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心里想的(2 / 2)
然而,东亚联盟方面的要价显然更高。汪长鸣虽然言辞客气,但立场强硬,不仅在技术转让份额上寸步不让,还试图在稀土长期协议价格上维持一个远高于市场新均衡点的水平。更让韩文博心生警惕的是,当他几次将话题引向联盟对英国及GJ会的立场,试探其在此关键问题上的态度时,汪长鸣总是巧妙地避实就虚,或用“需要联盟议会讨论”、“涉及复杂国际关系”等套话搪塞过去,始终不给明确答复。这种模糊和贪婪,让韩文博感到一丝不安。
----------------------------------------------
几天接触下来,东亚联盟的情报部门也得出了初步评估:韩文博本人立场坚定,对冯俊的忠诚度极高,几乎没有策反的可能。他举止得体,言谈谨慎,始终将日月科技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对“乡情牌”反应平淡,完全是一副职业经理人的做派。
然而,他们也并非全无收获。在韩文博庞大的随行团队中,那几位同样有着东亚血统的高级商务代表和技术专家,在接触到“故乡”的人情风貌、听到乡音乡曲时,或多或少流露出了一些超越公务范畴的情感波动。有人在与联盟官员私下交流时,会不经意间提起童年记忆;有人在观看宣传片展现故土风光时,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甚至有人在非正式场合,对冯俊某些“过于激进”的战略流露出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疑虑。这些细微的情绪,虽然远未到背叛的程度,但落在专业的情报人员眼中,已是宝贵的“突破口”。他们认为,通过这些“情感链接”,至少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日月科技内部决策流程、各部门间微妙关系等有价值的情报。
韩文博和随行的光环防卫安保负责人自然也察觉到了这种无形的“情感攻势”和细微的渗透尝试。安保负责人曾低声向韩文博汇报:“老板,对方的小动作不少,主要在打感情牌,目标似乎是几位怀旧的随行人员。”韩文博听后,只是淡淡地回应:“注意警戒,但不必过度反应。人心有波动是正常的,只要不触及底线,还在可控范围。”他相信公司严格的制度和成员的忠诚,但也深知人性复杂。在实质性背叛发生前,他只能保持警惕,无法因噎废食。
---------------------------------------------
当关键的稀土贸易谈判再次陷入僵局时,汪长鸣向韩文博发出了一个特别的邀请:暂时离开喧嚣的魔都,前往东海之上,参观东亚联盟最新建成的、堪称工程奇迹的“蓬莱”号海上移动城市,并在那里进行一场“更轻松、更私密”的非正式会谈。
“蓬莱”号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庞然大物。它由数十个巨型海上浮动平台模块拼合而成,总面积超过十平方公里,宛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小型国家。平台上,融合了最尖端的科技与极致的奢华:有利用温差发电和海水淡化实现能源自给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拥有全球顶级品牌和娱乐设施的超级购物中心与度假村;更有仿照唐宋时期古典园林精心建造的东方花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移步换景,美不胜收。这座海上浮城,既是东亚联盟展示其工程实力和奢靡消费的窗口,也是顶级富豪与权贵的销金窟。
汪长鸣将最后的谈判地点选在这里,用意深远。一方面,极尽奢华的环境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另一方面,这充满东方韵味的“蓬莱”仙境,也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文化暗示”和“舒适区”营造,试图在谈判的最后关头,用这种软性的、难以抗拒的“糖衣炮弹”,瓦解韩文博的心理防线,为东亚联盟争取到更有利的条款,甚至能微妙地影响其对东亚联盟的整体观感。
韩文博接受了邀请。他站在“蓬莱”号最高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海天一线的壮阔景象,脚下是灯火辉煌、宛如梦幻国度的移动城市。海风拂面,带来一丝咸腥的气息。
汪长鸣则是在一旁开口介绍,一边介绍着城市的建设历程,一边不断向韩文博描绘着东亚联盟的未来发展蓝图。“韩总,您看,我们联盟有能力打造出这样先进、美丽的城市。只要我们双方能够深入合作,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汪长鸣试图通过这座海上城市,向韩文博展示东亚联盟的实力,动摇他的谈判立场,为东亚联盟争取更多的利益。
韩文博静静地听着汪长鸣的介绍,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却十分清楚。这座看似奢华美丽的海上城市,背后隐藏着东亚联盟的巨大图谋。他们希望通过展示实力,让自己在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甚至可能想通过这座城市,影响冯俊的决策,改变当前的战略格局。
--------------------------------------------------
(盛大的欢迎掩盖不住试探与算计,真诚的谈判化解不了贪婪与猜忌。韩文博的魔都之行,在鲜花与掌声之下,已是暗流汹涌,杀机四伏。和平的愿景,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显得如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