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284章 丁洪涛执着刷墙,吴香梅主动邀约

第1284章 丁洪涛执着刷墙,吴香梅主动邀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笑着说:“丁书记,这个时候你怎么总是想着去刷墙?这刷墙就属于投资,是见不到回报的事情,亏本的买卖嘛。”

丁洪涛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啜了一口,这才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腹部,身子微微向后靠在沙发背上,笑着说道:“朝阳啊,这你就不懂了吧?刷墙,一定程度上来讲,有些形式主义的嫌疑,但是必要的形式还是必要的嘛。”

他伸出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像是在描绘一幅蓝图。“你看啊,整个县城的环境,和其他县区差异不小,脏乱差非常明显,体验感非常不好。外地人来咱们东洪,第一印象就是破旧、脏乱。我们把县城的环境打造好,让人来了之后有焕然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是美化县城的环境嘛,是软实力的体现。现在都讲招商引资,没有一个好的面貌,谁愿意来投资?”

我自然明白,丁洪涛这番话背后另有深意。他早已安排了光明区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来负责“刷墙”这个工程,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在工程款里吃一些回扣。我心里盘算着,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在听。

我沉吟了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沙发扶手,说道:“书记,您的想法我理解啊。改善县城面貌,确实是好事。这样吧,您想干什么,只要是为了县里好,我原则上都支持。但是,”

我刻意顿了顿,目光平和地看着丁洪涛,“这个县政府必须在这件事情上有所参与。这个爱卫会啊,它毕竟是一个协调机构,主要职能是动员和协调卫生工作。协调机构是不能直接管钱的,这不符合财务规定。这笔经费虽然是以他们的名义募集的,但归根结底是群众的捐款,性质特殊。这笔钱必须统筹安排,专款专用。我觉得,必须由县财政设立专门账户,统一管理。钱呀,要交给县财政局,由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需要,严格审核后拨付。这样既能保证资金安全,也能确保把钱用在刀刃上。”

我接着说道,语气变得稍微重了些:“丁书记,李泰峰的教训非常深刻呀。这个时候我们既想干工作,也要保持必要的清醒,坚决不能在这些事情上重蹈覆辙。程序规范,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

丁洪涛听完,脸上笑容收敛了一些,摆摆手,语气带着坚决定调:“朝阳同志,你多虑了啊。我刚才已经解释过,这笔钱,它不属于财政收入,是社会募捐来的,怎么能纳入财政管理呢?财政有财政的规矩,专款专用是没错,但那指的是预算内资金。这笔钱既然是群众自愿捐款,谁发起的就由谁监督,谁花钱就由谁负责。出了问题,县委、县政府就直接找谁问责!没有必要把钱都拿到县政府统一账户上来。这样的话,环节多了,审批慢了,花钱花得不放心,用钱用得太麻烦,反而影响效率。我们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来相信咱们县里的同志,相信爱卫会的同志们能把这件事办好。”

丁洪涛如此坚持,我更加确信了,他就是要在这个“刷墙”工程上坚持到底,而且要牢牢把资金控制在他能影响的范围内。他越是坚持,里面的猫腻,恐怕就越大。

我马上联想到了之前县里申请修路补贴的事情。那笔钱,结果,当时还在市交通局当局长的丁洪涛,利用职权,以“光明区防汛工程更重要,急需改善路网”为由,硬是将这笔钱调整给了他的“老根据地”光明区。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带着点情绪,声音也略微提高了一些:“丁书记啊,说起资金,我倒是想起个事。如果说当初修工业园区公路那笔专项补贴,能顺利拨到咱们东洪县,那县财政现在的压力会小很多啊!特别是那笔钱,足足有五百万。要是有了那五百万,咱们全县把下水道修通也才预算四百多万,还能有所结余,足够拿来刷墙嘛,何必现在还要发动群众捐款,搞得兴师动众的?”

我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丁洪涛,“另外,爱卫会现在测算出来的这个四百万修下水道的预算,到底准确不准确?我心里还真是没底。需要不需要请审计或者住建部门再审核一下?”

丁洪涛脸色微微一沉,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习惯性的大手一挥,笑呵呵地说道:“朝阳同志,此一时彼一时了嘛。当初那笔修路款,市里有市里的通盘考虑。光明区那段路,确实是卡脖子路段,优先解决也是从全市大局出发。至于臧登峰副市长那边,他后来也给我打过电话,算是解释吧,说厅里政策有变化,钱不批了,我还能怎么办?只能服从大局嘛。过去的事就不提了啊,要向前看。”

我只觉得一股火气窝在心里,关键是这笔钱歪打正着,给光明区修了公路,让光明区在今年夏天防汛时,确保了大批防汛物资能够顺利运抵大堤,避免了溃堤风险。为此,市委书记于伟正还在全市防汛总结会上表扬了丁洪涛,说他“有远见,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就是这样,臧登峰那边一拖再拖,还是把我们东洪县的钱拖黄了。这事成了丁洪涛的一笔政绩,却让我们东洪县实实在在吃了亏。

丁洪涛似乎不想再纠缠旧事,继续道:“现在关键是解决眼下的问题。这笔捐款呢,是由爱卫会发起的,属于社会募集资金。他们自己筹来的钱,怎么使用,我看就没有必要完全像监管财政资金那样,管得那么死。可以适当宽泛一些,灵活一些。只要最后,能把下水道修通、修好,能还给县城一个干净的排水排污设施,达到预期效果,顺带把县城的几条主干道美化一下,那就对了嘛!我们作为主要领导,要抓大方向,把握原则,具体操作细节可以放手让

丁洪涛说得似乎理直气壮,冠冕堂皇。我倒一时有些不好再强硬反对了。毕竟,这事儿看起来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爱卫会的文件已经下发,县里其他几位主要领导。

我只是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件事,县里那么多干部,包括很多应该清楚其中资金管理风险和摊派性质的同志,都保持沉默,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没有人主动汇报。

我知道,丁洪涛这个时候有些过分了,明显是想绕过县政府,单独操作这笔资金。但是我清楚,这个时候不能翻脸,任何时候,官场上撕破脸皮也就输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斗而不破,把握好分寸,才是最高境界。硬顶不行,就得想别的办法。

丁洪涛背着手,站起身走到窗前,看了看外面的天空,语气轻松地转换了话题,仿佛刚才讨论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说道:“朝阳啊,这个事就这么定个方向,你心中有数就好。”

我心里暗道:“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啊,怪不得很多地方都会盛传党政领导之间不和睦,这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长此以往,不和睦也是正常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给你沟通一下啊。关于杨伯君同志调任县石油公司总经理的事,我考虑清楚了。觉得这个同志能力不错,年轻有闯劲,在县政府办锻炼了几年,各方面反应都很好,就让他去县石油公司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吧,这也是给他加担子,好好锻炼一下。”

我心里一动。县委书记丁洪涛,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来,要让我的秘书杨伯君到油水相对丰厚的石油公司去当一把手,这明显带着一种交换和安抚的性质。一方面,算是给我一个“甜头”,安抚我对捐款事件可能产生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有示好的意味。

我马上说道:“丁书记,伯君这个同志确实不错,踏实肯干。不过这个事,我看还是不用太急。干部调动,尤其是到企业任职,需要慎重。我具体再问问杨伯君同志个人的想法,看看他本人是否考虑清楚了,愿意离开机关,到企业去工作。毕竟,这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变化都比较大,也得尊重他个人的意愿。”

丁洪涛却坚持道,语气不容商量:“朝阳,我们对年轻干部,一定要爱护,要给他们提供舞台,不能总留在身边。我们一定不能因为某些同志是我们的身边人,就故意限制其发展,那反而会让人说闲话,说我们不放手,耽误了年轻干部的前程。杨伯君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有文化,有基础,年富力强。能够到石油公司去独当一面,虽然有破格提拔的因素在,但这首先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信任和肯定嘛。对他个人成长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看,就这么定了吧,组织部门这边我会让他们抓紧走程序。”

从丁洪涛办公室出来,回到县政府办公室,我心情有些复杂。我拿起内部电话,让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韩俊过来一趟。

韩俊是个谨慎细致的中年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副黑框眼镜,平时话不多,但办事稳妥。他很快过来了,看到我脸色不太好看,小心地关上门,问道:“县长,您有什么吩咐?”

我直接问道:“韩主任,县爱卫会最近是不是在县里面发了一份文件,是关于要求全县各单位各部门进行募捐,用来修建县城下水道的?你知不知道这个事?”

韩俊马上回答道:“县长,这事……我也是昨天才听式文件流转到政府办。”

我追问道:“这份文件没有经过正常的发文程序?怎么会绕过政府办呢?按规矩,县里各部门下发涉及面广的文件,至少要抄送县委办和政府办备案吧?”

韩俊推了推眼镜,解释道:“县长,我问了一下。这份文件是以县爱卫会的名义直接下发的。爱卫会现在脱离了县政府,它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县委领导下的群众性机构。它现在的发文,有时候确实不经过咱们县委办或政府办的统一编号流转。这次的文件,是县爱卫会主任,也就是吕连群同志,直接签发的。我了解了一下,文件直接发到了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并没有按规定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备案。所以……政府办这边才会消息滞后,不知道这个情况。”

我脸色沉了下来,手指敲着桌面:“这件事,他们这是故意绕开政府!组织捐款涉及面这么广,很容易引发问题,甚至可能变成乱摊派。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给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就擅自下发文件,这要引起高度重视啊!”

韩俊面露难色,小声说道:“县长,这件事啊……唉,我估计他们是故意为之。按理说,这种涉文件,至少要抄送县政府办公室,甚至应该上会讨论一下。但爱卫会这次,显然是得到了某种授意,才这么做的。所以,县政府这边才会知道得这么晚。现在,估计很多单位都已经动起来了,钱可能都收了一部分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木已成舟。我现在再去追究吕连群的责任,意义不大,而且他显然只是执行者,背后是丁洪涛的意思。

我沉吟片刻,对韩俊说:“韩主任,既然事情已经出了,追究文件程序问题暂且放一放。但我们要有所应对,不能放任不管。以后啊,像这种可能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的事情,县里的同志,尤其是你们办公室,还是要增加一些政治敏锐性,要及时了解,及时汇报。县里之前是有明文规定的,严禁任何形式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这个口子不能开。”

韩俊点头称是:“县长,我明白了。这次我们疏忽了,信息不灵通。不过,估计很多单位觉得每人捐一两块钱,金额不高,又是以爱国卫生的名义,所以警惕性就不高了,甚至可能觉得是政治任务。”

我心里知道,爱卫会调整干部的会议,是县里四大班子组共同参加的,大家必然以为,县委和政府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才会下文收费,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大家都没有上报。

我说道:“去,找一份文件,我看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