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就三千,还大军呢(2 / 2)
不过,刘轩还是想从阿卜杜勒口中了解更多细节,便接着问道:“那你们这个叫什么山王国的,大概有多少军队?”
阿卜杜勒的脸色微微一红,有些尴尬地说道:“陛下,我们山王国原本有三千大军。这三千人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精挑细选的勇士,平日里训练有素,战斗力也不容小觑。然而,如今这三千大军都被哈曼那个叛徒控制了,他们都听哈曼的指挥,根本不把我这个正统王子放在眼里。”
刘轩听到“三千大军”这个词,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小声嘀咕道:“就三千,还大军呢。”
这声音虽小,但在寂静的宫殿中,还是被阿卜杜勒隐隐约约听到了。
阿卜杜勒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充满了羞愧和不安,低着头,不敢看刘轩的眼睛。
刘轩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然后对阿卜杜勒说道:“好了,朕知道了。你也别太在意,朕并非嘲笑你们山王国的兵力。西域局势复杂,各国有各国的难处。你先回去休息吧,后面朕会让人找你的。”
阿卜杜勒怀着满心的忐忑与期待,缓缓退出了宫殿,脚步沉重而迟缓,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山王国的命运与自己的复仇希望。
待阿卜杜勒出去之后,一直沉默站在一旁的荀彧,眉头紧锁,神色忧虑,上前一步,恭敬地开口说道:“陛下,真的准备管这个山王国的事情吗?”
刘轩正坐在龙椅上,微微眯着眼睛,似乎还在思索着西域之事。
听到荀彧的话,缓缓睁开双眼,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地说道:“朕有这个想法。”
一听这话,荀彧心中“咯噔”一下,顿时有些急了。
心里暗自叫苦:“真的是想什么就来什么,陛下怎么突然就对这西域之事起了心思。”
只见荀彧连忙拱手,语气急切地劝道:“陛下啊,如今我们大汉已经处于三线作战的艰难局面了。先是有马超将军率军去了草原自治州,去教训那扶余国。后有孙策将军率领海军去了占婆,只为获取那珍贵的橡胶资源,海上风浪变幻莫测,又面临着占婆当地势力的抵抗,困难重重。再者就是吕布将军率军收复各州。朝廷的负担已经到了极限,国库已经没有多少钱了,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现在要是再派军去西域,恐怕真的会……”
荀彧说到这里,脸上满是担忧之色,欲言又止。
刘轩自然知道荀彧的意思,他太了解这位心腹谋士了,荀彧一心为大汉着想,对朝廷的每一项决策都慎之又慎。
刘轩还不等荀彧把话说完,就轻轻抬手,打断了荀彧的话,微笑着说道:“你先别急,听朕说完。”
闻言,荀彧微微一怔,心中虽有诸多担忧,但还是强忍着没有再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竖起耳朵,想要听听刘轩究竟能说出什么理由来。
只见刘轩站起身来,在宫殿中缓缓踱步,目光坚定而深邃,缓缓开口说道:“西域,乃是我大汉重要的贸易线路,这条线路承载着无数的财富与机遇,对我大汉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不得有失。然而,我们对西域了解得太少了,西域各国的情况、风土人情、政治格局,我们都知之甚少。因此,朕想着就先帮助阿卜杜勒,夺回王位。一旦他成功复位,我们便可以让这个山王国成为我大汉对外贸易的一个据点。这样一来,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山王国打探收集西域各方的情报,了解各国的动态,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商人的歇脚处,为往来西域的商人提供便利,促进贸易往来。总归对我们大汉来说,都是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