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成都(1 / 2)
关于建国之策张伟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在实施,当然不是袁林一个小小的书呆子举人能劝动的,双方跟本不在一个层面,于是当初张伟几句话就把这货给打发了。
袁林心有不甘,一直想找机会劝谏一番,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见不到张伟本人,正好江湖传言,黄蓉乃是张伟养在外面的姘头外室,社会经验基本为零的他还准备借这几个月跟黄蓉打下的关系,给张伟传话。
他哪知道眼前这个婆娘张伟还没得手,双方关系微妙,甚至还有点仇,他现在居然想忽悠黄蓉去吹枕头风,可把黄蓉给得罪的死死的啦。
孔夫子说的好,正所谓,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黄蓉心中生气,当场就给袁林穿了一双小靴。
“宝音商会从山西买了一批煤过来,准备给移民们路上用,袁先生左右无事,就去平凉渡口把这批煤接收回来,运到固原,正好我估计到时候固原移民也安置的差不多了,袁先生在去丈量田地,登户造册,时间上刚刚好,先生以为如何?”
袁林:……
平凉距离固原一百公里左右,平凉渡乃是泾河在陇东高原上最后一个渡口,此时还在蒙古帝国的控制之下,也就宝音商会打着宝音公主的名号,能把煤从长安直接水运运到此处,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要穿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路虽然不好走,但是肯定比从走丝绸之路运过来成本低的多。
但是,那里现在是蒙古人控制的地盘啊,据说还有一个小型部族受黄金家族指派镇守在哪里,袁林一介书生,要出了张伟的地盘,人家还认他嘛?
别不会过去就被一刀砍翻了,那他特么找谁说理去?
黄蓉久在江湖,一眼就看出来这书生怂了,于是她似笑非笑的看着刚刚还怂恿她去吹枕头风的袁林。
“先生不会是怕了吧?你放心,宝音商会乃是宝音公主的产业,在整个蒙古帝国都畅通无阻,你过去接收货物,没有那个蒙古人不开眼敢给你一刀。”
袁林:……
书呆子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张伟跟黄蓉是个什么关系,得罪了这娘们,好果子是没的吃了,最后被黄蓉一激,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差事,满脸苦涩。
黄蓉整治了这个胡言乱语的书呆子,心情大好。
这就是权利的滋味啊。
一句话就能让人为你扑汤倒火,难怪天下人都想坐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
丐帮帮主心中想到。
上百万移民的衣食住行所耗费的钱粮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西征移民到现在也差不多快一个月了,光是从黄蓉手底下流出的粮食就有近十万担,发下去的钱饷更是无数。
要说移民都是一些张伟在蒙古人屠刀下救下来的可怜人,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张伟供给他们吃喝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为什么还要给钱饷?
因为张伟考虑到他们移民之后的生计问题,虽然只要到了地方就分田分地分房子,但是移民们绝大部分都身无分文,光分田分地分房子还是不够。
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个不花钱?
不给移民生计,他们怎么安心实边?
直接发钱肯定不行,这个无需解释。
这种情况以工代赈当然是最佳选择了。
正好古丝绸之路年久失修,让各家各户出人,张伟出钱,移民修路,完美解决。
于是移民们边走边修路,钱不多,一天二十文钱,换成军票,也就两角钱。
这一天二十文钱就是无数难民家庭的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