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马香秀余情未了,侯成功视察东洪(2 / 2)
“朝阳!”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似乎在眼眶里打转,“你心里……难道就真的一点都没有我了吗?就连这么一点忙,你都不肯帮?”
我心中警铃大作,正想用力但又不失礼貌地挣脱开,恰巧看到齐晓婷和杨伯君也从餐厅那个方向走了过来,看样子是小两口一起出来躲酒。
齐晓婷杨伯君看到我们拉拉扯扯的情形,明显愣了一下,站在不远处,进退两难。
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手腕一用力,将马香秀的手轻轻但坚定地拉开,同时朝着齐晓婷招了招手,语气尽量平静地喊道:“晓婷,你过来一下。”
齐晓婷赶忙小跑过来,脸上表情有些尴尬,捂着杨伯君的眼说道:“县长,我们啥也没看到。”
我看着齐晓婷滑稽的动作,倒是觉得这俩年轻人,真是……!我清了清嗓子,吩咐道:“伯君啊,马主任喝多了,有点找不到房间。你辛苦一下,务必把马主任安全送回房间休息。”
杨伯君是何等机灵的人,立刻心领神会,推开齐晓婷的手,马上侧身,对马香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语气恭敬地说:“马主任,您的房间在这边,我送您过去。晚上天凉,您小心脚下。”
马香秀看着杨伯君,又看看我,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刚才那股勇气仿佛被抽空了,她低下头,默默松开了手,低声说了句:“……谢谢杨主任。”
我看着他们,对马香秀最后说了一句,语气缓和但界限分明:“香秀啊,什么都别想了,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工作。”
两人走了之后,齐晓婷呆萌的看着我说道:“县长,我们不会被灭口吧!”
我马上笑着说道:“你呀,电视剧看多了还是喝酒喝多了?就是马主任喝多了,找不到房间嘛。”
齐晓婷郑重说道:“县长,你放心,我的意识很清醒,我绝对不会给晓阳秘书长报告!”
我笑了笑说道:“哎,晓婷啊,我和马主任之间什么事都没有,你呀,要说就说啊,我这家里的地位还是有的嘛!”
齐晓婷看着我道:“县长,不错,是个爷们,杨伯君啊,就差这点男子气概!我现在,我现在马上也去送马主任。”
我说道:“不用不用,让伯君去送就是了。”
齐晓婷马上一脸坏笑说道:“哎呀,县长啊,你真是太坏了,这不是真有风言风语,人家也会说是我们家伯君和马主任嘛。”
我心里暗道,这齐晓婷真是完全继承了齐永林啊,这也太聪明了。我确实是担心刚才有人看到,但是杨伯君送齐晓婷回去,就能很好堵住悠悠众口。
看时间差不多了,我打发了齐晓婷,就转身掏出钥匙,打开2号院的院门,走了进去,没有回头。
回到房间,关上门,躺在床上心脏还在不受控制地快速跳动。刚才那一幕,着实有些惊险。但也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参军前和马香秀之间的那些点点滴滴。那时候青春年少,同在安平乡,她是彼此之间确实有过一些朦胧的好感,一起上学、放学,偶尔说说话,在那个闭塞的环境里,也算是一段纯真而美好的回忆。但那时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更多的是少年人情窦初开的躁动和好奇。
后来我参军离开,她似乎也很快嫁了人,彼此就断了联系。再次得知她的消息,已是多年以后,后来知道她婚姻并不幸福,最终离了婚。
时过境迁,造化弄人。如今重逢,她眼神里那份复杂的情愫,让我感到压力,也替她感到些许心酸。但我很清楚,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晓阳,才是我现在和未来唯一珍视和爱恋的人。她的理解、支持,我们之间共同经历的风雨,以及李叔那份沉甸甸的信任,都让我绝不能、也不会在任何事情上含糊。我定了定神,拿起电话,拨通了晓阳的号码……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十月一日,国庆节。按照当时的休假制度,国庆节可以放假两天。九十年代初的县城,庆祝活动远不如后世那般铺张热闹,没有到处悬挂的彩旗,也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大街上看不出太多节日的喧闹气氛,甚至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但因为副市长侯成功的到来,东洪县党政机关的不少干部,这个国庆节注定与“休息”二字无缘。
按照接待方案,由副县长杨明瑞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前到东洪县与市区的交界处迎接侯成功副市长的车队。
九点四十分左右,侯成功副市长的车队准时抵达东洪县工业开发区。坤豪公司复合肥生产线投产仪式的现场,已经布置得井然有序。
会场设在一片平整出来的空地上,背靠着新建成的厂房。用脚手架和木板临时搭起了一个主席台,虽然简陋,但铺上了红色的化纤地毯,显得喜庆。
台前悬挂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上面贴着白色的方块字:“东原市坤豪农业公司复合肥生产线投产仪式”。主席台上没有设桌椅,上面只摆放一个支架麦克风。
主席台下方,是前来参加仪式的人员。坤豪公司的员工穿着统一发放的、略显宽大的蓝色工装,参建单位的工人们则穿着各自的工作服,加上县里各局委、工业开发区的干部代表,大约有三百多人。这些人并非随意站立,而是由开发区和坤豪公司的工作人员提前用石灰粉在地上划好了区域和站位点,因此整个队伍看起来横成行、竖成列,整齐划一,显示出良好的组织性。
在任何时候,大型活动的现场秩序,都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组织动员能力和领导水平。看着眼前这整洁有序、鸦雀无声的队伍,我心里踏实了不少,这第一步,至少场面是撑起来了,显得颇有气势。
离原定十点钟正式开始的仪式还有二十分钟左右。县里在厂区旁边的一间临时办公室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休息室,里面摆了几张从会议室搬来的布艺沙发和木质茶几,茶水、香烟都已备好。我将侯成功副市长和黄修国局长一行引至休息室稍事休息。
侯成功副市长在市里领导中,算是比较严肃的一位。
他坐下后,工作人员立刻端上了热茶。这时,县委招待所派来的两名年轻女服务员,端着不锈钢托盘,送来了几盘切好的西瓜。那西瓜瓤色鲜红,汁水饱满,在九十年代初的十月份,显得格外稀罕。
侯成功看到西瓜,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拿起一块,饶有兴致地端详着,说道:“朝阳县长,这都十月份了,按说西瓜早就下市了吧?这时候还能见到这么新鲜的西瓜,不容易啊!这是你们搞的暖棚里种出来的?”
我连忙笑着回答:“侯市长,您真是行家,一猜就中啊。这就是我们县推广的暖棚延迟栽培技术种出来的西瓜。咱们县的群众,在市农业局的指导下,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把西瓜的成熟期错开,分成十月上旬、中旬、下旬好几个批次上市,正好填补了这个季节的市场空白。”
侯成功点点头,咬了一口西瓜,细细品了品,赞叹道:“嗯!甜!真甜!汁水也足,口感一点不比盛夏的西瓜差,甚至感觉甜味更醇厚一些。不错,真不错!”他吃完一块,点了点头。
我见状,又拿起一块递过去:“侯市长,您再尝尝这块,这块看起来更沙一些。”
侯成功摆摆手,从裤兜里掏出一块灰色手帕,擦了擦嘴角,笑着说:“不了不了,好东西也不能贪多。我们这年纪,得注意点,糖分太高了。朝阳啊,你们这个暖棚西瓜,是个好项目,有特色啊。”
我顺势接过话头,语气诚恳地汇报:“侯市长,这西瓜好是好,但有个难题,就是储存期短。现在顶多能放个十天半个月。所以啊,如果能配套建设一个像样的专业冷库,把储存时间延长到一两个月,那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在春节前后把这反季节西瓜推向市场,那时候的价格和效益,可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昨天我向您汇报的那个冷库项目,对我们东洪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真是至关重要啊。”
侯成功指着我,哈哈笑了起来,对旁边的市农业局局长黄修国说:“老黄,你看看,这个李朝阳,请我来参加投产仪式是假,这是变着法儿地又跟我提冷库项目,将我的军呐!”
我赶紧赔笑说:“侯市长,看您说的,我哪敢将您的军。坤豪公司投产是大事,冷库项目是未来的希望,这都是我们东洪县眼下最要紧的工作,都盼着市里能支持。这叫好事成双嘛!”
侯成功收敛了笑容,但语气依然温和:“好了,朝阳啊,你的心情啊我理解。具体项目的事情,还是要按程序来。下来之后,市里会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论证,统筹考虑各县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可行性。你放心,只要项目确实好,符合政策,市里一定会支持。”他转头对黄修国说,“修国局长,回头你们农业局要重点跟进一下这个事。”
黄修国连忙点头称是。
侯成功又开玩笑地说:“不过朝阳,你这西瓜可不能白让我们吃啊。黄局长,回头走的时候,让东洪县给我们车上装几个,带回去放到机关食堂,也让市里的同志们尝尝鲜,给他们看看咱们东原农业的新成果嘛!”
气氛在轻松的说笑中变得融洽。十点整,韩俊前来请示,仪式即将开始。侯成功副市长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主席台。常务副县长曹伟兵主持仪式。按照既定程序,先是由坤豪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情况,然后是我代表东洪县委、县政府致辞,对市里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项目投产后的前景提出期望。
最后,曹伟兵高声宣布:“指示,并宣布项目正式投产!”
台下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三百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主席台中央。侯成功副市长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向前迈了几步,走到麦克风前站定。他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目光沉稳地缓缓扫视了一圈台下的干部和工人群众,然后向着台下方向,微微鞠了一躬。这个动作幅度不大,却显得格外谦和、稳重,瞬间拉近了与台下众人的距离,掌声也随之变得更加热烈。
待掌声稍歇,侯成功才凑近麦克风,他没有拿讲稿,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会场,清晰而有力:“各位同志,工友们:今天,我很高兴来到东洪县,参加坤豪农业公司复合肥生产线的投产仪式。首先,我代表东原市委、东原市人民政府,对生产线的顺利投产,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建设者、生产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简短的致辞,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祝贺和问候。他略作停顿,然后提高了音量,用更加庄重的语气宣布:“现在,我宣布:东原市坤豪农业公司复合肥生产线,正式——投产!”
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落下,早已准备在会场一侧的鞭炮立刻被点燃,顿时“噼里啪啦”地炸响起来,红色的纸屑四处飞扬,浓郁的硝烟味弥漫在空气中。与此同时,几只绑着红色条幅的彩色氢气球也被放飞,缓缓升上秋日湛蓝的天空。台下,掌声再次如同潮水般涌起,经久不息。整个会场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热烈而庄重,象征着东洪县在农资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仪式的主要环节结束后,一行人簇拥着侯成功副市长,走向旁边的生产车间。车间高大宽敞,刚刚投产的生产线正在试运行,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巨大的反应釜、蜿蜒的管道、传送带构成了一幅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图景。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神情专注。
侯成功戴着白色安全帽,饶有兴致地沿着预留的安全通道边走边看,不时停下来询问一些技术细节。坤豪公司的毕瑞豪和技术人员在一旁详细讲解。
看着原料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最终变成一颗颗灰白色的复合肥颗粒,从出料口倾泻而下,被自动包装机封装进印有“坤豪”字样的编织袋中,侯成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工作人员将一袋刚刚封装好的、还带着余温的复合肥样品搬到侯成功面前。他弯腰用手捏起一小撮肥料,在指尖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点头说道:“不错,颗粒均匀,色泽正。好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含金量,在今天看来,是越来越足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他直起身,对陪同在身边的我和县里几位干部,语气深沉地说道:“咱们国家,咱们东原地区,老百姓能吃饱饭,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好政策是基础,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但化肥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足够的、好的化肥,光有政策,产量也上不去,温饱问题就难以彻底解决。你们东洪县,能够立足本地,克服困难,建成这条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复合肥生产线,实现自主生产,保障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农资供应,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大好事啊!”
我们都认真听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侯成功看到我们虽然表情恭敬,但或许对他这番“老生常谈”并未有太深刻的触动,他脸上露出一种略带神秘的笑容,说道:“哎呀,看你们的表情,是不是觉得我这话有点空?或者觉得,生产个化肥,虽然重要,但技术含量也就那么回事?”
不等我们回答,他随手拍了拍身边那袋化肥的编织袋外包装,说道:“那我给你们举个更直观的例子。你们猜猜,就我手底下按着的这个,最普通不过的化肥编织袋,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能完全靠自己造出来?”
这个问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个编织袋?这有什么技术含量?大家面面相觑,这种陌生领域的问题,我自然不会回答,曹伟兵憨笑着猜测:“几十个总该有吧?”
侯成功摇了摇头,伸出双手,正反翻了一下:“不超过五个。”
看到我们脸上露出的惊讶和将信将疑的神色,侯成功笑了起来,带着一种知识上的优越感和分享的乐趣:“不相信?我告诉你们,我还真不是信口开河啊。我大学是学化学工业的,后来也一直在工业系统工作,对这个还算了解。这种聚丙烯编织袋,看着简单,但它考验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袋子的缝制技术。它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地解释道:“首先,你得有石油炼化能力,能把原油变成石脑油这些基础化工原料。然后,你要有设备和技术,把这些化工原料聚合成聚丙烯颗粒。接着,要把聚丙烯颗粒熔化、拉丝,做成细细的塑料纤维。再然后,要用专门的织机,把这些塑料丝织成编织布。编织布出来了,还要印刷图案、文字,比如你们这个‘坤豪牌’、‘复合肥’、‘净重50公斤’。最后,才是裁剪、缝制成袋子。这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不同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所以啊,”
他总结道,“放眼全球,能够不依赖外部,完全独立自主、形成完整产业链生产出这种编织袋的国家,不会超过五个手指头!你们说,这还能小看吗?”
我们都被他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解镇住了。我确实从未想过,一个司空见惯的化肥编织袋,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厚的工业逻辑和国力象征。侯成功副市长看似随意的举例,却生动地阐释了工业体系的复杂性和基础工业的重要性,这比单纯讲大道理要深刻得多。我由衷地赞叹道:“侯市长,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您要是不说,我们还真想不到,这一个小小的编织袋,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我们对工业生产的认识,还是太肤浅、太表面了。”
侯成功满意地点点头:“所以说,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把基础打牢,把产业链做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才是正道。你们东洪县,有了石油,现在又有了化肥,这就是很好的基础。”
参观完化肥生产线,时间才刚过十一点。侯成功副市长兴致很高,他看了看手表,对我和旁边的黄修国说:“朝阳,老黄,时间还早,不到饭点。趁着这个机会,你们带我去你们县的石油公司看一看怎么样?”
我心里暗道:侯成功突然关心工业生产,看来,下一步极有可能分管工业经济了,臧登峰副市长那就是常务副市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