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2 / 2)
“不行,那样等同我们做贼心虚,自己认错,青食会变本加厉,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价,用优惠赢来顾客。”卫唐如此说。
“降价?绝对不行!青食走中高档,本来就跟康师父有价差,我们再降,还有多少利润,以后岂不是要成为二流品牌,怎么做全局大市场。”卫汉争辩道,相比于大哥,他们较为年轻,行事没那么稳重。
卫唐喝道:“你想快应诉也得人家给你这个机会,青食摆明要酝酿,故意卡时间慢慢来,你怎么快赢?就算赢了,人家依旧可以继续鼓动,言称不服,寻找新的证据论点,最终尘埃落定你知道要多久时间?
即便尘埃落定,顾客的心结也不会消失,我们只有降价,走平民化大众市场,用价格争取份额。”
“官司缠身、突然降价、舆论争议,这些负面消息对上市意味什么,你心里不清楚吗?”卫汉冷冷道,“你才应该顾全大局。”
卫唐如同被凉水浇透,顿时冷静下来,降价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上市关头,朝令夕改,必定影响审核评估,说不定就被驳回,到时多久算整改完成可就是未知数。
他不再争,等着大哥的指令。
指令传回很慢,估摸着也是经过一番纠结,信息却非常简短。
一个字:等。
每逢大事须有静气,以不变应万变。
卫家兄弟并没有等到好消息,就在侵权争议慢慢削弱势头时,香江媒体爆出新闻。
“青云清兰董事长频繁会见投行券商,疑似要推动青云食品成为内地第一家民企食品股。”
说是隐秘调查得知,照片倒清楚,尤其陶莹跟券商经理们的见面,能让任何人看清场景。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这则消息很快就被热烈讨论,达能青睐的旧闻尚有余温,这就传出上市,不关注都不行。
于是,跟青食有业务重叠的康师父被反复拎出来讨论,有不少人认为,青食之所以进攻康师父,掀起侵权争议,就是为了打压对手,保证先上市。
两家公司放在一起对比,康师父显得非常没有竞争力,青食母公司是提供原材料的农业集团和提供资金的实业集团,康师父母公司只涉足油脂,还不怎么厉害,在内地做油脂也没成功,转型方便面的过程还大量借鉴青食,谁敢说它市场未来好过青食?
真要说,同一食品也比它优质。
市场最重要的就是信心,频繁吹邪风,没问题也要吹出问题,康师父就是如此,原本就不顺利的上市流程,登时坎坷起来,卫周不得不痛下决心,采取降价措施,同时修改包装,减少相似元素,积极打口水仗。
原本迅猛发展的势头为之一挫,上市申请也被驳回。
消息传回青云食品,上下皆惊,均没想到能达成这样优秀的效果,徐柳跟他的左膀右臂立时成为青食红人,炙手可热起来,袁晓成夸他们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比正面厮杀逊色多少。
陈帆沾光,因市场扩大销量提升,同样得到不少表扬。
“背靠大树好乘凉。”徐柳谦虚道,“要不是清兰帮衬,优选助手,恐怕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是公司的资源好,不能全算我们的功劳。”
袁晓成笑道:“这时候就不要谦虚啦,公司有资源是一回事,能不能想到主意,运用起来,达成效果,全都是难题呢,你们部门能做成就是大大的功劳,必须要记上一笔。”
徐柳矜持道:“袁总,还需要处理后续呢,请清兰那边澄清上市传闻。”
“我会通知的。”袁晓成精神振奋,摩拳擦掌道,“眼下康师父折戟,需要时间舔舐伤口,青食何不一鼓作气,借此良机把同一食品也扫残。”
杨朗白眼翻上天,都不想说话,还是陈帆忠心耿耿,赶忙进言。
“袁总,同一跟康师父不一样,它背后母公司是老牌上市公司,不缺资金,不缺时间,不缺底气,你想想看,光是江城分公司都能投入两个亿,综合起来该多么财大气粗?青食跟他们针锋相对,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捡便宜,别忘了康师父只是受挫,还没倒呢,一不留神,它就窜起来了。”
徐柳亦劝道:“是啊,袁总,青食借着侵权和上市风波才重创康师父,对同一没那么多手段,也会显得我们过于霸道,嘴上说着讲道理,实际却是举着道德牌坊抢东西,会损害品牌形象。
何况,青食虽然小有成就,却不是霸主,内忧销售渠道管理,外患达能虎视眈眈,肆意充当老大,无疑会折损自身,不能蛮干。”
袁晓成冷静下来,沉着脸道:“你们说得对,我被胜利冲昏头脑,过于乐观,还是强化自己最重要。”
陈帆徐柳不约而同看向对方,均露出释然和庆幸的笑容,一者不希望牵扯精力,另一者不热衷行险,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万一哪次失败,后果谁来承担?若不是康师父杀气太重,屡屡威胁青食,也不会有这么一遭。
“陈总监,销售渠道的管理要加把劲,下次遇到这样的好机会,别拖后腿。”袁晓成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