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旧仇宿怨(2 / 2)
“那我们都要努力学习彼此的语言,不然通个电话还需要麻烦员工,可就不好唠家常。”
“一言为定。”
托马斯哈哈笑了两声,道:“近来快餐同行传闻,说青云旗下花英养殖公司趾高气扬地上门寻求供应合作,丝毫没有谈判磋商的耐心,只想要订单,为此不惜使出各种手段,什么请客送礼喝酒唱歌全是歪路子,被拒绝后还要打人。”
孙正德差点没把电话砸了,忍住愤怒道:“托马斯总监该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吧?”
“我跟孙经理见过面,看过你们的资料,怎么会听信传闻,只是声势不小,很容易抹黑贵公司形象,还是早作打算。”
“感谢托马斯总监劝告,看起来KFC对花英没有异样的看法,不知隔着电话可否告知,贵公司究竟不愿跟我们合作,还是合作有先决条件?”
“你自己想,要么跟罗说,他一定知道。”
电话挂断,孙正德又惊又怒,偏偏一头雾水笼罩,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只能先托付青食申城分公司的林栋,打听一下有没有这回事,以及蒋其彬这样做的原因。
是的,他毫不怀疑罪魁祸首是蒋其彬,毕竟他的态度最差,心眼最多,手段最无耻。
倘若只是孙公司的小事,不可能传到罗学云耳中,田秀禾自己也会羞愧,觉得没撑起大局。
但是一番调查反馈的结果让他不敢瞒着罗学云自行处理。
“德克斯以前叫德客士,是德克萨斯风味的快餐,餐品跟KFC金拱门大同小异,都是炸鸡汉堡小食甜品,五年前萌芽,发展两年没超过五家门店,却被鼎新集团看重收购,更改企业CI,大力扩张门店,推出加盟业务,门店数量暴涨十倍,成为跟在KFC金拱门后面第二梯队的品牌。
那年鼎新推动康师父上市,被青云起诉抄袭和青食放出上市传闻狙击,导致拖延整整一年,得到霓虹公司注资,更改经营策略才得以成功,我估摸着是他们怀恨在心,找到机会故意报复。”
“会不会太儿戏?这点羞辱算什么报复,不伤筋不动骨,若不是你发散思维,不一定找得到联系。”
“卫家兄弟众多,可不是个个优秀,难免有心胸狭窄的,你看清兰投资内地公司非常大方地使用本地职工,康师父和同一却迷信集团人才,千里迢迢也要调来一堆人把控核心,自家亲戚甭管有没有才能都推上高位,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罗学云哭笑不得,“KFC家乐福这些国际巨头都喜欢从宝岛分公司调集人手,也是有亲疏之别?难道不是因为有管理经验,有工作履历,有语言优势吗?
真要本土管理者得到认可,起码给雇主展现自己的水平,就像快餐品牌全是外国公司领先,你没有相关经验说去应聘高级管理,人家该疑虑。
至于任人唯亲,企业本来就有家族和经理人两种形式,选A选B还是AB混合都很正常,忠诚才能都是需要考量的属性。”
田秀禾光棍道:“我反正觉得有问题,人家KFC金拱门都没有这样,凭什么德克斯这样?没有仇怨谁信呐。”
罗学云思忖片刻,拨通电话交代一番,继续道:“你觉得托马斯什么意思。”
“很扯淡,火锅底料跟火锅店是两回事,纵然有分流顾客的可能,力度也不大。能忍受筹备食材,准备用具,清洗打扫一系列繁琐工作的家伙,哪怕没有火锅底料,倒清汤,倒辣椒,照样能涮起来。
同理,去吃KFC和金拱门的,大半冲着品牌影响力,冲着门店氛围,若有耐心自己炸,觉得吃自己炸的也无所谓,显然就不是他们的目标用户,怎么能一概而论?
更何况他们能接受跟同行使用相同的鸡肉供应商,什么保密配方阻碍竞争之类的就全是狗屁。”
“只是推脱吗?”
“说不准。”田秀禾踌躇道,“就拒绝合作而言,金拱门的操作最标准,谁都挑不出毛病,KFC和德克斯都非常古怪,显然有原因。”
“我讨厌谜语人。”罗学云无奈道。
“托马斯说你知道。”
“让我想想。”
罗学云想了一会儿,问道:“托马斯以海底捞月举例,说明他对青云是有了解的,清楚青云会搞标准化可复制的餐饮店,会不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表面担心我们生产同款鸡肉制品,实际害怕我们做自己的快餐品牌,就像鼎新一样。”
田秀禾眼睛一亮,尖叫道:“还真有可能,不然他为什么拿海底捞月举例而不是别的,鼎新业务跟青食相似,他们插足快餐完全可以做参考,也印证他强调的神州食品公司都一个样。”
“但他并不介意德克斯使用他们相同的供应商?”
“或许是忌惮吧,认为青云能把快餐做得更大,影响他们的份额,而德克斯没有这个本领,这种情况跟花英合作就是养虎遗患,为青云打基础。”
“合情合理,只不过我们没法剖心明志。”
“你有过这样的考虑吗?”田秀禾踌躇道,“若是有,清兰大举支持青云扩张,西式快餐首当其冲。”
罗学云笑道:“嚯,那他们还真是撞枪口上。”
田秀禾惊讶道:“真要做吗?如果不做,只要你给承诺,我相信KFC会相信。”
“那岂不是为孙公司的业务影响集团战略。”罗学云长叹一口气,“事实上我也在犹豫,要不要做减求空,专精部分领域,不要贪婪地覆盖上下游,发觉什么有利就做。只是……”
“只是什么?”
“还记得白羽肉鸡白羽肉鸭吧。”
“当然。”
“外国公司以深厚的技术壁垒和强大的品牌宣传,直接在产业链的源头把高价值利润拿走,你赚不赚钱无所谓,启动项目之前先让我赚够。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自主育种,不让狗贼拿住我们的脖子吃得满嘴流油。”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真当竞争对手蜂拥而起,所谓的行业专精和技术密集,很难守得住各种冲击,除却很少部分公司把住专利技术和品牌影响依旧做巨头逍遥,绝大部分都不稳当。
这促使不安的管理者必须思考企业的未来,越是经历过辉煌的越是不肯没落,像八爪鱼似的,沿着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开拓,甚至跨界跨行,形成庞大臃肿但能提供安全感的集团版图。
所以企业投资往往比风险投资还疯狂,稍微上规模的大集团旗下都是数十上百子公司分公司,根本理不清枝节。”
田秀禾猪脑过载,索性不去想,径直问道:“这样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