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309章 王瑞凤亲口交代,丁洪涛贯彻精神

第1309章 王瑞凤亲口交代,丁洪涛贯彻精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探照灯般扫向台下坐着的各级干部:“市里按经济实力排座次,我们县里要不要参照?我看,不仅要参照,还要严格执行,而且要更坚决、更彻底!”接着看向我道:“事前,我也给县长通气,在这里代表县委宣布,从四季度,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全县所有工作会议,各乡镇座位顺序,就按经济增长指标、按项目建设进度、按招商引资成果来排!干得好的,成绩突出的,理直气壮地坐前面,离我和李县长近点,脸上有光!干得差的,拖了后腿的,自觉自愿地往后坐,脸上发烧!连续排位靠后、工作不见起色的,主要领导要向县委、县政府说清楚情况,查找原因,限期整改,不行就坚决调整岗位!这就叫‘以实绩论英雄,以排位促落实’!”

他特意转过头,看向坐在他身旁的我,语气显得异常放权:“当然喽,经济工作主要是政府主抓,朝阳县长是行家里手。在这里,我也表个态,以后县政府层面的事情,特别是在干部的使用和推荐上,朝阳县长说了算!县长说用谁,县委就重点考虑谁,大胆使用谁;县长说哪个干部不称职,不适合现岗位,县委就坚决支持调整谁!我们县委坚决为县政府开展工作保驾护航,扫清一切障碍!”

我坐在旁边,面带微笑地听着,看着丁洪涛在台上慷慨激昂、挥洒自如的样子,听着他这些充满魄力的表态,心情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复杂无比。台上这位口口声声要“保驾护航”的县委书记,背后却卖了自己同志。

丁洪涛的讲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从宏观理论到微观实践,从政策解读到县情分析,讲得头头是道,逻辑清晰,水平确实很高,极具感染力和煽动力。如果不知道那些台面下的暗流涌动,我几乎要被他的气势和口才所感染和折服。大会散会后,紧接着又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议题不少,除了常规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重点研究成立了县化工产业领导小组,明确由我担任组长,几位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杨伯君兼任办公室主任;另外还深入讨论了在县城南部筹建大型综合批发市场的规划构想和初步方案。

最后是敏感的人事议题。其中一项,是刘明为县委办公室副主,李亚男解决了马关乡乡长。会议结束时,时间已近中午。

在县委食堂的小包间里吃午饭时,常委们围坐一桌,气氛看似轻松融洽。丁洪涛看似无意地用筷子点着我,笑着对众人说:“咱们朝阳县长,可是娶了位能干的贤内助啊!晓阳秘书长这一次当选,对咱们东洪县来讲啊是好事!以后婆家人到市里开会,起码有杯热茶了嘛。市里有什么最新精神,朝阳可得第一时间给我们传达解读啊!”众人闻言,纷纷笑着附和。

说笑间,丁洪涛忽然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倾向我这边,像是随口提起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朝阳,上次开会,于书记是不是说……省里很快要派个调查组下来?”

我顺手夹了一筷子青菜,含糊地应道:“嗯,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不过具体什么时间下来,是什么规格的调查组,我还不太清楚。丁书记您消息灵通,是听到什么确切信儿了吗?”我把问题轻轻推了回去。

丁洪涛叹了口气,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摆出一副痛心又无奈的样子:“田嘉明这个同志啊,能力和魄力是有的,就是有时候太冲动,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不过,抗洪抢险,他的功劳苦劳也不能一笔抹杀。我看啊,等这次风头过去,下次县里调整班子,可以考虑给他加点担子,政法委不能一直没有书记嘛……”

组织部长焦杨在一旁谨慎地接口道,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丁书记,我和市委组织部也一直在沟通,市委组织部的屈安军部长还没有正式到任,估计人事上还需要等一等,我看只要屈部长到任之后,县里可以先去汇报一下。”

我立刻点点头,附和焦杨的意见:“焦杨部长考虑得周全,可以先与市里保持着沟通。”

丁洪涛哈哈一笑,用筷子虚点了我一下,语气轻松:“安军同志啊,你们放心,我的老朋友了,他在啊我还是能说上话的。”

下午,我又和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副县长杨明瑞,以及城关镇书记向建民、镇长朱峰、建设局等人,在县委小会议室详细商讨批发市场项目的选址、规划和前期推进事宜。

“李县长,”曹伟兵指着摊开在会议桌上的县城地图说,“目前看,县城南部这块地比较理想,靠近东光公路,交通便利,辐射范围也广。但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建委这边还是要尽快联系了省规划设计院”。

建委的老聂说道:“对方说咱们调整了方案,要加设计费,完整的方案不肯给我们。”

曹伟兵道:“我们有权利修改嘛!”

我问道:“加多少钱?”

老聂说道:“三千块钱。”

我不由得皱了皱眉:“三千块钱打什么肚皮官司,咱们调整方案是事实,和省院这样的大单位合作,该付的钱必须按时支付,诚信是第一位的,不能坏了信誉。不然以后谁还愿意真心实意地给我们做规划?这点钱老曹啊,必须保证。”

曹伟兵连忙说:“县长放心,这个事情我亲自盯。回头我就去督促财政局,尽快把这笔设计费拨付到位。决不能因小失大。”

我们又接着深入讨论了土地征迁补偿方案、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市场主体引进等具体问题。散会后,城关镇书记向建民特意留了下来,似乎还有话要说。

“县长,还有个棘手的事得跟您再汇报一下。”向建民搓着手,脸上带着为难的神色,“县医院的朱院长又来找我了,说您之前已经批了他们15亩地用于解决职工集资建房问题,但他们现在还想再多要5亩,理由是打算把未来医院可能的扩建预留地也一并考虑进去。这可真是……前后20亩地,他们医院方面一分钱都不出,全部要靠我们城关镇无偿划拨,压力实在太大了,群众工作也不好做啊。”

我沉思了片刻,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说道:“建民啊,你的困难我理解。县医院的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职工住房紧张是事实,医院要发展,预留空间也有其合理性。这样,我提个思路,你们镇里可以考虑一下。县医院现在老院区那块地,我印象中大概有七八亩吧,处于城区的黄金地段,位置很好。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尝试做个土地置换?医院把老院区的土地拿出来,由县里统一规划,你们给他们换20亩条件土地。这样一举两得,医院既解决了扩建预留和职工住房用地问题,你们城关镇虽然拿出了一部分土地,但获得了城区中心的优质地块,收益反过来弥补损失,甚至可能更有盈余。你觉得这个思路有没有操作性?”

向建民眼睛顿时一亮,俯身仔细看着地图,手指在上面比划着,仔细琢磨起来:“县长,您这个思路……是打开了新局面,跳出了原有框框!我回去马上召集班子们好好测算一下,评估一下价值是否对等,再和朱院长深入谈谈,看看医院方面的意愿。如果这个置换方案可行,那真是两全其美!”

送走了向建民,我刚回到办公室坐下,准备批阅桌上那几份亟待处理的文件,桌上的那部红色电话就响了起。我拿起听筒,里面立刻传来李叔那熟悉的声音:

“朝阳吗?说话方便吗?”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明显的焦灼。

“李叔,是我,办公室就我一个人,方便,您说。”

“省政法委那个调查组,动作太快了,今天就来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他们根本没按常规先到市委市政府听取汇报,而是直接杀到了市看守所,提审了关键人物葛强!现在,他们已经正式要求郑红旗书记立刻赶到市里,当面说明情况!这架势,看来是来者不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