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磨炼(2 / 2)
“需要我做什么?”
“我说一说大概的事,你斟酌一下,哪项自己能做,能做的话就让你直接上手,吃不准的我带你。”
“上来就独当一面吗?”
“那得看你怎么理解独当一面这个词,如果说是自己带头去做,需要什么帮助懂得找人,有什么困难会请教,办完事自我总结进步,你完全足够。
我跟你聊这么一会儿,发觉你对青农很了解,认可你的思维能力,跟那些需要老员工言传身教,带很长时间的纯新人不一样,你有资格先尝试,饲料公司正是用人之际,硬像青农那样看宝宝似的,消耗我,也压制你。
当然,你初来乍到,重要事项不能随便决定,类似许诺多少报酬,答应什么条件,得我点头再往下推行,这就算是还不能完全独当一面。”
“明白了。”
廖向东拿出笔记本,一条一条梳理。
“关于金钩王的比赛,我们需要物色一批选手,使用我们的鱼饵参赛,最好实力不是很强,名气不怎么大,却有希望获得名次的年轻人,相当于组织一支战队参赛,若是获得名次,采访时能发表感言,讲述实力突飞猛进的原因,以达到推广鱼欢喜的目的。
而比赛之后,要选择名次较高的部分人跟我们深度合作,参与配方研发、新品试用以及产品推销,等同钓鱼界的明星代言人。
这俩难度都不小,一怕识人不明,事情没做,幺蛾子先搞一堆,二怕成本控制,让人觉得有利可图,把事情搞砸。”
“钓鱼战队这事简单,陈清好几家钓具厂要借此机会推广鱼竿,他们很早就在组织钓鱼好手,都是本地人知根知底,可以拿来就用,不用担心出幺蛾子。”
“钓具公司确实跟青农关系匪浅,只是容易喧宾夺主,倘若一个选手取得名次,那他优先介绍鱼竿还是鱼饵,重点推哪一个?”
“只要谈得好,能都推,虽说都是为了钓鱼,但钓具的好处和鱼饵的功能并不重合。”
廖向东眉头上挑:“那这事交给你?”
“行。”
“比赛人选确定就行,深度合作的事等决赛再说,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这些人品行如何。”
“行。”
“还有一点,之前在青农启动金钩王比赛时,曾提出要请明星参加,增加曝光和热度,这事宋总亲自抓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们的,你心里有个数。”
“好。”
“再说狗粮,预备在大城市投放一批广告,需要……”
…………
晚上,廖向东组织聚餐,叫了几个相熟的同事,说是欢迎新同事,这理由一出,其他的老员工也都带上新人,有宠物粮组的,也有其他组的。
都是新人,来源不同,罗宗卫是大学校招生,以储备干部计划招进来的,无论学历还是途径,都带着光环,别的新人要么是转岗,要么对外招聘,并不承诺往管理岗培养,甚至说难听点,就是招来干活的。
有两个年纪比他还小,面相很嫩,看起来高中或者中专毕业,腼腆地喊他“卫哥”,令他一阵恍惚。
都在陈清,只是城里乡下的区别,就从锁哥儿变成卫哥,这么看来到青农饲料不赖,不像在青农总部,全都是叔伯长辈,完全不顾罗学云的禁令,逮住机会就喊小名,好像稀奇物似的,根本藏不住。
“这次我请,下次该你。”廖向东喊道,“你小子天天蹭饭跑得快。”
“什么蹭饭,说话真难听,欢迎新人正儿八经的部门活动,走项目经费,下次庆功我叫上你好吧。”
“真抠门,恁会算计。”
“有家有业,得考虑媳妇孩娃啊老廖,都不年轻了,还以为跟这些小伙子一样。看这高材生,浓眉大眼多板正,上大学有没有谈女朋友?”
“我?”罗宗卫问道。
“在座各位除了你,谁算得上高材生,比你学历高的,只能去研发部找。”
刚见面时,廖向东有过介绍,说话这人叫付建军,年纪三十来岁,不算老,虽然他怪腔怪调喊高材生,但罗宗卫却没生气,一则高材生这个词还没贬值,并未让人一听就觉得嘲笑意味大过赞许,二则付建军有劳动者的面貌,就是那种很踏实勤劳,饱经风霜的味道。
他曾经看着父亲这样的脸庞不止一年。
只是当生产总监以后,味道越来越淡。
“大丈夫功业未竟,何以家为?我上大学一门心思钻到读书中去,但求学得知识,实现理想抱负,毫无儿女私情。”
罗宗卫义正辞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任谁都看得出来,他在模仿付建军的腔调,以玩笑对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