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回乡(七)(2 / 2)
一时之间,真武庙前硝烟弥漫,比过年还热闹。
跟在郑虎身旁,骑在马上,身着天青实地纱道袍的郑虤瞅了眼迎过来的朱千户,见对方神色没有不妥,这才安心。待家仆勒住马,立刻跳了下来,凑到郑虎臣马前抓住缰绳。瞅着对方下马后,才把缰绳交给旁人,然后与众人一同挤到不远处的花轿前。郑虎臣不等女官开口,朝着对方拱拱手,凑到轿门旁“娘子?”
“爵主?”轿门内传出郑虎臣熟悉的声音,他立刻放心,乐呵呵的让到一旁。待轿中一道优美身影走出来后,接过了女官递过来的喜绸。
站在近前的朱千户,瞅着一对新人在郑虤、孙家亲族簇拥下走进真武庙,神色古怪。刚刚那番情景,仿佛去年再现。可五郎是怕人偷了太太,爵主这又是为何呢?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天眷有德,世泽绵长,凡先世积庆之隆,必膺显秩以彰其美。闻喜伯郑虎祖父郑福,承先启后,孝友睦族,积厚流光,敦德尚义,克勤克俭;祖母尉氏,光昭阃仪,柔嘉维则。父郑实,秉心端恪,教子成材,忠孝两全;母安氏,贞静含章,训迪有方,母仪足式;妻白氏,勤俭持家,懿德可风;继妻孙氏,秉性贞淑,慈惠内助,德配君子。尔等潜德幽光,垂裕后昆,宜加追崇,用昭宠渥。
兹特赠尔祖父郑福为闻喜伯;父郑实为闻喜伯,母安氏为闻喜伯太夫人,妻白氏为闻喜伯夫人。
诰封尔祖母尉氏为闻喜伯太夫人;继妻孙氏为闻喜伯夫人。
呜呼!纶綍褒崇,非惟酬既往之勋,亦以励将来之劝。泉壤有知,歆承休命。钦哉!”中官抑扬顿挫的宣读手中圣旨。
跪在堂下众人神态各异,十七奶奶静静听着片刻后就发现了不同。当年郑家恢复名誉,她虽然不在场,却听亲达达讲过,老太太可是得了三道圣旨。如今全家的封赠却都合在了一道诏书上,果然是新标朝新气象。
“臣妇郑门孙氏谢恩。”盖头之下的孙莲压抑住喜悦,熟练的领旨谢恩。从这一刻起,她又恢复了身份,成为了伯爵夫人。
一旁的郑虎臣扶起媳妇,不动声色的握住了对方的手。有些凉,有些潮,看来夫人确实委屈了。
待礼成之后众人簇拥一对新人走出真武庙,郑虎臣先扶着孙莲坐进喜轿,自个才上了马。又燃放一阵炮仗后,鼓乐齐鸣,迎亲队伍向苏州胡同走去。虽然有不走回头路的规矩,却因不用如同去年郑直般,绕城一周,故而路上并不赶。每到一处休息地点,迎亲队伍都要歇好长一段功夫。
只是每次队伍启程,闻喜伯都要在上马前,走到喜轿旁问一声。旁人不明所以,甚至以为这是真定的习俗。可是朱千户,刘六,刘七,朱总旗几人却大眼瞪小眼,越看越糊涂。只能是将洁身自好的闻喜伯归为自个东家一路人,才讲得通。不过听人讲,爵主家中一共只有四位妾室,这一点就比不上东家了。
磨磨蹭蹭,傍晚时分,迎亲队伍回到了焕然一新的闻喜伯第外。早就等着的一众亲朋,立刻簇拥着一对新人进了门。因为不用再观礼,众人直接入席。不同于去年,郑家逼仄,在郑伟夫妇安排下,男宾都在苏州胡同的伯爵第,女宾则直接在老太太所在的芝麻巷左郑第下车用饭。
三太太今个儿是‘强撑’着身子去观礼的,回来后就直接去了东郑第。打发人给老太太告了假,讲身子乏不来了。老太太自然不会多想,还打发秦嬷嬷带着绕梁特意送去一桌素斋。
作为郑家真正耀眼的明珠,十七奶奶自然不能再躲出去。陪着六太太,坐到了老太太身旁与毕伯母,汤娘子婆媳,安家舅母,开平忠武王后人常太太,宁河武顺王后人邓太太,岐阳武靖王后人李太太等人叙话。只是没一会,就被二奶奶请去与白太太、石太太、边太太,程太太,孙娘子,谢娘子等一众受邀前来观礼的文官女眷同桌。
自从二月的时候传出郑直有可能是真的被冤枉,之前疏远郑家的人就又冒了出来,比如有一段日子没见过的姜娘子。对此,十奶奶与十二奶奶少有的达成一致,理她作甚。而十七奶奶和六太太却劝犹豫不决的三太太,得饶人处且饶人。很简单,如今郑直根基浅薄,哪怕多一个人摇旗呐喊,也是好的。故而,九奶奶与八奶奶就有了用武之地。
十奶奶也不得闲,按照事先的安排,坐到了来贺的京师勋贵一侧。不晓得为何,这次不光英国公的嫡次媳何氏,成国公夫人张氏来了,就连当今太皇太后的亲侄孙瑞安侯勋卫王桥的娘子马氏也来了。
万幸张皇亲一家如今风雨飘摇,只是派人送来了礼物,没有来观礼,否则就热闹了。谁不晓得,如今皇爷和太后不亲。不论太后如何逼迫,直到如今,两位国舅的爵位依旧没有着落。相反,皇爷与太皇太后却颇为亲善。这意味着啥,可就耐人寻味了。
二月时,太后千秋节因为国丧停办,谁也看不出个眉眼高低。可上个月,昌国太夫人的寿宴却办的寡淡无味。不但再没了群臣争相拜寿的盛况,听人讲张家亲族还有人闹事。而如今距离太皇太后七月初六的寿辰还有一个多月,皇爷早早的就命光禄寺筹备上了。官场中人都是人精,家中的娘子,哪怕不识字,也大都是有见识的。看来,若是太后死了,张家也就彻底完了。
十二奶奶本性不改,在满院宾客中寻觅半晌,终于瞅见了施大姐和刘桂姐姐妹,不动声色的坐到了二人跟前。好在这一桌坐的同样都是郑家姻亲好友,不过大都是武将女眷。许娘子、锦衣卫的张同知娘子,神武右卫崔指挥的娘子,秦娘子母女等人都在其中。虽然于理不合,并不突兀。
施大姐一扭头,看到了十二奶奶,有些无奈。她已经从母亲口中多多少少听到了这位的逸闻,真是……甚荒唐。眼瞅着对方这几日有事没事往她跟前凑,怎能不心惊。
“十二奶奶,为何不见岑娘子?”许娘子作为姻亲,自然开始帮忙招呼同桌宾客。
“三太太不舒服,家慈和姨妈不放心,就不来了。”十二奶奶有些后悔,莽撞了。毕竟在家里她胡闹有人护着,如今若是冒失了老太太定然不饶。
“怎么不见施娘子和刘娘子?”东边不亮西边亮,汤太太这里实在不顶用,秦娘子就把主意打到了六太太身上。可又够不到人家,于是最近和沈小姨妈走的越发亲近。原本打算趁机叙旧,却不见对方人影。
“家慈被三太太派人请去了。”施大姐立刻解释“许是一会就来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要离开的十二奶奶心中一动,决定不走了。如今三奶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有一件事让她坐立不安,仟哥的婚事。想到这,十二奶奶扭头朝着小心戒备的施大姐露出诡异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