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代晋 > 第一四四零章 交恶(二合一)

第一四四零章 交恶(二合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吕氏被攻灭,河西大部分在手。剩下的沮渠部和敦煌李氏已难成气候。有秃发部落挡在姑臧,他们也无力对姚秦构成威胁。这种情形下,姚兴压力骤减,他终于可以全心全意的防御拓跋珪了。

姚兴知道,拓跋珪野心勃勃,其志不小。攻灭燕国之后,他必是觊觎关中之地的。但现在,姚兴有绝对的信心阻挡拓跋珪的脚步,他可以用全部的资源和兵力去应付拓跋珪。

当然,对姚兴而言,他还是希望能够和拓跋珪交好。姚兴并非没有野心,但他认为眼下时机未到,还需要时间去积累实力,再图远谋。他和拓跋珪不同,拓跋珪是一头凶猛的野兽,有着无穷的欲望。而姚兴则是一头鬣狗,永远在观望和寻找机会。机会一旦到来,便会毫不留情的出击。

大魏北部大人贺狄干率领得使团于四月底抵达长安,这件事姚兴颇为重视。在贺狄干抵达之前,姚兴和群臣商议,讨论拓跋珪这么做的目的。以姚兴叔父陇西王姚硕德为首的一派人认为,这是拓跋珪知道大秦后顾无忧,周边威胁清除,可以全力应付魏国的进攻,所以他才派人来求婚,以结修好。这是拓跋珪无奈之下的选择。可以答应他的请求,以稳定局势。

而以姚兴的弟弟义阳公姚平为首的另一派人则认为,拓跋珪此举绝对另有目的。很简单,一头猛兽向你示好,那绝非是因为他的仁慈。而是在进行试探,探知你的弱点。

姚平等人更认为,这其实是拓跋珪的一种羞辱。

因为拓跋珪已立皇后慕容氏,那是他攻下中山之后俘虏的燕国皇帝慕容宝之女。此女美貌之极,且是慕容宝之女,娶了她,对于稳定关东燕国的局势,收买燕国百姓是极有裨益的。不过拓跋珪之前准备立刘库仁之弟刘眷之女刘氏为皇后,刘氏早年便嫁给拓跋珪,并为拓跋珪生了长子拓跋嗣。拓跋珪担心立慕容氏会引起他人不满,于是便进行手铸金人的仪式,让刘氏和慕容氏两人手铸金人,让上天做出选择。

所谓手铸金人,是胡族常用的一种占卜凶吉的一种仪式。便是让占卜者按照工匠准备的流程在磨具之中铸造铜人。若是成功,便为大吉。拓跋珪将这种占卜仪式用在选皇后上,可算是他的独创了。

结果,刘氏铸金人失败,慕容氏铸金人成功,故而慕容氏便被册立为皇后。

当然,有传言说拓跋珪暗中嘱咐工匠在刘氏铸金人的时候做了手脚,故意导致刘氏的失败,让慕容氏成功。以顺利让慕容氏成为皇后,好服务于他的政治目的。这件事终究是传言,并无可考,便也无法证实。

而拓跋珪作为一国之主,在已经有皇后的情形下向姚秦求以婚姻,那么很显然,大秦的公主将只能以嫔妃夫人之类的身份嫁给拓跋珪。这显然是对大秦的侮辱。

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一国和亲的公主会作为夫人和妃嫔嫁给另外一国之主呢?那自然是在身份不平等,甚至是被灭国的亡国公主的情形之下。

姚平等人认为,拓跋珪是故意以这种方式来羞辱和霸凌大秦,试探大秦的态度。如果答应了他的无理要求,则拓跋珪便会认为姚秦软弱可欺,逆来顺受,会在心理上和气势上占据优势。而对于大秦而言,上下会因为这件事而觉得面上无光,对民心士气都是一种打击。

这是一种心理战,是尊严和礼仪,地位对等的较量。绝对不能被拓跋珪得逞。

两派人争论不休,难以说服对方。姚兴也很为难。他其实很想和拓跋珪修好,但是不得不说,若答应了拓跋珪的要求,确实是对自已和整个大秦的一种羞辱,会造成身份不对等的事实。甚至会对自已的统治地位产生影响。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姚兴决定以礼制不符为由拒绝拓跋珪的求婚。其实按照姚硕德等人的看法,拓跋珪是对大秦有所忌惮才来求婚。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拒绝了拓跋珪他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无非是双方仇恨加深罢了。而大秦和魏国本就敌视,加些仇恨又有什么?有着强大兵马作为后盾,自已可以做出任何选择,而不必去管其他人怎么想。更别说拓跋珪的求婚确实是无礼之举。

贺狄干抵达长安之后,献上了带来的良马千匹,以及一些礼物。奉上了拓跋珪的亲笔信,表达了向姚秦求以婚姻,两国交好之意。

姚兴在殿上当场作出了回答。

“贵使奉贵国国主之命前来修好,朕甚为欣慰。魏国同我大秦互为邻邦,多年来互不侵犯,和睦共处,堪称典范。贵国攻灭燕国之时,燕国慕容氏曾请援于我大秦,但朕念及多年友好之谊,并未应允。我大秦对贵国也算是够仁义了吧。但凡我大秦出兵,贵国恐难得关东之地。虽则朕对悍然侵犯他国之事并不赞同,但事已至此,贵国占据关东之地已是事实,朕希望战乱到此为止,魏国和大秦和睦相处,平息纷争,让百姓得以生息,天下得以太平。此番拓跋国主有修好之意,朕自然是愿意同贵国修好,共创安定局面。”

顿了顿,姚兴继续说道:“不过,拓跋国主希望约为婚姻之事,朕恐怕难以答应。朕膝下仅有一女,年纪尚幼,还未到婚配之年,故而婚姻之事难成。还望贵使转告拓跋国主,承蒙他的美意,婚姻之事虽不成,但两国修好之事却不会因此而耽搁。朕愿派使回访贵国,奉上双倍之礼,以表诚意。”

听了这话,贺狄干不干了。

“大秦皇帝陛下,本人奉我大魏皇帝陛下前来求以婚姻,令两国和亲交好,诚意十足。陛下怎可予以拒绝?且以如此荒唐的理由?欺我不知贵国之事么?陛下膝下公主年幼固然不可婚配,但贵国宗室之中岂无适龄女子?陛下赐予名分,收为从女,便可和亲,此乃惯例。实在不成,据我们所知,陛下之妹南安长公主正当妙龄,尚未婚配。和我主和亲,岂不正好?身份上也合适。陛下如何解释?”贺狄干大声道。

姚兴皱了眉头,这贺狄干完全不明白自已的意思。自已以女儿年幼为由拒绝,其实是婉转拒绝和亲的说法。贺狄干却不明其意,偏偏要较真,真是有些胡搅蛮缠了。

“贵使非要朕把话挑明么?拓跋国主后宫已有正位,又来求我大秦公主为妻,然则,我大秦公主出嫁之后,贵国主何以安置?是要册立为皇后,还是要纳其为妾?若册立皇后,便当虚位以待,请贵国国主废皇后之位,方可迎娶。若是纳为妾室,岂非辱我大秦与?”姚兴沉声道。

贺狄干闻言大笑道:“原来是因为这个。陛下不为两国修好考虑,反倒考虑这些无用之事,岂非引人发笑?约为婚姻乃是为两国修好,却为女子之地位而虑,未免本末倒置。更别说,我主天纵奇才,英明神武,贵国公主嫁于我主,乃是她的福气,还争什么名分?我主看得起你们秦国,才来求亲,你们秦国上下当感到莫大的荣幸才是。”

此言一出,殿上姚秦群臣大躁。

义阳王姚平厉声斥道:“好胆!无礼之徒,口出狂言。在我大秦殿上,傲慢自大,无礼撒野。什么叫看得起我们大秦?倒要问问我大秦瞧不瞧得起你们魏国。尔等不过是野蛮小族,茹毛饮血之辈,如今不过是有了些实力,便来叫嚣?怕是昏了头!我大秦倒要看你们的眼色行事,巴结你们这帮草原上的蛮夷不成?”

身为羌人,骂魏国人是蛮夷,这也是头一遭。不过姚氏虽是羌人,但在关中日久,早已为汉人同化很深,认为其他胡族为蛮夷倒也不算离谱。况且魏国本就是生活在草原大漠之上,开化程度不高,骂他们茹毛饮血,倒也不算是造谣羞辱。

姚平辱骂倒也罢了,一干姚秦文武官员纷纷喝骂。羌族武将多为粗鄙之人,一旦骂起来,污言秽语层出不穷,比之姚平的辱骂还要肮脏。

贺狄干何曾受过这般辱骂。更别说他此行前来的心态是以高高在上的强者姿态前来。大魏自攻灭燕国之后,上下人等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膨胀之极。贺狄干其实还算好的,但也不免有自傲心态。否则他也说不出之前那些傲慢之言来。

此刻被众人辱骂,岂能忍受。

“我乃大魏出使之臣,代表的是我主跟你们说话。尔等辱骂我,便是辱骂我主。尔等要为今日辱骂于我付出代价,他日你们定会为此而后悔。既然贵国无修好之意,那么本人就此告辞,我大魏和你们秦国,再不论修好之事。你们等着瞧吧。”贺狄干说罢,拂袖而走。

这次,连姚兴也怒了。此人狂傲无比,完全没把自已放在眼里。言语高高在上,说是来结修好,其实是来逼迫羞辱自已。如何能任他如此?

“我大秦,是你这狂徒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的么?”姚兴沉声喝道:“拿下,推出去,枭首!”

殿上禁卫闻言一拥而上,将贺狄干擒获。贺狄干大声叫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懂不懂规矩?尔等若杀我,我大魏铁蹄必踏平长安。”

姚兴怒喝道:“砍了。”

姚硕德忙上前道:“陛下,不可鲁莽。此狂徒固然不可饶恕,但毕竟是出使之臣。杀使臣于理不合。我大秦仁义之邦,岂能被这厮坏了声誉。莫如将他扣留,令行惩处便是。”

姚兴想了想,点头道:“也好。押下去,严加看管。”

贺狄干长吁一口气,也不敢嘴硬了。被一群禁卫拖出殿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