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2 / 2)
洛亚啤酒根源于洛啤,最出名的就是高达十一度的酒精度,寻常啤酒只有三到五度,酒劲大,口感猛,价格实惠,本地品牌是它立足的基础。
随着开放程度加深,运输条件升级,啤酒品牌外涌内强等诸多因素,它就跟玉阑啤酒一样,几乎面临全国的竞争对手,原本不算致命的破绽立刻成为难以克服的弱点,濒临倒闭的边缘。
接受侨胞投资后,经营思路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改进组织架构,升级技术设备,扩大产业规模,看似解决从前洛啤的毛病,跟啤酒市场广阔的大局相比,仍旧差些格局。
玉啤恰恰相反,几乎被青云夺舍,变化如脱胎换骨,除却设备工人还有留存,思路都是新的,开辟新的产品,面向精准顾客以及加强广告营销的投入。
某种程度上讲,玉啤比洛亚领先半个版本,是以他们见识到好处后,不需要动员,一个赛一个激情,嗷嗷叫冲锋,要斩洛亚啤酒这个冒头之辈扬名。
结果注定,不分出个高下,玉啤没法停手。
许真毫不介意调动青食的资源,物流要借、销售要借,甚至冰柜入店的计划都弯道超车,先往洛市点上,地面推销配合电视广告双管齐下,被炮火洗礼的洛亚抵抗越来越弱,各种小手段逐渐不提,默默认输一般。
整个过程武明的表现可圈可点,在老骆的美言之下,玉啤向他发出邀请,虽然没有立刻同意,但也没拒绝,这样的态度等同表明洛亚啤酒的前途。
“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庆功宴上,许真放声大笑,“玉啤焕然新生,站稳脚跟,接下来就等着推出青云纯生,徐徐图之。”
黄元庆直感觉压力山大,新玉啤和毛尖啤酒宣告公司再出发,可要走得更远,得持续发力,青云纯生就是走向未来的关键。
他连连表态,言称一定搞好,绝不拖后腿。
“新玉啤和茶啤都是余总监抓的项目,怎么看起来不是很兴奋,难道我亏待了功臣?”许真打趣道。
余秋秋愁眉不展,沉声道:“新的挑战开始了。”
“什么意思?”
“水星啤酒接连立项龙井茶啤、蓝马纯生以及水星菠萝啤,进度很快。”
“焅,饮料也做?”
全场炸锅,登时议论纷纷,连许真都惊异,颇有一种终日打雁,被雁啄了眼的无奈,水星啤酒才是真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手段灵活,反应迅速,丝毫没有半点滞涩。
“水星的事将来再说,眼下庆祝玉啤重新红火,一码归一码,不能对大家的努力付出视而不见,光是提出更高要求,来,举杯共饮。”
酒桌上,许真豁达开朗,丝毫不以为意,离席后,便开始忧心,嘱咐公司多搜集水星啤酒的动态,返回陈清跟罗学杨商议。
罗学杨兼任青云投资副总经理,他对许真的指导相当于传达青云集团的意志,并不对青食负责,因而遇到此问题,他得找钟乐袁晓成商量。
“这事实上是集团对啤酒业务的定位问题。”钟乐道,“倘若只是食品生态的一环,紧守慢打即可,若跟阿昂火腿肠似的,要做成串联农业食品的核心,就得防患未然。一条路别人走在前面,再想越过去就麻烦得很。”
罗学杨道:“这正是许真在意的点,他想知道玉啤能否得到匹配阿昂的支持力度。”
“你看我干什么?”袁晓成直翻白眼,“阿昂的支持力度不是我决定的,何况两家行业并不相同,火腿肠盘子相对较小,能大刀阔斧买买买,啤酒要买到前排得花多少钱,集团的现金流绝不可能落在这上面。”
“确实,当初罗总答应入股玉阑啤酒,只是为了保住厂子,不让地区食品企业凋敝,做大和做多大不在清单上。”钟乐如实道,“我认可按兵不动,别太激进。”
袁晓成立马道:“事实上,玉啤将纯生定为青云牌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已经超出集团对玉啤的规划,再做过火些是不是要改名青云啤酒厂,逼迫集团全资收购?比阿昂还特殊,这样不好。”
罗学杨点头道:“明白了。”
集团给了方向,许真只有照做,保持玉啤稳扎稳打,果不其然等到水星啤酒推出龙井茶啤,立刻吹响反攻号角,冲击玉啤市场。
当然这是站在许真角度,对洛亚这样的啤酒公司来说,完全是无妄之灾,少侠初出茅庐以剑扬名,先砍大伙一刀,江湖巨擘暂不敢敌,苦心思索剑招解法,而后跳出来一招AOE无差别攻击。
消费者有福,啤酒商痛苦要死。
余秋秋第一个不满意,她在公司会上直言:“绝不能把大好市场拱手让人,不管对手是谁,我们必须尽快动作,而且是强有力的回应。”
许真劝道:“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别着急。”
“时机转瞬即逝,慢不得。”余秋秋喝道,“不就是缺资金缺强援,我们效仿阿昂就是,优选能跟集团合作共推阿昂,就不能跟集团合作再推玉啤?论关系远近,两家不相上下,论产品特性,都得在超市销售。只要我们愿意,没有促不成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许真听完眼睛放光,仿佛看到光明大道,可行性极高,唯一顾虑就是优选投资的合作标准究竟是什么?肯不肯花大价钱让玉阑啤酒也过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