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代晋 > 第一四六二章 歧路(二合一)

第一四六二章 歧路(二合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桓玄沉吟道:“话虽如此,但朕入蜀地,恐……恐未必如意……”

毛修之道:“陛下在蜀地声望高隆,军民无不盼望。加之有我伯父在蜀地辅佐,何事不成?臣不知陛下顾虑何来?”

桓玄只是沉吟不答。毛修之不想逼迫甚急,反适得其反,于是道:“此事自当由陛下定夺,臣等只是建议罢了。明日我兵马便前往西陵驻守,为陛下断后,陛下可思量定夺之后,传旨于我等,我等也好知晓陛下之意。”

桓玄点头应了,毛修之和毛佑之告退出城。

来到码头船上,毛修之忍不住骂道:“这狗贼不知为何不肯,我本以为他必是满口答应的。不知是不是生疑了。”

毛佑之道:“叔父莫要担心,桓玄生性狡诈,此刻又是惊弓之鸟,自是小心谨慎。他去梁州,是为了安全。但除非他不图再起,只为苟全,否则他必然会决定入蜀而非去梁州。”

毛修之道:“倘他决定去梁州呢?”

毛佑之道:“那说不得只能强攻巫县了。他有两千兵马在旁,倒是有些棘手。无非便是损失一些兵马罢了,费些功夫而已。”

毛修之点头,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巫县之中,桓玄做了一番思想斗争。身边也没什么人商议,只能和禁卫将领和几名随行的官员商议。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入蜀是个好主意。梁州实在不是什么好去处,未来也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当然桓玄有自己的想法,他当然希望能到蜀地东山再起,但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以此作为前提。毛氏和桓氏关系密切,但终究是上一代的事情。对毛璩等人,桓玄并不太了解他们。眼下自己能否信任他们,是桓玄一直犹豫的最大原因。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总觉得有些隐忧,说不出来是为什么。

站在巫县县衙狭小的后院之中,面对漫天星辰,桓玄静立良久,权衡了许久。当一颗流星划破天际的时候,桓玄忽然顿悟了。

人生就像是流星一般,短短一瞬,当绚烂夺目,引人赞叹。自己这前半段的人生已经足够绚烂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搅动天下,干了许多人不敢干的大事。如今自己此刻的境地不佳,那又如何呢?人生起落,那也是寻常,就像阿爷当年,不也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么?但阿爷从不放弃,多少人想要他倒下,他却像一座山一样站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不会有任何的退缩。

想想自己,此刻正是低谷,却在犹豫着要不要自保,担心一些莫须有的安全。自己应该做的是入蜀,重整旗鼓,再搅动风云,夺回自己的一切。而不是去梁州躲着,像一只老鼠一般。

“阿爷,你在天之灵若觉得我该入蜀,重整旗鼓的话,便给我一些明示吧。”桓玄仰望星空,对天祈祷。

一颗流星划破天际,穿过璀璨的银河,一闪而没。桓玄吁了口气,做出了决定。

天明时分,桓玄派人出城通知毛修之等人,表示他愿意入蜀,让毛修之准备三十艘船只来接他和他的禁卫骑兵上船。

毛修之满口答应,但等到桓玄等人出城之时,码头上只有两艘大船孤零零的停在那里。

毛修之毛佑之站在码头上迎接桓玄,桓玄看着那两艘大船皱着眉头问道:“朕不是要你们准备三十艘大船么?为何只有两艘?朕和跟着朕的兵马如何登船?”

毛修之躬身道:“陛下,其实只有一艘,是给陛下准备的,另外一艘是臣等座船。”

桓玄怒道:“为何如此?”

毛修之道:“船只着实有限,只能请陛下登船先行。我已经下令让船队西进,将船上兵马暂屯于巴东,之后空船再来接禁军兵马。目前只能如此,总不能让荆州来的兵马跳到大江里去吧?”

桓玄有些恼怒,喝道:“既如此,朕便等你们派足了船来再走。”

毛修之躬身道:“陛下万勿如此,刘裕的水军已至西陵,旦夕便至。陆上兵马据此也只有两日路程。陛下留在巫县是极为危险的。陛下安危要紧,万不可意气用事。臣保证,今晚便有船只到来,将禁军全部接走。”

桓玄皱眉踌躇。

毛佑之在旁道:“陛下可携百余禁卫登大船,若陛下要同禁军将士一起离开,可在江面停留等待便是。若有敌情,也可及时离开,岂不两全其美?无论如何,保证陛下安全为要。”

桓玄想了想,觉得这倒是可以接受。一则率百余禁卫登船,可确保自己的安全。二则,自己可以等禁军全部登船之后再离开。另外,如果自己不肯登船,则显得自己对毛氏众人太过防备,这反而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将来入蜀之后,还是要依靠他们的,就算是防着他们,也不可太着痕迹。

当下桓玄和身边人商议了一番,身边众人都觉得可行。其实大部分都认为桓玄太过小心。既然选择了入蜀,便该放下戒心,否则将来如何相处?

桓玄派禁卫将领带着兵士登上那一艘经过装饰的气派大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一番。除了十多名操船的水军之外,没有任何荆州兵马。而且毛修之等人还贴心的在船厅之中安置了桌椅,在船厅二楼用毡毯铺地,搬来了一些精美的桌椅床凳布置一新,作为桓玄的歇息之处,确实是用了心的。

一切无恙之后,桓玄携刘皇后儿子桓升登船,挑选了百余名贴身禁卫一起登船。其余的禁卫兵马只能暂且留在巫县等待船只前来接应。

两艘大船缓缓离岸,毛修之等人乘坐的大船引路,桓玄的座船在后跟随,逐渐行至江心位置。桓玄站在船头,看大江茫茫,四方开阔,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此时已是午间,毛修之命小船送来酒肉吃食给桓玄和大船上的禁军。这几日逃跑途中,风餐露宿,甚为辛苦。眼下见到如此佳肴美酒,众人都很高兴。桓玄也很高兴,在二楼船厅之中和刘皇后以及儿子桓升一起用饭。

桓升吃的头也不抬,连赞好吃。刘皇后见状道:“我儿这些日子受苦了,小小年纪,吃了这么多苦,真是有些对不住他。”

桓玄道:“到了蜀地,便可安稳了。皇后不必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皇后点头,为桓玄斟酒,举杯敬道:“妾祝愿陛下否极泰来,云开月明。到了蜀地之后,陛下也不必想着再图大事,先稳定再说。”

桓玄笑道:“妇人之见,朕不图复,去蜀地作甚?不过,暂时肯定要安稳下来,不可操之过急,此事当徐徐图之。”

刘皇后叹息一声,喝了酒道:“也不知道蜀地我们住的习惯不习惯。那里的人不知道欢迎不欢迎我们。毛氏一族对我们会不会忠心耿耿。说来奇怪,那毛璩怎么躲着不见陛下,就算他抱恙,陛下已经登船,他也该移船相近,起码打个招呼吧?这个人倒也奇怪的很。”

桓玄一听,眉头皱起。沉声道:“皇后安生些吧,别说这些让朕不高兴的话。让朕耳根子清净些好么?”

刘皇后忙告罪,再也不多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