己的训练大纲,大纲里规定了训练量,实战化训练只会更多。对军人来说,弹药挥霍是为了到战场上少流血,毕竟中东的战场环境可比训练场残酷多了。”
杨松看着一名士兵换弹匣的动作,手指翻飞间,三十发子弹已经上膛,再次扣动扳机时,枪口稳定得几乎没有晃动。
他想起自己在部队体验射击时,五发子弹要反复瞄准,射击后还要仔细擦拭枪膛,对比之下,这里的训练简直是“奢侈”到令人咋舌。
射击场的另一侧,几名士兵正在进行手雷投掷训练。他们拉开保险销,随意抛向目标区域,爆炸声此起彼伏,烟尘弥漫。
没有军官在旁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士兵们谈笑风生,仿佛在进行一场游戏。杨松注意到,他们的战术背心装满了弹匣和手雷,头盔上的还带着有点像是望远镜的东西,也不知道那是什么?
“这些装备,造价不菲吧?”
杨松指着一名士兵头盔上的双筒微光夜视仪问道。
“这是微光夜视仪,军方的采购价格是3500元,他们身上包括头盔,防弹衣,战术背心以及其他各种装备在内,总价值超过2万元。”
陈志明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说道:
“说起来似乎有点贵,但是,装备优势是保命的关键。”
2万元!
这个数字让杨松心头一震。
一个士兵的身上居然有这么多的装备,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在他的认知之中,士兵只需要一身军装,一条步枪,四枚手榴弹也就足够了。而在这里,他们真的恨不得武装到牙齿上。
这时他听到一旁传来一阵突突声——是士兵们正在用自动榴弹发射器,向着远方倾倒的弹药。
落日时分,深入海中的狭长的瓜达尔岬角娇美地屹立在阿拉伯海中,夕阳下,岬角和港湾泛着温柔的红光。
杨松和王建国,看到岸上一个士兵站在一个掩体里架着机枪瞭望着大海。
在进行了半天的参观之后,此时他们两个人的心中五味杂陈,在这里他们所感受到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看着那些穿着沙漠迷彩作战服,身上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的军人,那些人和他们说着相同的语言,在得知他们的来历时,都表现的很热情,尤其是得知他们的祖籍后,甚至有人专门过来看他们,他们询问着祖乡的模样。
虽然这些年轻的士兵对于祖乡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因为父辈的关系总是非常亲近的。
“真的很难想象啊。”
王建国将相机紧紧抱在怀里,今天他拍了很多照片,那些照片中并不仅仅只有军事装备上的差距,还有那些军人们的状态,也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是啊,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
杨松点了点头,然后感叹道。
“原本我们都以为他们是被资本家和帝国主义者欺骗着上战场的,可是现在一接触才知道,人家也是很爱国的……”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心底的情绪显得有些复杂,是因为那几个喊他老乡的士兵吗?
或者是因为其他。
“是啊,在伊斯兰堡的时候,当地人说是他们入侵中东,入侵黎巴嫩,可是在这……”
回头看着远处在夕阳下正在跑步的官兵,王建国说道。
“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恐怖主义袭击,被迫进行这场战争。他们原本在家里喝着汽水,看着电视,吹着空调多好,何必要到战场上受罪呢?
还不是因为……有人发动了恐怖袭击。”
说到这儿,王建国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真是的,大家就不能好模好样的过日子吗?成天非要在那里杀来杀去的,最后受罪的不都是老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