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7章 启点之秘(1 / 2)
无光之海的海水粘稠如墨,每一滴都重若千钧。
林默踏入海中的刹那,三色星核骤然收缩,在体表形成一层薄膜。
海水与薄膜接触时发出“嗤嗤”的腐蚀声,冒出缕缕青烟。
眉心的银花印记微微发烫,为他指引着启点的方向。
下潜百丈后,光线完全消失。
绝对的黑暗中,连神识都被压制在体表三寸。
唯有左眼的银芒能穿透些许黑暗,隐约看到下方缓缓旋转的巨型漩涡。
那就是启点的入口,直径超过百里的黑洞无声地吞噬着一切。
“咕噜——”一串气泡从林默嘴角溢出。
他惊讶地发现,这片海域竟然没有半点生命迹象。
没有鱼群,没有水草,甚至连浮游生物都不存在,只有永恒的死寂。
下潜到千丈深度时,压力已经足以碾碎精钢。
三色星核的防护膜不断凹陷,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
林默不得不放缓速度,让星核适应这种压力。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漩涡边缘突然伸出无数透明触手,速度快得惊人。
林默仓促闪避,仍被一条触手擦过左肩。
剧痛瞬间蔓延,被触碰到的地方竟然开始“褪色”。
皮肤、肌肉、骨骼依次变得透明,像是要融入这片海水!
林默当机立断,右手并指如刀,将左肩褪色的部分整个削去!
暗金血液在海水中晕开,很快被漩涡吞噬。
那些触手似乎闻到了血腥味,攻击更加疯狂。
长枪在水中划出一道银线,将最近的几条触手斩断。
断肢扭曲着消散,但更多的触手从漩涡中涌出。
林默意识到这样下去没完没了,索性不再纠缠,全力冲向漩涡中心!
“轰——”
进入漩涡的瞬间,时空好似被拉长了。
林默感到自己在不断下坠,却又像在上升。
有时觉得自己已经坠落千年,有时又好像只过了一瞬。
这种错乱感让星核都开始不稳定,表面的裂痕再次扩大。
当眩晕感达到顶点时,一切突然静止。
林默发现自己站在一片银色沙滩上。
头顶没有天空,只有不断流动的混沌色雾霭。
面前是一片平静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却看不到自己的倒影。
“这就是启点?”
林默的声音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波纹,缓缓扩散开去。
更奇怪的是,这些声波在触及湖面时竟然凝结成实体,像一片片水晶花瓣漂浮在水面上。
“哗啦——”
湖水突然分开,一条由星光铺就的道路从湖底升起。
道路尽头是一座水晶亭,亭中坐着个模糊的身影。
林默握紧了长枪,踏上星路。
每一步落下,都有细碎的星光从脚底溅起,在空气中留下久久不散的轨迹。
当走到一半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脚步越来越重。
不是身体上的沉重,而是记忆的重量。
记忆具现成金色的锁链,缠绕在他四肢上。
“放下过去,方能前行。”亭中的身影开口,声音非男非女,像是千万人同时低语。
林默冷笑,长枪横扫,将记忆锁链尽数斩断。
“我的过去,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
继续前行,这次是未来的幻象。
他看到自己站在法则之海上空,手持长枪刺入天道核心。
还看到月朵在星光下重聚灵体,笑靥如花。
更看到人间界山河破碎,又在新秩序下重生......
这些幻象比记忆锁链更难挣脱,直指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恐惧。
林默的脚步开始迟疑,胸口的星核忽明忽暗。
“未来虚妄,唯有当下。”亭中人的声音再次响起。
林默闭上眼,三色星核急速旋转,将那些幻象统统碾碎。
当他重新睁眼时,已经站在水晶亭前。
亭中坐着个由星光组成的人形,没有五官,只有不断流动的星辉。
它面前摆着一局残棋,棋盘上的棋子都是缩小的星辰。
“坐。”星光人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林默没有动,长枪尖直指对方眉心:“你是看守了?”
“算是吧。”星光人落下一子,棋盘上顿时有一颗星辰熄灭,“我也是囚徒。”
林默这才注意到,星光人的四肢都连着半透明的锁链,另一端没入虚空。
上面刻满了天道符文,随着星光人的动作发出细微的铮鸣。
“我等了很久。”星光人抬起头,虽然没有眼睛,但林默能感觉到它在看自己胸口的星核,“你想杀死天道?”
“是。”
“为什么?”
林默枪尖微抬:“它要杀我,我便杀它,就这么简单。”
星光人突然笑了,声音像碎玻璃在摩擦:“有意思”
“十二个纪元来,所有找到启点的人,要么是为了长生,要么是为了力量。”
“你是第一个把复仇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的。”
它推了推棋盘:“陪我下完这局,我就告诉你方法。”
林默扫了一眼棋局。
黑白双子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合星辰运转的轨迹。
更诡异的是,每当一颗棋子移动,他就能感觉到外界某处相应的星辰改变了位置。
“这是......”
“真实世界的投影。”星光人落下一枚黑子,人间界某处顿时山崩地裂,“天道与众生对弈,我负责记录。”
林默沉思片刻,突然将长枪插在棋盘中央!
枪身的三色纹路大亮,整局棋瞬间被打乱。
星光人猛地站起,锁链哗啦作响。
“你——”
“我不是来下棋的。”林默冷冷道,“告诉我杀死天道的方法,否则我毁了这启点。”
星光人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声中,它的形体不断变化,最终定格成一个林默熟悉的身影,月朵的模样!
“方法很简单。”它用月朵的声音说道,“用破坏法则之海的核心,但代价是......”
抬手指了指林默的胸口:“你会死,真正的死亡,连第九噬的本源都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