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口水仗(2 / 2)
奖学金代表学习成绩优秀,助学金代表家庭条件贫苦,档次越高则程度越深,余秋秋暗暗佩服,这说明丁平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成才,难度可想而知。
“我第一次见他是在丁湾小学,那是一座比我太爷年纪都大的学校,里面所谓教学楼是用土坯、木头和小瓦建成的房舍,年久失修,盖瓦脱离,木椽子腐烂,土坯墙发裂,整体摇摇欲倒,天色稍黯淡就看不清书本。
我当时是跟赵老爷子一起下乡,看校舍环境是否如资料描述的那样,如果确实非常严重,才能排到前面,新建教学楼,当时他就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对我们的到来波澜不惊,好像苦地里盛开的一朵花。
青云楼建成的时候,丁湾小学的校长,也姓丁,彻底相信青云做公益不是面子工程,于是积极了解青云奖助学金的项目,然后拉着我们不让走,非要我们提前审核丁平,那一年他该上初一,但家里无力负担。
晚批准一年,丁平就会抛荒一年,晚批准两年,可能就不会再有上学的机会,丁校长说他是读书种子,非常喝书,一堂课顶人家好几堂,辍学了太可惜。
在赵老爷子首肯下,他拿着奖助学金读了初中,本来青云助学项目只覆盖义务教育,可他成绩太好了,好到认识他的人都被感染,自发觉得他不考大学就是暴殄天物,于是又网开一面,资助他读高中。
丁平是好孩子,为了给青云省费用,不愿去县高,只愿在他们乡的高中部读,还说一样有信心考好大学,那时候农高已经裁撤差不多,所谓高中部只有一个班而已,是校长努力争取保留的,谈不上师资,只是省钱罢了。
后来就传到罗总耳朵,罗总出了一个主意,寒暑假他来青食打工,自己挣学费,再拿一部分助学金,学校也联系最好的玉高,后者了解情况后,亦免去部分费用,才使得他安安稳稳考大学。”
真不容易啊,余秋秋油然感叹,这其中但凡有哪个环节出错,恐怕都会让本届地区状元易主,同时她也感受到青云公益的份量,结结实实通过资助,没让一位好学生荒废,有条件去追寻更好的人生。
“你跟丁平打交道多吗?”
“偶尔有书信来往,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那……那你觉得让他站出来接受采访,公开感谢青云集团,多说些好话,他会愿意吗?”
徐华沉默不语,良久缓缓道:“秦总监很不愿意拿受资助的孩子说事,尤其是配合媒体的宣传,这会让很多人担惊受怕,损伤自尊,认为青云的资助不是学习好家庭贫困就行,而是有额外的条件。
此刻的名声会妨碍长久的推行,他希望真正有需要的人,静悄悄拿到资助解困就好,不必显得异常,好像别人都是有条件自己上学,他是讨来求来的。”
余秋秋眉毛上挑:“纵然助学金不好意思,奖学金该是值得骄傲的吧,难道也不能对人说?青云公益没少拿捐建教学楼说事,又不怕伤人了。”
“你没在村里住过吧,有时候不管什么名义,只要有钱就是一种麻烦,尤其是大家都穷的时候,你却有额外的特长能赚到钱。
奖学金的本质也是为了助学,让学习好的孩子能坚持下去,不是为了比较,至于捐建教学楼,宣传对象是学校,人家巴不得出名,好让社会人士知道他们的苦,肯多献爱心,每多一份爱心,哪怕只是一本书籍,都能帮到很多人。”
徐华平静道:“虽然青云公益成型时间不久,至少也是钻研几年,大家伙都不是懵懂无知,只懂得蛮干傻干,所有步骤都是有思考的。”
“抱歉,我的语气太重。”
“不必,都是为青云。”
余秋秋思忖片刻,道:“能不能请徐组长做个中间人,劝一劝丁平同学,青云会负担他大学的费用,并给予现金奖励,这些都可以不公开。”
“合着我故事白讲了,你还是没认清丁平是什么样的人。”徐华摇头道,“以他的成绩和家庭条件,读大学照样是公费生,寒暑假依旧能勤工俭学,需要别人多献事吗?拿钱成什么,收钱办事,好事办坏。”
余秋秋试探道:“那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晓什么情,动什么理?”
“把今年关于青云的报道剪贴出来,让他知道青云的困境,包括罗总被人谩骂嘲讽,他站出来现身说法,一则青云真心大白天下,将会减少无端谩骂,二则青云公益也能广为人知,普及到更多人身上。”
“你觉得青云公益没能铺遍全豫,是因为知道的人不多?”
“呃……宣传出去,总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真正需要,且走投无路的人,若是知道有这么一条路,说不定就能改变人生,继而改变整个家的命运。”
徐华展颜一笑,点头道:“差不多,你能想到这一层,说服丁平那孩子就有七八成把握。”
余秋秋大惊:“才七八成?”
“不少了,我还是看他在报纸上主动提到青云集团才敢说这么高,别觉得人家年纪小就好糊弄,人家能考到地区第一,你能吗?将来他的前途可比你光明。”
“这倒是,要是考上青华燕大,那可是天之骄子,苦尽甘来,一切付出都值得。”
“这就是青云公益的意义,定时间,我帮你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