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电影只是托词,生意才是目的(2 / 2)
古旋风也坦言:“韩国市场充满活力,但也充满竞争。奈飞必须持续创新,才能真正扎根于此。”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代表与奈飞亚太区高管也频频会面。
奈飞高管更是赞扬道:“韩国电影的艺术爆发力与工业化成熟度令人惊叹,而奈飞的全球分发网络能将这种能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2017年《玉子》与《恶鬼》的成功,已证明韩国导演奉俊昊、金知云等人与奈飞的合作潜力。
双方合作核心议程,是奈飞与、Showbox等本土制片方探讨联合制作模式。
这就是古旋风提出“本土故事,全球表达”的合作框架构想,即由韩国团队主导创意,奈飞提供技术标准与市场资源,而好莱坞则贡献类型片叙事经验。
2015年进入韩国市场后,其订阅人数年均增长47%,但本土内容占比不足15%。
相比之下,韩国院线年产量超200部,且犯罪、惊悚类型片在国际电影节屡获青睐。
古旋风带来的不仅是好莱坞的光环,更有一套经过验证的工业化方法论。
“阶级寓言能穿透语言障碍,是因为视听语言具有普世性,奈飞的算法显示,非线性叙事和道德模糊角色正成为全球观众‘新通用语。”
这番话直指奈飞的核心战略,用数据解码文化差异,再用资本弥合制作差距。
随后合作细节的谈判将在江南区的奈飞创新中心展开。
韩国方坚持保留“导演剪辑权”和本土演员优先选用条款,而奈飞团队则提出引入虚拟制片技术以压缩后期周期。
“《鱿鱼游戏》的爆红证明韩国不缺创意,但我们需要将单部剧集的平均制作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奈飞全球内容总监萨拉·史密斯在视频连线中补充。
争议最终在“实验性项目”上达成妥协,双方将共同开发一部科幻剧集《汉江纪元》,由韩国导演朴赞郁执导,预算1.2亿美元。
该项目采用“双版本”策略,奈飞国际版侧重动作奇观,韩国院线版则保留更多社会隐喻,这种“一鱼两吃”的模式,被视为流媒体与传统影业和解的范本,亚洲贡献原生Ip,而流媒体巨头成为价值放大器。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电影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韩国电影已经不是本土自娱自乐的娱乐商品,而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精良制作,也许资金上还受到限制,但其内容叙事,已经相当成熟和极具创新力。
古旋风在与韩国几位导演交流过后,也感觉到他们极具全球野心,他们并不排斥任何一种尝试,这或许与他们民族性格有关。
“很多时候,他们都在极力表达自己,就是想获得认可,”古旋风在早餐桌上,向两位不是很理想的听众,表达自己这两天与韩国各界交流的感受。
伊万卡嗯哼一声,表示赞同,古依依的眼珠子一直对韩国包菜保持警惕,并不关心爸爸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