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2章 无人机的时代(第三更,求订阅)(2 / 2)
“是!”
通讯官立刻俯身传达命令,指尖在控制台键盘上跳动着。命令很快就下达了。
在所有的军舰中,葛城号航空母舰是最不引人注意的,毕竟,它只是一艘二战时老旧航母,即便是经过改进,但是它早就落伍了。
但是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却是非常称职的,随着命令的下达,“葛城”号航母立即忙碌了起来。
甲板上,数十架“死神”无人机早已整装待发。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无人机一架接一架腾空而起,机翼划破夜空,
如同一阵灰色蜂群。
在过去的几年间,防务装备发展局等部门一直在研究无人机群的多机组控制系统,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在同一空域控制数十架无人机实施作战任务。
与此同时,在陆上基地内,更多的“复仇者”无人机——这是在搜索者无人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他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700公斤,机身由碳纤维、凯夫拉和混合复合材料制成,得益于这点,这种无人机的有效散射面积仅仅0.3平方米,仅仅只相当于一只飞鸟。
因为复仇者无人机更为廉价且隐身效果好,所以它们将是实施第一轮打击任务。
从陆上基地起飞的40架复仇者无人机,相继升空,它们在无人机驾驶员的控制下,朝着贝卡谷地深处的山谷飞去。
百公里外的山谷中,叙利亚第二装甲旅的车队正缓慢前行。上千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首尾相接,绵延数十公里,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盘踞在山谷之中。
坦克的履带碾过碎石,发出沉闷的轰鸣,装甲车顶部的机枪手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而在谷地的开阔区域,萨姆11防空系统的搜索雷达的天线不停旋转,搜索着可能出现的威胁。
作为苏联最先进的防空导弹,它甚至可以发现在0.1平方米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战斧式导弹,并且将其击落。
也正是有了它,才让不少人摆脱了“地堡男孩”的困境,虽然不一定会被斩首,但是总要有能够反制战斧巡航导弹的。
“各单位注意,保持队形,防空系统全程戒备,警惕敌军空袭。”
旅长穆罕默德上校通过无线电叮嘱道。他坐在先导指挥车内,眉头紧锁。此前联军针对机场遭到火箭袭击后的反击,已经让叙利亚军队损失惨重,这次增兵黎巴嫩,本就是孤注一掷,试图用这样的举动迫使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联军让步。
但是他始终有种不安的预感,联军的反击绝不会局限于此,那怕是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也不可能因为他们的增兵,就会做出让步的。
他们甚至还会进一步反攻!
然而,雷达屏幕上一片平静,除了己方空军掩护机群的信号,没有任何异常。机动防空营那边很快就再次确认了安全:
“空域安全,未发现敌军战机信号。”
穆罕默德上校稍稍松了口气,或许是自己太过紧张了,联军的战机虽然先进,但只要防空系统保持警惕,总能提前预警。他抬手示意车队加快速度,尽快穿过这片山谷。
就在此时,天空中出现了一群微小的黑点,如同乌云压顶般迅速逼近。但叙利亚士兵们并未在意,事实上,他们压根就发现不了。
他们既看不到5000米高空的复仇者无人机,同样也听不到其发动机轻微的声响。
甚至就连同他们的防空导弹系统却迟迟没有反应。那些无人机采用了最先进的隐身技术,雷达反射面积堪比一只飞鸟,不到0.3平方米的反射截面积,很容易被人识以为是空中的飞鸟。
当萨姆11防空导弹系统的操作员们盯着雷达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无人机群正在逼近他们。
虽然此时暮色正浓,而对于使用热成像侦察仪的无人机来说,地面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贝鲁特基地内的无人机驾驶员,通过屏幕可以看到山谷内宛如长蛇的车队,不过这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散发着强烈电磁信号的防空系统。
虽然是无人机作战,但是作战原则和有人机没有太大的区别,第一轮打击肯定是其防空系统。
当屏幕上出现了萨姆系统雷达车的身影时,无人机驾驶员说道:
“确认目标,发现雪堆雷达系统。”
“雪堆”雷达安装在与导弹车同样的底盘上。雷达最大探测距离85千米,能够探测35千米处100米高度的飞机,10-20千米处更低高度的目标,10千米处30米高悬停的直升机。
而它对战斧式导弹的的发现距离是多少?
无人知晓,但是无人机群飞抵海蛇火箭的射程时,雪堆搜索雷达还是没有发现机群,而无人机驾驶员们已经盯上了它们。
路边的开阔地区,两台萨姆11导弹发射车,八枚导弹直指苍穹,公路上的钢铁洪流在其掩护下向着南方行进,空中呼啸而过的米格23战斗机群,为这支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如此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看起来是颇为壮观的,也是极具威慑力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了。
突然,“雪堆”雷达车里的操作员发现屏幕上的异常光点,它发现目标了!
“有多个小面积目标从多个方向袭来!”
在雷达操作员的话声刚响起来,在苏联接受过培训的军官还没有回过神来时候,空中的“复仇者”无人机翼下的七联火箭弹发射器的火光一闪,一枚70毫米海蛇火箭弹就向着目标飞去。
海蛇火箭弹的尾迹并不明显,在夜空中也就是一个亮点,而等到飞抵目标上空时,火箭发动机已经停止工作了,靠的是惯性飞行,也正因如此,它几乎是无声无息的飞向目标。
虽然它在空中飞行时发出了一些声响,但在被引擎轰鸣声和履带碾压道路的噪声中,几乎没有注意到空中的啸声。
下一瞬间,“雪堆”雷达车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