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2010:我垄断了全球经济 > 第4160章 数据滥用之殇

第4160章 数据滥用之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不会管你做什么,我也不会干涉你们之间的事情。”彼得·蒂尔意味深长的道,“只要别把脸书搞垮,就算有些变化我也能接受,但我还是那句话,不要指望我来推动这些变化,我也不认为你能成功!”

尽管没能说服彼得·蒂尔,李睿也不是毫无收获,他从这位硅谷巨头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那种对欲望的克制和对事物本质的敏锐洞察力,既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对人性洞悉之后的自然反应。

不知是否是马克·安德森的行动让扎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翌日脸书终于打破了沉默,自数据泄漏事件之后首次进行了回应。

在这份公开声明中,扎克承认在用户数据保护方面犯下错误,并称公司有责任保护好用户的数据。他还在声明中保证类似事件在今后不再发生,并提出多项应对措施。

这份致歉声明出现在多家主流报刊之上,财大气粗的脸书包下了整个版面来刊登声明,倒也算是比较诚恳的危机公关,尤其是跟铧国某些企业遇到危机时的狗屁倒灶公关行为比起来,简直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这样的道歉无法平息公众的愤怒,“删除脸书”行动依然在不断发酵当中,股票也持续走低,市值蒸发超过了500亿镁元。

不少官方机构也站出来,宣布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

镁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马萨诸塞州总检察官、鹰国数据保护机构、鹰国选举委员会等机构,镁国众议院,鹰国下议院都纷纷向脸书提出质询,要求脸书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

就在这时候,《纽约时报》又来了一个火上浇油,爆出了脸书对于用户数据的滥用。

【根据记者的调查显示,在脸书内部,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从来都不是它的第一要务。扎克一直以来想要推动建造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网络社区,这本身就和个人数据的保护相悖。早在2007年,扎克在第一届脸书开发者大会上发言时就曾说要把脸书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台,世界上所有开发者都可以在该平台上开发应用,数据开放正是脸书开放平台的第一步。】

【脸书打造了一个名为“开放图谱(OpenGraph)”的计划,它允许第三方在遵守《开放平台政策》的情况下,使用“开放应用编程接口(OpenAPI)”获取脸书用户的数据。在2014年,脸书更新其平台架构之前,OpenAPI允许开发者获取用户信息,并获取用户好友的爱好、伴侣关系、性别、学历、信仰,社交圈和工作经历等数据。】

【成千上万的应用开发者,比如著名的陌生人约会软件Tder,线上游戏应用平台FarVille……甚至是侯塞2012年的竞选团队都从脸书上获取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脸书无法监测每个第三方应用对数据做了什么,这也使用户隐私的保护愈发困难。】

【剑桥分析公司获得的数据与其说是“窃取”,不如说是合法获得,理论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通过脸书的API获得大量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近期参加的活动、兴趣、打卡地点、照片、宗教、政治派别、婚恋状态等,都来自脸书平台上已有的信息,而不是通过系统漏洞或黑客盗取而获得的。虽然目前被爆料的只有剑桥分析公司,但同样的数据泄露事件还可能发生在进驻脸书的任何一个程序里。】

【脸书为何要如此滥用用户数据?原因很简单,脸书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广告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它的营收为129.72亿镁元,其中来自广告业务的营收为127.79亿镁元,占比高达98.51%。而几乎所有广告收益来源的基础,都来自于脸书对用户数据的滥用和分析,他们的做法和剑桥分析公司没有什么不同,通过对用户社交属性和海量数据的分析,精准定位用户的喜好与偏向,推销更适合的商品和服务,以此来创造巨额的广告收入。】

【归根结底,脸书上的每一个用户都被当作了商品一样,被脸书卖给了广告商,而被售卖的人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在脸书上分享的一切,殊不知自己在脸书眼中,跟一罐胡椒博士或者一袋墨西哥玉米片没什么区别!】

报道一出,再掀风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