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 > 第755 章 底气

第755 章 底气(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开业这天,门口被看热闹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只是人们多站在街对面或人行道外围,少有人贸然靠近。

司蓉把开业流程做得极细致,很有几分圈子里办重要场合的讲究。

吉时一到,她穿着剪裁合体的浅灰西装套裙,先上前讲了几句,感谢了到场来宾。

接着请一位在圈内极有声望老人发言,随后几位有分量前辈依次说过吉祥话,最后由区里头头简单讲了几句鼓励的话,全程利落又不失体面。

流程一收尾,受邀宾客顺着门口铺的红地毯,有序往店里走。

杨明刚想随人群进店里,瞥见店门外不远处,有人扛着台摄像机,镜头不时往店内方向扫。

他悄悄拉住身边的刘青林,压低声音问:“怎么还有记者来拍?我记得咱们没特意请啊?”

刘青林朝摄像机方向扫了眼,笑着点头:“有几位老同志在,记者闻着信儿自然会来。这可不是为了宣传咱们珠宝店,主要是照顾老同志的体面。”

这倒是此时代特有的讲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只要有退居二线老同志出席稍正式的场合,电视台总会派人来录几段,晚间本地新闻里偶尔会播一小段,算不上隆重报道,却也是对这些老人过往贡献的一种认可。

后来这类活动渐渐多了,记者才不再特意跟进,这份“特殊待遇”慢慢也就淡了。

这个年代,北方珠宝店里卖的最好的品种,主要是金银首饰类物品。像是翡翠手镯,和田玉雕件儿类的,少有人光顾。

一天下来,司蓉盘点账目时,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金银首饰销售单叠了一沓,可玉石柜台那边,除了自已几位闺蜜碍于情面各买了一副翡翠手镯,再没开出一单。

她把账本往柜台上一放,郁闷说道:“金银首饰卖得再多有什么用?一克就赚那点儿差价,卖十件也顶不上一副好手镯利润。”

杨明笑着劝道:“你别急啊。现今老百姓刚能攒下俩闲钱,买金银一是图实在,能戴能存,心里踏实。二是懂的人少,觉得玉石这东西没个准价,不敢轻易下手。

等再过几年,日子越过越富裕,懂行的人多了,就知道玉石这东西又显档次又能保值,到时候这玉石柜台里的东西,说不定得抢着要呢。”

开业三天后,客流量渐渐少了。珠宝店不比街边服装店,寻常百姓兜里的钱都拿得紧,不是家里有喜庆事情,鲜少有人进店闲逛。

倒是些家底殷实的人家成了常客,偶尔过来看看新款首饰,或是为家里的喜事挑选物件,店里的氛围也随之沉静下来。

客流少了,司蓉反倒更忙,再没多余精力缠着杨明。她每天要么守在店里,跟熟客耐心介绍首饰成色与工艺。要么就忙着往外跑,四处托人寻靠谱进货门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