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迷彩诗行》里的战友情(2 / 2)
王军祥没说话,只是用力拽着他往上拉,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淌,打湿了半边肩膀。
等海涛站稳了,王军祥才低声说了句:“小心点,山路滑。”
语气平淡,听不出波澜,却让海涛心里一热。
“老王!”
海涛喉结动了动,想说点什么,道歉的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
老兵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从背包里摸出个油纸包着的东西递给他,竟是一页新写的诗。
“不是给你妹的。”
王军祥先开了口,声音带着点自嘲,“那天是我唐突了,没掂量清楚分寸。这诗,写的是山里的雨,你要是不嫌弃,就当解闷儿。”
海涛接过那张纸,雨水洇湿了边角,字迹却依旧工整。
诗里没提情爱,只写了雨打山林的苍茫,写了夜行的坚定,字里行间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他忽然想起军祥平日里捧着诗集的模样,想起他训练时的沉稳,心里那点别扭渐渐化开。
“老王!”
海涛抬头,语气诚恳了许多,“之前我说话太冲,您别往心里去。”
老兵咧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没事,是我先越界了。”
他拍了拍海涛的肩膀,“走了,跟上队伍,别掉队。”
雨声里,两人并肩往前走,脚下的泥泞依旧难行,两个人那股别扭的气氛,却在这雨幕中悄悄消散了。
拉练归来后,两个人的氛围彻底回暖。
王军祥不仅重拾了诗集,还多了个习惯——训练结束后,会在宿舍的桌前写几笔,有时是对军营晨光的描摹,有时是对战友情谊的感慨,偶尔也会把写好的诗念给大家听,只是字里行间再也没有了儿女情长,只剩一股子刚柔并济的韧劲。
海涛渐渐发现,军祥的诗歌里藏着不为人知的通透。
一次野外驻训,任务重、条件苦,几个新兵难免抱怨,没多说什么,当晚就写了首《迷彩映星河》,念到“风餐露宿磨筋骨,星河为灯志未疏”时,原本耷拉着脑袋的新兵们,眼神慢慢亮了起来。
海涛站在一旁听着,忽然懂了,王军祥的“文雅”从不是矫情,而是把生活的苦与乐、坚守与担当,都揉进了笔墨里。
杨海涛通过和王军祥的接触,虽然不认可他的做法,但是认可他的才华。
一般人没有那种学习的劲头和韧劲。
但是两个人的隔阂也化解了,又回到了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