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最好的统治状态(2 / 2)
何况对皇帝的要求不能太高。
因为他是统治阶级啊,他站的立场就决定了他不会对老百姓太好的。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不能让老百姓活不下去(造反),也不能对老百姓太好,让他们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不会起兵造反的程度),就是最好的统治状态。
因为人吃不饱饭的时候,只有一个追求和想法,那就是如何吃饱饭填饱肚子。
一旦大家吃饱饭了,一系列问题就来了,就开始思索活着的意义和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了。
所以历代皇帝大多都会采取愚民政策,让他治下的子民半饥半饱的活着。
让老百姓为了一日三餐,用尽了力气,把自己累成了狗,就再也没时间思考问题和造反了。
所以,怎么可能指望一个统治阶级的最高领导者能共情最底层的老百姓呢。
这想法本来就是有问题的。
在上层人眼里,底层人就是耗材,是他们圈养的奴隶,是可以被随意牺牲掉的。
所以才有了那句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对于雨露这东西,底层老百姓活了一辈子也不会遇上一会的。
属于只听过没见过的东西,因为好东西好福利根本就到不了最底层,早被上面的权力部分划分完毕了。
雷霆倒是经常见,随便一个借口就能实际体验一下。
甚至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借口,只要皇帝的心情不好,这个雷霆都能降临在无辜的老百姓头上。
相当于好处永远没普通老百姓的份,但一旦有坏处了,最先被波及被拿来当耗材被最先牺牲的就是这些普通老百姓。
所以沈如意才觉得当今官家还是非常好的。
不信的话翻翻史书就清楚了,一个勤政爱民,不寻欢作乐,不沉迷于炼丹或者木工的正常皇帝都多难遇。
自古至今都是如此,从来都没变过。
统治阶级是为他手里的皇权负责的,不是为底层的老百姓负责的。
他们在乎的是自己位置坐的稳不稳,他手里握的权力够不够大。
他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多少好处,而不是老百姓活的幸福不幸福,老百姓能不能活下去?
这不是人家要操心的事,更不是人家该关心的事。
他们要的是稳——不至于造反,而不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究竟是怎样的?
这才是现实,这才是真相。
真相是很残酷的,但咱们还不得不面对它。
这也是为什么沈如意不论做啥,在官家面前总是拿好处和利益来谈事来开道的主要原因。
她做的这一切其实都踩在了官家的心趴上了,官家是整个事件的最终受益人。
官家看似对她极为信任,那只是因为她的存在给官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和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下的自己对官家还有用,一旦没用,将来会发生啥还真的不好说。
所以,沈如意一直活的还算清醒吧,也拎的清。
看似无法无天,啥事都敢干敢做,其实不该踩的点她一个都不曾踩。
也没骄傲自满过,因为她太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和夹杂其中的人性了。
今天官家能让她做王上天,明天就能下大狱被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