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三十六计(2 / 2)
如今姜琴这么主动退了一步,就轮到这些干部不好意思了。
觉得自己比姜琴大好几岁,还不如人家一个小辈来得敞亮体面。
于是,等到金主任开口说:“小姜现在是临时工怪谁?还不是怪组织上没给我们妇联一个正式工名额?白主任,您也别折腾了,既然您也觉得小姜能力不错,您索性就松松手,把今年这指标划给我们妇联得了。”
几个科室的干部就开始帮着敲边鼓了。
他们这态度,倒是让白主任有些惊到了。
这年头,工作岗位难得,正经单位的正式工名额都要严格遵循国家计划指标和政治审查制度,不是哪个领导一拍脑门说增加一个就能直接加上的。
在岛上,也是因为组织上要照顾来随军的军属,所以在岗位设置上已经算是手很松的了。
但即便如此,要增加一个正式工的名额,也得走不少流程,还得报省级劳动局备案。
白主任作为后勤部的主任,每年都会去申请一部分名额,这些名额或多或少,在一整年里,白主任会根据各个科室的工作情况和人员调动情况分配指标。
白主任也不会往外说自己申请下来多少指标,但大家只看她每年抠抠搜搜,不肯轻易给名额的样子,就知道这名额只会少不会多。
平时为了争一个指标,那几个科室之间,那是恨不得来个三十六计。
怎么今天竟然这么大方?
“我这除了养殖场的这两个名额,可就剩下不多了,给了妇联,其他科室可就难了。”
该说的,白主任还是说在前头。
免得这群人过段时间又来跟她哭没指标。
听到白主任这话,几个干部倒也有些犹豫。
尤其是财务科,已经连着两年都没分配到指标了。
陶副科长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念叨这事儿了。
他原本是和老科长商量着,等年底把于晓梦提拔上来,最后再能招一个新人来,接替于晓梦现在的工作。
但现在嘛……
陶副科长瞅了眼蔫头耷脑的于晓梦,暗自撇了撇嘴,算了,还是让她在票证管理干事这个岗位上再多待几年磨练磨练吧。
财务科不需要招新人,陶副科长和老科长对视了一眼,果断选择开口。
“主任,我们财务科今年不出意外,应该是用不上指标了,这名额给妇联,我们科室没什么意见。而且以小姜的能力,要不是指标有限制,早就能转正式工了。”
他这一开口,其他几个科室的干部对视一眼。
得,也不能单叫财务科的充好人。
反正也就一个名额,数一数自己科室的人,也没有说表现好到能和姜琴争这个正式工名额的员工,非要拿出来跟姜琴比,反倒丢人现眼。
与其这样,不如顺水推舟做个好人。
想罢,几个干部也顺着陶副科长的话连连点头附和。
“是啊是啊,小姜的能力足以胜任妇联宣传科干事了。”
“小姜到这妇联工作这几个月,我都听说干得有多好了。”
反正就是贯彻一个宗旨:小姜好,小姜妙,小姜转正呱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