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76步步生莲 > 第1526章 别说,挺让人意外的

第1526章 别说,挺让人意外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邓楠没等她老子,也没等五号院的老娘和哥姐,脚步急匆匆的走了。

干嘛去?

给胡老和沈绪榜报信儿去了……

曲卓溜达儿的进到茶室时,屋里老三位正哈哈大笑呢。都不用特意听,也不用问,肯定在说某个破孩子的糗事呢。

“啊~啾~~”曲卓假模假势的打了个没什么诚意的喷嚏,进门时嘴里念叨:“怎么好像……有人在说我坏话呢?”

“谁稀得说你坏话。”曹老刚讲了某人一门心思惦记她池子里养的花鱼,脸上的笑收都收不住。

抬手招了招,让曲卓到她身边坐下,问:“这么快就谈完啦?”

“嗯呐,我办事向来讲究效率。”曲卓大模大样的坐下,拿起茶杯仰脖干了。

好歹是要结婚的人了,三位老人没再说他的糗事。曹老跟曲忠禹说起了婚礼安排。

都已经定下来了,就是从头再捋顺一遍……

地点在京城饭店,就是荣志坚妹妹当年订婚那地儿。过去很多年里,一直是京城最上档次的饭店,现在也是。

在上档次的同时,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象征。

毕竟,眼下这年月京城饭店还不接散客呢。

那大门儿,真不是谁都能进的,比新侨要高出一个档次。

另外,宾客中内陆哪些单位的哪些客人,多少桌。弯省那边有多少人,多少桌。还有外宾多少人,多少桌,怎么排坐。

还有,都哪些人上台致辞,菜系、酒水、上什么烟……等等看似琐碎,但确实很重要的大小细节。

从头至尾的流程和细节又都过了一遍,确定没问题后,三号不紧不慢的开口,话题转向弯省……

“省内人”与“省外人”的矛盾由来、发展和现状,经济形势的改变,伴随着人心的变化……

其实谈到的情况,内里方面已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了。但三号非常重视曲忠禹这位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视角和见解。

曲卓全程在一边旁听,没胡乱插话。

从头到尾听下来,对光头家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很意外,还是有点东西的……

两大招数其一,居然是北面的“传统艺能”。

先是减租,就是所谓的“三五七减租”。然后是“公地放领”,最后是“耕者有其田”。一番手段下来,实现粮产量连续十六年增长,年均增长百分之五点二。

这方面的数据和具体实施办法曲忠禹讲的非常详细,毕竟他就是农业口的官儿嘛。

正因为有了这一系列手段,才在当时乱糟糟的背景下稳住了局面。

靠着以农养工的策略,建立起了第一批化肥、纺织、石油、玻璃等建设周期短,并对民生改变直观的基础工业体系。

为随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大招数其二,同样意外。

光头逃过去时,不把沪市金库搬空了嘛。

一直以为那些金子都被用来从大老美那买枪买炮买飞机,憋着劲反攻呢。

不曾想,用于维持军队的份额,其实并不算很多。

主要的用途,是稳定经济。

为了提振人们对新台币的信心,将月利息提高至百分之七。

没打错字,就是月利息!

而且,存款到期后连本带息的支付黄金。

一个月百分之七,月滚月存一年就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以此手段吸引百姓把钱存进银行,货币迅速回笼缓解物价危机和通货膨胀。也用金灿灿的黄金,稳住了人心……

两大招数取得成功后,开始依托地理优势发展海运海贸,同时依托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引入外企和技术。

六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制造业年均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

这只是大而化之的介绍,具体施行起来细节还有许多。

比如,又是“公地放领”,又是“耕者有其田”的,地从哪来呀?

刚过去时接收、没收和开垦的,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从弯省地主手里低价买的。

既然是“低价”,地主肯定不愿意呀。

全靠用枪和子弹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