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又加订单了(2 / 2)
石碾边靠着一把扫帚,大舅提起来就舞,吓的二舅两条腿扑腾出残影,跑的飞快,嘴上也没闲着。
“娘你看大哥!哪儿有一点儿当大哥的样儿!这是把我当驴收拾呢!”二舅忍不住向母亲告状,收到的回应却只有嘲笑。
于老太坐在女婿为她量身定制的躺椅上,身上盖着棉被,嘴里磕着刚出锅的炒瓜子,看着院子里耍宝的两个儿子乐的嘎嘎笑。
到她这个年纪,身子骨还算硬朗,子女和睦,儿孙也都有出息,实在没什么可烦恼的。
说句晦气话,就是明儿死了这辈子也值。
血缘亲情说起来也怪,住在大溪沟村的这几天,老于一家谁也没觉得别扭,就好像回到了自己另一个家似的,相处自然、和谐。
“这房子真不错,啥时候攒够钱咱也盖个一模一样儿的,孩子们都大了,眼看就要住不开了。”大舅妈抬头缓了缓挑豆花了的眼,打量老钱家院子的眼神中多有羡慕。
两个妯娌也点头称是,附和着大嫂的话。
过日子无非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眼下实在是倒腾不开,等以后有钱了老于家第一要改善的便是居住环境。
农村人没什么大志向,半辈子辛苦不过是想置两间大瓦房,让子孙后代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老钱家这房子盖起来可惹了不少人红眼,没事儿总有社员上门来看结构,思量着自家啥时候能盖一圈儿同样的房子。
也亏的这边打了个样儿,反响不错,带着李树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除了日常修猪圈、盖牛棚的杂活儿,他这小半年里接了得有四五套农村四合院儿,算是彻底把名气打出去了。
就连团队也壮大起来。
之前就小溪沟村的几个后生跟着李树干,人数始终保持在五六个左右,忙的很了才会多找两个杂工,按天结钱。
自打接下陈庄那边盖牛棚的大单后,李树便有意扩大建筑队规模,在师父邹老大哥帮助下,说服了不少老师傅跟着自己干。
如今人数堪堪突破十五,是远近十几个大队里手艺最精细,人数也最多的民间建筑队,听说盖房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没活儿干的想活儿干,有活儿干的想回家,李树现在是大忙人,往往是匆匆忙忙回来一趟,安生饭也吃不上一顿就又被人请去看地基、算材料。
姥姥一家过来小住,他也只是昨天抽空回来了一趟,送了两瓶牛奶过来,吃了午饭又匆匆忙忙赶去了陈庄,都没留下过夜,可把钱木匠两口子心疼死了。
“吃饭啦!”秦小妹掀开门帘儿往院子里喊了一声又折回灶台上忙活。
家里人多,厨房里坐不下,钱木匠早就打了一张大圆桌摆在晾房里。
听见要放饭了,舅舅们加快手里磨豆的速度,舅妈们则是来到厨房帮忙端菜递碗。
一大盆土豆烧肥肠端上桌,鲜辣的滋味直往鼻子里钻,别的菜都成了陪衬。
钱庆春最好这口,早馋的不行了,拿起筷子就挑了块儿大的塞嘴里,被烫的吱哇乱叫还不忘竖大拇指,“香!就是这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