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他又算是哪一位?(2 / 2)
康乐见状,赶紧陪着笑脸说道:“叶先生,您看这样行不行,您再费费心,仔细算一算。这批货款我可是跟陈淑娜拍着胸脯保证过的,如果收不回来,责任可全都落在我一个人头上了啊!”
叶先生安慰他说:“你放心吧。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了,从来只有别人欠我的,没有我欠别人的。我不会让你难做的。只不过现在是这个形势,周期恐怕要长一些。你的佣金,还有陈淑娜的那一份,我都会照付不误的。“
华艺贸易公司给叶先生的赊账额度是逐步放大的。最开始的结算周期里,叶先生这边只压三个货柜。按出口合同价,六万多美元。后来,叶先生提出要扩大业务规模,在大卖场压货,要求华艺贸易公司给他更多的赊账额度。
这个事情陈淑娜犹豫过。但康乐觉得叶先生有这个信用。陈淑娜当时迫于出口业务压力,除了叶先生,她没有能够业务在短时间上规模的客户。犹豫再三,陈淑娜还是觉得叶先生毕竟是从事陶瓷生意几十年的老华侨,是正经商人,在侨界也是有信用的,比原来华艺国贸公司派到俄罗斯的兰天磊靠谱多了,就同意给叶先生扩大赊销额度。康乐催要货款的这批货,是华艺贸易公司分别从唐山和景德镇给叶先生的公司发的三十多货柜。
叶先生这个客户是康乐介绍华艺国贸公司的,康乐从中收了介绍佣金。陈淑娜就盯着康乐,让他去把这批货款收回来。康乐这几个月给叶先生打电话发传真没少花钱。但是,货款迟迟不见结算。陈淑敏就让康乐亲自跑一趟巴西,当面跟叶先生谈。
当时康乐和他的女出纳员罗雪鹃的事已经被他老婆发现了,他老婆对他不依不饶。康乐正想找个借口一劳永逸地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就拿陈淑娜的话当令箭,讨了他老婆的准许,以催账的名义谋划出国。
康乐煞费苦心地带着罗雪鹃来到巴西。他让老周帮忙盘算好了。等罗雪鹃肚子里的孩子瓜熟蒂落后,他就在巴西开始新的生活。他催叶先生结算货款,也就是在催叶先生跟他结算佣金。他从北京出来的时候带的钱有限,维持生活尚可,但要是想在这边开始做生意,还要指着叶先生的那笔佣金。
康乐想过,在北京催了那么长时间的货款,不可能一到巴西就给要回来。康乐预期的目标是要回来一半。可叶先生一张口只同意给六分之一的货款。这让康乐有一些失望。
到巴西以后,康乐别的地方都不敢自己去,只有住处附近的大卖场是他自己摸索过去的。他还在大卖场里找到了叶先生供应的货,折算了价格,他都不敢相信。大卖场里的标价,大概是出口价的好几倍。
在巴西煎熬了一个月,从叶先生这里听到这样一个结果,这让康乐高兴不起来。他从十几岁开始做生意,闯荡了二十年,没少在外面催账,但以前都是到外贸公司催账,出口收汇结汇都是外贸公司的事。不管外贸公司能不能从国外客户那里收到钱,外贸公司欠他的钱,他是无论如何都得要回来的。到国外来催账,康乐这还是头一回。康乐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他有意把自己去过大卖场的事告诉了叶先生。但是叶先生并没有因此就松口。
同样的货,叶先生能卖多高的价格,那是人家的本事。康乐就是知道了叶先生卖了高价,他也不能提高佣金比例要求。但起码的,你叶先生有那么大的赚头,就别再压着他的货款和佣金不结算了。康乐不说话了。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要让叶先生看出来他对这样的结果不满意。
叶先生谈笑风生地给康乐和贾勇倒茶,递水果。结算货款的事,他不再提了。他又问康乐想到哪里去玩。
康乐懒懒地说:“我一个乡镇企业小老板,也不知道去哪儿逛。倒是华艺国贸公司的王总,他带队的考察团快到了。还想麻烦叶先生给安排安排。”
叶先生问:“王总又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