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310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1310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田嘉明此刻对下海经商这条路,内心深处既陌生又隐隐排斥,还存着一丝能够度过此次危机的幻想。他含糊地应道:“患难见真情啊。下一步具体怎么安排,我还是想等调查组正式和我谈过之后再说。”

两人又聊了几句,周海英主要是宽慰田嘉明,给他打气。最后,田嘉明显得有些犹豫,话语吞吐起来:“海英啊,还有个事,想麻烦你一下。”

周海英爽快地说,带着江湖义气:“嘉明,你直说,只要我能办到。”

田嘉明斟酌着词句,说道:“就是……我那部分……分红,……直接让我家属去领?手续上,做得更……稳妥些?”

周海英与田嘉明合作在东洪县开设龙投家电专卖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自从专卖部开业,生意确实蒸蒸日上。

周海英马上说道:“嘉明,我懂你的意思。瓜田李下,要避嫌。放心吧,这件事我会亲自安排。”

挂断周海英的电话,田嘉明重重地喘了一口粗气,他剧烈地咳嗽了两声,站起身,目光再次落在墙上挂着的东原市地图和东洪县地图上。

他的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回了平安县秀水乡,回到了那个物质匮乏却充满野趣的童年。他想起了小时候和爷爷一起放牛的情景。那时候多么简单快乐啊,拿着一根细细的柳条当皮鞭,光着脚丫,跟在沉默寡言的爷爷身后。

爷孙俩就躺在村后河堤旁茂密的芦苇荡边,看着自家那头老黄牛和几只山羊静静地低头吃草,天空湛蓝,云朵悠悠。

田嘉明从小没有父亲,母亲改嫁后也少有音讯,是爷爷一口米一口粥地把他拉扯大。在他七八岁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爷爷也撒手人寰,他就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他的童年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秀水乡那些朴实的乡亲们,是一口饭一口汤地把他这个孤儿托举起来,勒紧裤腰带供他上了高中。

因为他刻苦努力,成分又好,大龄青年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县公安局,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在公安局,田嘉明踏实肯干,不怕吃苦,更不怕危险,冲锋在前,再加上脑子活络,懂得感恩回报,很快就从一个小公安员,因为业务能力突出、敢打敢拼,被提拔为管刑侦的副局长,后来又当了县政法委副书记。

田嘉明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恩情,参加工作后,无论职位高低,对老家的子弟都颇为照顾,能帮一把是一把,老家谁家有红白喜事,他只要走得开,都尽可能参加,从未忘本,更从来没有看不起那些穷亲戚。

就连从龙投集团家电专卖部分到的那些钱,大部分都悄悄资助了家族里生活困难的子侄辈读书、盖房或者谋个生计。

田嘉明望着墙上那两张冰冷的地图,久久无法回神。他努力回想,却始终拼凑不起早已没有印象的父母的清晰模样,但爷爷那张被岁月和劳苦刻满皱纹的脸,奶奶那慈爱而忧愁的眼神,却清晰如昨。

一路走来,从秀水乡的放牛娃到东洪县的公安局党委书记,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苦孩子,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是多么的不容易,背后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隐忍甚至是屈辱。

这一刻,田嘉明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慨,甚至生出一丝荒谬而强烈的念头:如果能回到小时候,就那样无忧无虑地跟着爷爷在老家河边放牛,当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放牛娃,平淡终老,或许才是人生中最简单、最快乐的时光吧?至少,心里不用像现在这样,装着这么多沉甸甸的秘密、算计和恐惧。

“咚咚咚”,一阵克制而清晰的敲门声,将田嘉明从纷乱如麻的思绪中猛地拉回了现实。他慌忙从裤兜里掏出一方手帕,迅速擦了擦有些湿润的眼角,又清了清嗓子,努力让声音恢复正常说道:“请进。”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公安局政委万金勇笑着走了进来。万金勇年纪比田嘉明稍长几岁,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笑,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精明。

田嘉明调整了一到万金勇手里拿着一卷图纸。

万金勇走到办公桌前,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将图纸在桌上摊开一角:“是这么个事,集资房项目,一期工程不是快竣工了吗?楼房都封顶了,外墙也弄得差不多了。现在有个事要定下来,就是给小区大门题字立碑。局里面的同志们私下里议论,都一致认为,这个字啊,得由您来题最合适。由您来给咱们的家属院提个名字。”

田嘉明闻言,赶忙摆手,语气诚恳地推辞:“哎,老万,这可不行,绝对不合适。一期项目能这么顺利启动,多亏了朝阳县长亲自协调。真要题字,论功劳、论资格,也应该请朝阳县长来题嘛。我的字,野路子,拿不出手,刻在门上让人笑话。”

万金勇脸上的笑容不变,带着推崇:“田局长,您这就太谦虚了,过度谦虚可是骄傲啊!朝阳县长我们是知道的,他钢笔字写得好,是出了名的,但毛笔字确实不常练,春节值班室门口的春联,不都是您的手笔嘛!”

田嘉明还是摇头,态度坚决:“政委,我的字,平时写着玩玩还行,怎么能正式刻在小区大门上呢?这不合适,太招摇了。咱们县书法家协会那么多老先生,像退休的政协刘副主席,字写得比我好多了,是公认的大家,还是请他们来吧,显得隆重,也支持了县里的文化事业嘛。”

万金勇却不依不饶,上前一步,热情地拉住田嘉明的胳膊,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往门口拽:“哎呀,老刘一个字50块钱,现在经费紧张,何必给他150?走走走,大家都等着呢,给个面子!”

田嘉明执拗不过,看万金勇态度如此坚决热情,周围几个副局长、科长也在一旁笑着劝进,又想到这确实是凝聚警心、安抚队伍的一件好事,田嘉明半推半就地跟着万金勇一行人,来到了县公安局后院平房改造的老干部活动室。

所谓的老干部活动室,条件比较简陋。摆了几张旧桌子,供老干部们练书法、下围棋、象棋、打扑克;另外两间小的,打通了放了一个掉漆的乒乓球桌。

田嘉明路过乒乓球室时,看到白色的墙壁上满是黑灰色的脚印,知道这是年轻人打球时因为空间狭窄,救球时不小心蹬上去的。

他笑着指了指墙壁,对万金勇说:“政委啊,我看这乒乓球室还是小了点儿,同志们活动不开,憋屈。下次有机会,得找个大点的地方,让大家能放开手脚活动。”

万金勇立刻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汇报工作的认真:“田书记,您忘了?咱们正在规划筹建的二期项目里,专门设计了活动中心,留了足够的空间做乒乓球室、棋牌室,比现在这个宽敞明亮多了。”

说着,两人走进了最大的那间书法活动室。里面已经有二三十位干部等着,有头发花白、穿着军绿色警服的老同志,也有穿着崭新执勤服的年轻干警,看到万政委真的把田嘉明请来了,大家都自发地鼓起掌来。

田嘉明心里明白,在一个单位当一把手,除了要把业务工作干得漂亮,能切实为职工解决最实际的困难,特别是住房这样的头等大事,最能赢得人心,这种时候的拥戴,往往是最真实、最不含水分的。

他拱了拱手,对大家说,语气带着亲切:“各位老领导,各位同志,你们这可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你们当中,毛笔字写得比我好的大有人在,让我来题字,这不是让我出丑嘛!”

众人纷纷说道,气氛热烈:

“田书记,您就别客气啦!您的字有劲!”

“田局,您就题一个吧,我们都信服!这是大家的意思!”

“再推辞,可就是看不起我们啦,哈哈!”

田嘉明看到中间的长条书桌上已经铺好了一张大幅的宣纸,镇纸压着四角,旁边的端砚里墨已研得浓稠发亮,各种型号的毛笔悬挂在笔架上。他笑了笑,不再推辞,走到桌前,挽起袖子,选了一支大小适中的兼毫笔,在砚台里饱蘸浓墨,轻轻掭去多余的墨汁。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屏息凝神,聚拢过来。

田嘉明凝神静气,悬腕运笔,一笔一划,写得十分认真。他的毛笔字确实有些功底,结构端正,笔力沉稳,转折处见锋芒,带着一股正气。不一会儿,“警馨苑”三个遒劲有力、饱满大气的大字便跃然纸上。最后一个“苑”字的最后一笔稳稳收住,力透纸背。

题字完成,田嘉明轻轻放下毛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掌声和赞叹声。

“好字!田书记好书法!”

“真有气势!不愧是咱局长!”

“这字刻出来,绝对提气!”

田嘉明身为一把手,知道这掌声和赞叹里,既有对自己字的认可,更包含着同志们对即将入住新房的期盼和感激,以及对局主要领导的一种恭维。

他连忙拱手:“各位老领导,同志们,献丑了,实在是献丑,写得不好,大家多包涵,多提意见。”

万金勇看着纸上墨迹未干、神采飞扬的字,高兴地说:“田局,字是写好了,但这落款和印章还得麻烦您。您的印章在办公室吧?我让人去取?”

每个领导干部一般都有私章,用于一些正式场合。田嘉明想了想说:“印章是在办公室抽屉里。一会儿让我办公室的小王拿过来盖上去就行。”

看着各位老同志和年轻干部兴致都很高,围着自己问新房交付和装修的事情,田嘉明心里也暂时被这人情味和归属感冲淡了一些。

他提高声音,用充满信心的语气对大家说:“同志们!‘警馨苑’一期工程,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主体已经全面完工了!下一步就是配套和验收。我在这里表个态,局党委一定尽全力协调,争取最快速度,确保质量,让大家能在春节前,拿到钥匙,搬进新房!到时候,乔迁新居,欢欢喜喜过个年,那可是双喜临门啊!”

“好!”众人纷纷叫好,气氛更加热烈。在这一刻,田嘉明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和踏实感。

田嘉明微微皱眉,心里暗自感慨:“人活着,是真好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