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二章 浮生(1 / 2)
接下来几日,李徽倒是偷的浮生几日闲,安闲了几日。
次日一早,李徽去看望苻宝苻锦两位公主。苻宝苻锦依旧住在苻朗的大宅子里,已经好几年了,她们也不肯搬离此处,也还是不愿提正式嫁给李徽之事。李徽也无可奈何,只得任她们如此。
好在徐州人人都知苻宝苻锦是李徽的女人,也已经生了儿女。两位公主上街出行游玩之时,百姓们也都待之恭敬。
苻宝苻锦两人得知夫君要来的消息,早已盛装以待,在门口相迎。见了李徽,忙带着一双儿女上前行礼。
李徽见到两位公主,也自欢喜。两位公主越发的美艳了。当年李徽初见她们的时候,二人面黄肌瘦,完全是黄毛少女模样。后来逐渐恢复,变成青涩少女模样。而如今,两位公主便如盛开的花朵,正在韶华之年,美貌气质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看的李徽食指大动。
苻宝之子李恩和苻锦之子李念都是同年同月所生,今年已经六岁了。他们对李徽倒是有些陌生,见到李徽怯怯不敢上前。
李徽一手一个将他们抱在怀中亲吻,柔声说话。
“恩儿念儿,怎么都忘了阿爷了么?阿爷确实没空陪你们玩,实在抱歉。阿爷将来多多的陪你们好不好?”
李念扭着身子叫道:“你不是阿爷,阿爷没这么多胡子。扎的我好难受。娘亲救我。”
李恩也道:“好扎人,好扎人。快放下我和妹妹,不然我给你好看。”
苻宝苻锦又是好笑又是无语,忙呵斥两人不要胡闹,告诉他们那就是阿爷。
李徽摸着胡子感叹道:“没想到连恩儿和念儿都对我如此陌生了,看来我这个阿爷实在太失败了,对他们的关心也太少了。”
苻宝道:“夫君莫要这么说。夫君辛劳,我们都知道。小孩子记性浅,天天就知道玩闹,什么也不懂的。”
苻锦笑道:“也怪我。夫君的画像是没有什么胡子的,我常指给他们认。如今见到一个虬须客,自然不认识。都怪我。”
李徽摸了摸胡子道:“看来真的修一修胡子了。走吧,进屋,今日厮混一日,好好陪陪他们,必能让他们重新认识阿爷。”
苻宝欣喜道:“夫君要呆一天么?”
李徽看着她笑道:“明早再走,怎么?不欢迎么?”
苻宝面色羞红,低声道:“怎不欢迎?我和锦儿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夫君。”
李徽点头道:“我知道,辛苦你们了。我也一样。”
李徽在苻宝苻锦这里渡过了愉快的一天。两位公主替李徽修了胡子,按摩他疲惫的身体,谈论的话题也都是一些轻松的日常话题。苻宝苻锦似乎刻意的营造这种氛围,什么局势,什么打仗的事情她们一句话也不提。这让脑子里充斥了这些事的李徽在精神上放松了不少。他也暂时放下了脑子里的那些事,和两位公主和一双儿女尽情的享受团聚的欢愉。
让李徽意外的是,李恩李念虽然才六岁,但苻宝苻锦已经命人教授他们千字文和儒家的启蒙典籍。特别是李恩,不但会背诵许多,还写的一笔好字。这让李徽颇为感慨。
所谓的民族融合,便当如此。苻宝苻锦她们本身便已经同化的不错,苻坚当年便在王猛的建议下大力推动汉化融合。如今,苻宝苻锦对她们的儿女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此一来,到了李恩李念这一代长大之后,民族的融合应该已经水到渠成了。所以说,这件事其实还需要时间来解决,不可操之过急。大力推动固然不错,但过犹不及,还需几代人的努力,非一蹴而就之功。
晚间,苻宝苻锦摆下酒宴,夫妻三人对坐而饮。初更时分,酒宴罢去,酝酿了一天的情感开始爆发。两位公主也早就习惯了一床三好之事,李徽使出浑身解数,补偿二位公主久旷的哀怨。这一夜颠三倒四,激情无限。
次日一早,李徽便起身向两位公主告辞。两位公主自是念念不舍,又耳鬓厮磨一番方才作罢。洗漱之后去见李恩李念,告诉他们阿爷有事要暂时离开。李恩和李念经过昨日一天的陪伴,态度也大为改观。见李徽要走,两人抱着不放,作小儿女之状扭捏不依。
李徽温言承诺过几日再来看他们,还将兑现诺言,抓几只小兔子和一头梅花鹿来送给他们。加之苻宝苻锦在旁训斥,李恩李念这才松手放李徽离去。
李徽没有回府,而是命人回去知会张彤云一声,便直奔钵池山茶庄。谢道韫在自已回来的那天来见了一面,随后便回茶园去,说是这几日采摘新芽,必须回去督促。
新茶采摘就这几日,因为清明是二月二十,所以必须赶在清明前进行采收新茶。云芽新茶便全是明前采收,否则过了节气便品相价值大大不同了。
李徽早已习惯了谢道韫的这些行为。你永远别指望谢道韫跟个粘人的小猫一样围绕着自已,对自已耳鬓厮磨。即便是在分别了近三个月之后。
李徽策马飞驰,不到小半个时辰便已经抵达钵池山。沿着钵池山驰道往上,两侧起伏的山地地形开阔而齐整,大片的茶园被开垦出来,已经全部种上了茶树。
一望无际的茶园之中,嫩黄的新绿铺满枝头。其实仔细看,只是一些芽头,但远看确实嫩绿一片。正可应了那句‘春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了。
茶园之中,许多女子正在缭绕的晨雾水汽之中采摘新茶。她们穿着特制的防晨露水汽的裙琚,头上包着花花绿绿的头巾,正沿着茶垄手腕翻飞的采着茶叶。动作轻盈而熟练。
这些都是钵池山茶庄之中的采茶女,谢道韫的钵池山茶庄已经上了规模,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这年头,女子可做的事务不多。除了缝补浆洗之外,似乎没有别的适合的工作。但茶庄的采茶制茶工作很适合女子来做,故而解决了数百女子的就业。谢道韫给她们的报酬很高,甚至超过了码头上做苦力的男子的工钱。按照谢道韫的话来说,得让世人知晓,女子未必便是附庸,也可赚钱养家,而且未见得比男子赚的少。
李徽并不奇怪谢道韫的这些想法,她自已不就是优秀女性的代表么?谢道韫不但文采艳艳,书画音律都是高手,更是做生意的能手。茶庄和徐州银庄的经营管理都在她手中生机勃勃。特别是银庄,自兑现旧账之后,银庄信誉激增,分号已连开数家,遍布徐州南北重要城池。吸收的资金和汇兑业务激增,为徐州提供了巨量的资金。成为了徐州军政财务的重要后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有时候李徽自已都庆幸能有谢道韫在身旁,成为自已的助力。正所谓成事者非一人之功,那是多种因素因缘际会合力托举的结果。而谢道韫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助力。
马儿有些喘息,李徽索性下马牵马而行。呼吸着茶园之中的清新空气,李徽心情舒畅愉悦。
此刻周围茶园中的采茶女忽然唱起歌来,声音嘹亮缥缈,动听之极。
李徽侧耳细听,便听她们唱道:
南山霭霭,晨露未晞。
三五茶女,薄言采之。
南山苍苍,晨露犹泱。
三五茶女,薄言撷之。
纤指拂翠,竹篓盈香。
采之撷之,春日其长。
素腕翻云,筠篮流芳。
撷之采之,春昼其阳。
山歌相答,清飚满裳。
归焙新绿,松火初扬。
岂无苦荈?有甘如饴。
谁其共饮?白首樵郎。
李徽听着,莞尔而笑。这些采茶女唱的曲子颇有诗经之风,有些词句便是取自诗经之中,但诗经中并无这样的词曲。这定是谢道韫所作的词曲,才能这般雅致悠扬。