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孙山标新立异,博出位(2 / 2)
不用想,肯定是积极按时交税的下属,如果能多交税更喜欢。
多交税那是不可能,但做第一个纳税人,孙山还是做到的。
争取在刘知府跟前落下好印象,晋升的评优,全靠刘知府了。
以往王县丞肯定消极怠工,毕竟催税比蜀道还难,今年不一样了,百姓相当地合作,要是不合作,就不给购买肥料。
嘿嘿,有“尚方宝剑”在手,催税也变得简单多了。
立即应声道:“大人,今晚下官就算熬夜,也把粮税计算出来,大人请放心,只给我两日,保管完成赋税征收检验。”
这样的速度,孙山非常满意,点了点头:“行,希望两日后能给到账目。”
接着又说:“账目一到,就安排递运所把粮税运到辰州府,早一日把粮税交上去,早一日安心。”
众人齐声喊道:“是,大人。”
孙山给张师爷投去一个眼神。
张师爷秒懂,站起来,拱了拱手,把一份表格贴到墙的正中央。
众人齐刷刷地看过去。
吴主薄不懂就问:“大人,这是什么?”
一格一格的,究竟是什么?
夏典吏睁大眼睛,这不,就看到自己的名字了,疑惑地问:“大人,为什么下属的名字在上面?”
这么一说,众人齐刷刷地看过去。
不仅夏典吏的名字在上面,孙山的名字也在上面。
梁巡检一目十行,虽然是横着写的名字,但也看得出衙门大部分官吏的名字在上面,不解地问:“大人,这是?”
名字旁边还有一些符号,啥意思?
张师爷拱了拱手,一一给众人解释:“各位大人,这是值班表。谁值班,谁加班,一目了然。”
顿了顿,继续解说:“比如这里是孙大人的名字,旁边的符号,就是孙大人上值的天数,再旁边是孙大人加班的天数。”
所谓的符号,其实是阿拉伯数字。
孙山看到汉字写的数字,实在头疼,再也忍不住,决定推广阿拉伯数字。
这么清晰明了,又比划少的数字,不推广实在对不起是个胎穿的。
其实阿拉伯数字早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传入,只是一直没有在生活中被利用。
只在通商口岸或者教会中小范围流传。
广州身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孙山还真在外国人那里见过。
以前不敢用,现在不一样,身为百里侯,整个沅陆县都听他的,完全可以推广。
至于成功还是失败,以后再说,起码现在能看得舒展一些。
张师爷这么那么地给众人讲解阿拉伯数字,认真地说:“各位,这是从大食传来的文字,代表的是空筹到九的意思。我们家大人时常到广州府口岸,见过不少来自大食的番人,也和他们探讨学问。”
张师爷这么那么地给众人讲述阿拉伯数字。
只不过王县丞这些人都是大学渣,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张师爷讲什么。
甚至认为孙山标新立异,博出位。
张师爷&孙山:.......
解释是不能解释的,只能下达命令,让他们强记下来。
要是记不住,扣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