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 / 2)
2019年5月14日,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再次成为全球电影界的焦点。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如期而至,这座海滨小镇在阳光与海风的映衬下,将迎来了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媒体和影迷。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戛纳不仅是艺术电影的殿堂,更是行业趋势的风向标。而本届电影节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便是由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领衔的九位评审团成员的正式公布。
作为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伊纳里图的入选可谓众望所归。他的电影以深刻的叙事、精湛的视听语言和对人性的犀利剖析闻名。此次担任评审团主席,他不仅代表着拉美电影的最高水准,更象征着戛纳对作者电影的坚守。在新闻发布会上,伊纳里图表示:“戛纳始终是电影艺术的灯塔,而我们的责任是以开放的心态去发现那些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
本届评审团的构成延续了戛纳一贯的国际化与多样性原则,九位成员涵盖导演、演员、编剧等多个领域,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与广泛代表性。
1.艾丽·范宁,美国演员。
年仅21岁的范宁已是戛纳的常客,她以《霓虹恶魔》《鬼魅浮生》等作品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演技深度。作为评审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她的加入象征着新生代电影人的声音。
2.麦穆娜·恩迪亚耶,布基纳法索演员、导演。
非洲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恩迪亚耶的作品聚焦社会议题,曾凭借《瓦加杜古》获得国际关注。她的入选彰显了戛纳对非洲电影的持续支持。
3.罗宾·坎皮略,法国导演、编剧。
2017年金棕榈奖得主(《每分钟120击》),坎皮illo对LGbtq+议题和社会运动的深刻描绘使其成为法国当代电影的中坚力量。
4.恩尼斯·萨利姆,黎巴嫩导演。
萨利姆的作品以诗意的影像和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叙事着称,他的视角将为评审团带来中东电影的独特美学。
5.凯莉·雷查德,美国导演。
独立电影界的标志性人物,雷查德的《温蒂和露茜》《第一头牛》等作品以极简风格探讨美国社会的边缘群体。
6.阿莉切·罗尔瓦赫尔,意大利导演。
2018年凭借《幸福的拉扎罗》获得戛纳最佳剧本奖,罗尔瓦赫尔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为欧洲艺术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
7.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波兰导演。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修女艾达》和《冷战》的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的黑白影像美学与历史反思使其成为东欧电影的领军者。
8.尤里·贝科夫,俄罗斯导演。
以《危楼愚夫》等社会批判电影闻名,贝科夫的加入为评审团带来了俄罗斯电影的现实主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