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 > 第 758章 横生枝节

第 758章 横生枝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听完马都这番话,杨明心里犯了嘀咕。马都在圈子里就是个底层角色,连他都听闻了走私的内幕,可想而知,那些比他层级更高的圈内人,恐怕早就心知肚明。

这么一来,叶欢他们要想顺利收尾,恐怕没那么容易。在华夏社会,无论你手握多大势力,若有好处却不肯给知情者分一杯羹,事情多半会横生枝节。

之后杨明陪马都吃了顿饭,临别时,马都还特意叮嘱他:“你可别不当回事,李老板为人大方,要是能跟他长期打交道,绝对是个不错的客户。”

尽管马都再三叮嘱,杨明心里却真没太当回事。他清楚,这位李老板并没什么过硬后台,回国后搞慈善,不过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刚回来那几年,李老板从没想过要以“慈善家”面目示人,直到后来倒卖文物事情败露,他才开始大肆捐款,想用金钱为自已铺路续命。

说到底,他回国后依旧在做文物生意。即便真有所谓的“遗产”,美帝那边也绝不会放任他轻易带回国内。美帝的遗产税高得惊人,就算他真能把交完税的遗产弄回来,也绝不会随意大肆挥霍。

第二天一早,杨明照旧往磨石厂赶,受前世看过的那些赌石小说影响,他总盼着能亲手解出块高种水料子,实实在在过把瘾。可一上午忙下来,机器轰鸣声里碎料堆了不少,像样的高品质翡翠却连影子都没见着。

刘青林今天带了两本书过来。一本是《宝石地质学》,典型的地质类专业书,里面虽讲了翡翠原石的矿物构成、缅甸矿带这些门道,但鉴定内容多是理论,实打实看料技巧少得可怜。

另一本《玉石雕刻工艺》稍好些,总算提了提翡翠原石的“皮壳”“松花”之类的外观特征,可真要论系统的鉴定法子,又显得零碎不全。

杨明接过来翻了几页,索性照着书里那点零散的说法,蹲在原石堆里挑拣起来。

刘青林在旁边看着,搭话道:“我特意问了南方的朋友,这翡翠原石的鉴定门道,大多是行业里师徒口耳相传,要么就是外贸公司内部培训资料里藏着真东西。一般人没这门路,想摸透根本没可能……”

杨明没顾上搭话,一门心思照着书里那点零散介绍挑选原石。他先摸皮壳看质感,再顺着纹路找“松花”,还得仔细打量有没有藏着裂绺。没多大工夫,还真让他挑出三块个头不小的料子。

他抱起其中一块,笑着冲程国栋摆手:“你歇会儿,这块我来解。”

程国栋乐呵呵侧身让开,顺手帮着把原石固定在解石机上,指着侧面提醒:“老板,这第一刀得‘保大’,您从这素面侧下刀最稳妥。”

这话杨明自然清楚。解翡翠原石第一刀叫“开蒙刀”,行内规矩就是“保大优先、试险次之”,最怕的就是一刀切废整块料。

懂行的人,从不会盲目下刀,先把皮壳上的“松花”“蟒带”“癣”都瞧得明明白白,但凡皮壳有出绿的迹象,肯定绕着这些地方走,专挑没表现的素面或瑕疵多的部位动手,就是怕伤了里头可能藏着的绿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