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313章 王瑞凤铩羽而归,李尚武当场被扣

第1313章 王瑞凤铩羽而归,李尚武当场被扣(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按常理,在这种敏感时刻,于伟正作为市委书记,完全可以采取更超脱、更“稳妥”的姿态。暗示、默许,甚至只需流露出一点模糊的态度,于伟正既能维护班子的“稳定”,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置身于漩涡之外。毕竟,事情是田嘉明自己埋下的隐患,谁也挑不出他于伟正的大毛病。

然而,于伟正没有。他在电话里明确表态,要求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她王瑞凤这个市长,要尽力保下田嘉明。

不是含糊其辞,不是模棱两可,而是清晰指示要“主动担当”。这背后传递的信号,让王瑞凤内心颇受触动。

“于书记,您有这份心,就够了!”王瑞凤对着话筒,语气诚恳,“我一定想方设法,和严厅长深入沟通,尽全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电话那头的于伟正似乎对她的表态还算满意,但语气并未放松,继续说道:“瑞凤同志,要充分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啊。”他特意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这几个字。

她立刻捕捉到了这含蓄的提醒——于伟正知道她的另一重身份,省委赵道方书记的儿媳。

这层关系,在平时是王瑞凤极力淡化、甚至有些避讳的。但在此刻,于伟正的点拨,无异于暗示她,必要时可以动用一些非常规的资源。“对待我们自己的干部,只要组织上还认可他这个人,我们这些当领导的,该主动就要主动,该担当必须担当!”

“于书记,您放心。”王瑞凤郑重回应,目光扫过市公安局局长李尚武和市政府秘书长邓晓阳。

李尚武面色凝重,邓晓阳则垂着眼睑。“我现在就在市公安局,马上和尚武局长一起去军分区招待所见严厅长。”

于伟正似乎想起了什么,话题陡然一转,语气也变得更为深沉:“对了,瑞凤同志,关于丁洪涛的外围调查,纪委那边进行得怎么样了?”

王瑞凤略微整理思绪,汇报道:“哦,于书记,您放心。关于东洪县县委书记丁洪涛同志涉及的问题,市纪委林华西书记他们非常上心,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材料,正准备和相关人员见面核实,进一步固定证据……”

“不要搞那么复杂!”于伟正直接打断了她,语气果断,“还见什么面?按程序走,走到猴年马月?直接通知林华西,该双规就双规,该采取措施就采取措施!丁洪涛这种同志,不尽快处理掉,就是毒瘤!所有问题的根源,不解决他,事后还会从不同地方冒出来,遗患无穷!”“毒瘤”、“根源”、“遗患无穷”,这些词从于伟正口中说出,分量极重,显示出他铲除丁洪涛的决心已下,且异常坚决。

王瑞凤迟疑了一下。她并非同情丁洪涛,而是考虑到眼下正是大会时期,一切以稳定为要。

她谨慎地道:“直接双规?书记,这样会不会……动作太大了?现在可是大会期间,是不是还是以稳定为主,先控制住局面,等会议结束后再……”

“瑞凤同志,你这个思路要转变!”于伟正语气坚决地纠正道,带着上级对下级的教导口吻,“以稳定为主没错,但现在丁洪涛就是东原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不把他彻底解决,东原就永无宁日!你给华西同志传达我的意见,请他放手大胆开展工作,不要过分拘泥于形式,也不要事事请示。凡是涉及丁洪涛案的涉案人员和资金问题,他都可以根据情况先行处置,不需要再层层汇报!好了,我马上要开会,就这样!”

“咔嚓”一声,电话挂断,忙音传来。王瑞凤握着尚有余温的话筒,怔了片刻。于伟正的决绝态度,让她清晰地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紧迫感。

她缓缓将话筒放回座机,转身看向李尚武。此刻,他站在办公桌旁,目光沉稳地看着王瑞凤,等待指示。

“尚武,情况你都听到了。”王瑞凤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找严厅长合适?”

李尚武略一思索,答道:“现在就去比较合适。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把工作做在前面总是好的。只是……”

他脸上露出一丝为难,“这个严厅长,之前放出话来,督导期间原则上谁也不见,要集中精力核查问题。我们这样直接上门,会不会吃闭门羹?或者,即便见了,效果也未必好。”

王瑞凤沉吟起来。李尚武的顾虑很实际。严恪己是出了名的讲原则、不讲情面,这次带队下来,姿态摆得很正,明确表示不受任何干扰。直接硬闯,确实可能适得其反。

她想了想,下定决心:“没关系。我打个电话。你们先出去一下。”

李尚武看了一眼邓晓阳,两人心领神会。他们知道,王瑞凤这个电话非同小可,不是打给能对严恪己施加影响的上级领导,就是打给家里那位封疆大吏。这属于高度机密,他们不便听闻。

李尚武和邓晓阳迅速起身,默默退出办公室,晓阳还细心地将厚重的木门轻轻带拢,隔绝了内外空间。

门外走廊,光线昏暗,墙壁下半部刷着绿色的墙裙,上半部是简单的白灰,因为潮湿,有些地方已经起泡、剥落。

李尚武不自觉地摸出烟盒,是本地常见的“春梅”,刚抽出一支,看到站在一旁、神色淡然的邓晓阳,又像是想起什么,讪讪地将烟塞了回去。

他叹了口气,声音压得低低地,带着几分感慨,对晓阳说:“唉,我干了这么多年公安,形形色色的人见过不少,可像严厅长这么……这么只认死理、半点情面不讲的,还真是不多见。单从法律条文、规章制度上讲,他怎么办都挑不出毛病,钉是钉铆是铆。可这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总要讲究个方式方法,留点余地啊。”

晓阳微微一笑,声音平和:“李叔,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李尚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晓阳这话说得含蓄,却点到了关键处。“是啊,说得在理。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立场。”他抬头看了看走廊尽头那扇紧闭的办公室门,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等待着。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办公室的门从里面打开了。王瑞凤脸色凝重地走出来,对等候在外的两人说:“已经和严厅长沟通好了,他同意和我们见一面。但见面效果如何,能谈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敢保证、人情世故很难打动他。”

她看了一眼李尚武,又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走吧,现在出发刚好。”

李尚武也看了看表:“时间刚好,我们马上出发。”

三人不再多言,一同下楼。经过二楼走廊时,王瑞凤的目光再次扫过墙上那幅装裱简单的毛笔字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她的脚步未有丝毫停顿,但这两句话所承载的意味,在此刻似乎别有一番分量。

走到公安局大楼门口,在庄严的国徽下,王瑞凤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对晓阳吩咐道:“晓阳,刚才于书记电话里交代的事,我差点忘了。你马上通知林华西书记,关于丁洪涛案,只要涉及到的相关人员,纪委可以立即进行谈话,特殊情况需要双规的的,按程序办,事后补报。总之,要快!要抓住时机!”

晓阳谨慎地确认:“市长,您的意思是……不需要再走一遍常委会或者书记办公会的进行通报了吗?”

对一名县委书记及其关联人员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按常规必须经过严格的集体决策程序。

王瑞凤斩钉截铁地说:“非常时期,不讲常规律序,讲效率和结果!于书记说得非常对,丁洪涛就是东原现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尽快拔掉!你原话传达给林华西书记,就说这是于书记和我的共同意见,让他不要有顾虑,果断处置!”

“明白了,我马上联系林书记。”邓晓阳不再多问,立刻走到一旁,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个笨重的“大哥大”手机开始拨号。

吩咐完毕,王瑞凤和李尚武走向停在楼门口的那辆黑色皇冠轿车。车子擦拭得干干净净。司机见领导过来,迅速拉开车门。王瑞凤和李尚武弯腰上车。很快,邓晓阳也打完电话,小跑过来,坐进了副驾驶位置。

皇冠轿车缓缓驶出市公安局大院,拐上市区主干道。九十年代初的东原市,街道狭窄,两旁多是五六层的旧楼房,墙面灰暗。自行车流如潮,偶尔有拖着黑烟的公交车蹒跚而过。轿车穿过略显嘈杂的市区,朝着位于城东相对僻静处的军分区招待所开去。

军分区招待所门口有持枪卫兵站岗,高墙大院,气氛肃穆。车子在门口被拦下,司机按了下喇叭。早已接到通知的军分区一名工作人员快步从岗亭里迎了出来。晓阳在车上已经提前和军分区领导通过气。

车刚停稳,王瑞凤就看到军分区的大校政委和司令员两人都已等在招待所主楼门口。她下车后,快步上前,与两位部队领导热情握手,简短地客套了几句,感谢他们对地方工作的支持。李尚武也与他们相熟,彼此寒暄,气氛表面融洽。

王瑞凤没有过多耽搁,直接切入正题:“两位首长啊,严厅长他们住在哪里?我们约好了时间见面。”

一位陪同前来迎接的中校参谋立刻上前一步,敬了个礼,指向招待所后面一处被树木环绕、更为僻静的小院:“报告市长,省委督导组安排在内院招待所,不对外接待,环境相对独立,便于工作。”

王瑞凤转身再次与两位部队领导握手,语气带着歉意:“两位领导,今天实在抱歉,有紧急公务在身,改日我专门过来拜访感谢!”

军分区领导也看出王瑞凤心事重重,不便多留,连声说“王市长先忙正事要紧”、“需要我们配合尽管开口”。

王瑞凤在快步走向内院招待所。小院门口,一位三十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干部已经等在那里,见到王瑞凤一行,上前一步:“您好,是王市长吧?我是省委政法委办公室的小刘,严厅长让我在此迎候您。”

王瑞凤点头致意:“你好,辛苦你了。”

小刘侧身引路,动作规范:“严厅长在五楼小会议室等候,各位领导请随我来。”

王瑞凤不再多言,拾级而上。楼梯是水泥的,打扫得很干净,但边角处能看到磨损的痕迹。

晓阳压低声音,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对李尚武说:“这位严厅长,派头真是不小。瑞凤市长是正厅级干部,亲自到访,他就在楼上,也只派个办事员下来迎一下,自己稳坐钓鱼台。”

李尚武苦笑一下,同样低声回应:“这就是人家的风格。为什么他敢碰硬钉子、办铁案?就是因为不沾这些人情往来,不给。但也确实……让

几人沉默着上楼。小会议室不大,但收拾得一尘不染,军旅特色鲜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